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总论《诗经 》

1.总论《诗经 》


“唐宋诗词鉴赏·中国”网:
69
此单元结束,谢谢!
70
“大学语文·中国”网:
“唐宋诗词鉴赏·中国”网:
32
唐宋诗词鉴赏资源共享课: 爱课程—资源共享课—名家汇聚----唐宋诗词鉴赏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网: 爱课程—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文 学---东南大学唐诗鉴赏 爱课程—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文学 ---东南大学诗词格律与写作
47
1、先秦多种典籍的引诗,大多 见于今本《诗经》。而王土祯的 《古诗选》、沈德潜的《古诗源》 所辑逸诗,不过五十来首。司马 迁说古诗三千余篇,孔子删去十 分之九,是为当时汉儒传言所误, 不可信。
48
2、《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 公子季札在鲁国观周乐,演奏十五 国风和《雅》、《颂》各部分,编 次与今本《诗经》大体相同,而当 时孔子仅八岁,可见在孔子之前, 《诗经》的编次与篇数已定型了。
计算机系 马琳 2012011281
14
理论创新,教材先行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东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全编本网络课程运行情况
29
简编本网络课程运行情况
30
高职高专本网络课程运行情况
31
请上我们的国家精品课程网站:
2
一个世纪前,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刚 刚诞生,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等 校在预科开设“经学”、“诸子”、 “词章”与“作文”等课程,又历经 1913年、1938年、1943年几次变革与确 认,“大学语文”成为在大学一年级开 设的必修课“大一国文”,
有了以中央大学教授伍淑傥、卢冀 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黎锦熙、朱自 清、魏建功主编的《大学国文选》教材。 建国初仍设此课,采用郭绍虞、章靳以 编的教材。此后便长期中断。直至1978 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等倡导重开大 学语文,一时蔚为风气。
(《史记·孔子世家》)
41
班固:“…(《汉书·艺文志》)
42
孔子曾经说过;“吾自卫返鲁, 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论语·子罕》)
43
此说汉人相传不疑,后世学者欧阳修、 王应麟、郑樵、顾炎武等人又不断加以 补充和完善。其主要论据可归纳如下: 1、汉代去古未远,司马迁所见到的材料 自然比后人要多,且《史记》是以严谨 著称的权威性史书,所说当可信可靠。
36
“经”,在古代具有无上的权威。 《汉书· 艺文志》以“五经”为 “五常”之道。 《文心雕龙· 宗经》:“经也者, 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章太炎《国故论衡· 文学总略》: “经者,编系缀属之称,异于百名以 下用版者,亦犹浮屠书称修多罗,修 多罗,直译为线,译义为经。”
37
六经:《诗》、《书》、《礼》、 《乐》、《易》、《春 秋》; 七经:多《论语》、《孝经》; 九经: 《易》、 《诗》、《书》、 《仪礼》、《周礼》 《礼记》、 《春秋左传》、 《春 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51
5、孔子自己只说过“正乐”,并未 说“删诗”,其门生弟子亦未说过此 事。况且,他自己却多次说过“诵诗 三百”,可见,在孔子以前以“三百 篇”概称《诗经》了。
52
采诗说
• 《墨子·公孟篇》:“儒者诵诗 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 诗三百。”
53
流传至今的《诗经》,实际保存的 诗歌作品为305篇,但在篇目上却是 311篇。这是为何呢?原来在《诗 经·小雅》的部分,有6篇“有目无 辞”,这就是《南陔》、《白华》、 《华黍》、《由庚》、《崇丘》、 《由仪》。于是,后人便称这6篇诗 为“六笙诗”,或简称“笙诗”。
49
3、《诗经》中保存有大量所谓 “淫诗”,从儒家的礼义标准来 看,未免有点伤风败俗,但并没 有被删除掉,可见未有孔子按礼 义标准删诗之事。
50
4、《诗经》在孔子时代,已经广泛 流传和应用,在朝会、郊祀、燕享中, 列国大夫赋诗、用诗,在大学、小学 中也都习诗、诵诗。而当时孔子并无 尊崇的地位,以一人之见而作删改, 谁又会听从并通行呢?
《国家技能振兴战略》提出的8项核心技能是: 1、交流表达,2、数字运算,3、革新创新, 4、自我提高 ,5、与人合作,6、问题解决, 7、信息处理,8、外语应用能力。
1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葛敦纳认为人的智慧能力 由以下七个方面构成:1、语文能力;2、数 理能力;3、空间能力;4、音乐能力 ;5、 运动能力;6、社交能力;7、自知能力;
62
• • • •
句式以四言为主 重章叠句的运用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语言质朴优美,音节和谐明快, 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富于艺术 感染力。
63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
作也。
〔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64
昔仲尼所删诗三百篇,初传卜商,
后之学者,以师道相高,故有齐、鲁 (韩、毛)四家之目。
56
采诗说
•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 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 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汉书·食货志》)
57
何休曰:“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 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 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 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 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 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 知四方。”
59

周南、召南、邶、鄘、卫、 王、郑、齐、魏、唐、秦、 陈、桧、曹、豳 周颂 颂 小雅 鲁颂 商颂
大雅 雅
60

发于情而止乎礼义 反映一国的政治与风俗
大雅 雅 小雅 颂
周颂 商颂 鲁颂
61
• 风:发于情而止乎礼义,反映一 国的政治与风俗; • 雅: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 大雅:说朝政大事; 小雅:说朝政小事; • 颂:美盛德之形容,以成功告于 神明;
〔唐〕皎然《诗式》 “李少卿并古诗十九首”
65
三家诗 齐 鲁 燕
四家诗:
辕固;
申培 韩婴
《汉书·艺文志》:三家诗 “咸取春秋, 采杂众说,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 鲁最为近之。” 鲁 毛亨 赵 毛苌
66
三家诗
鲁 毛亨
四家诗: 赵 毛苌
1、在几百年的流传中,毛诗学者对其训 诂序说,不断充实提高; 2、坚守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和“温柔 敦厚”的诗教理论,排斥籤纬神学;很少 妄诞迷信的内容,着重发挥“圣道王化” 的政治理想;
何谓职业核心能力?
陈宇
中国就业促进会
世界上的化合物数以十万计,基本 的化学元素不过百余种。 世界上的物质纷繁复杂,在最深层 次上,仅由少数几种基本粒子组成。
职业技能的3个层次
核心技能 8种
行业通用技能约300种
职业特定技能1838种(2003年)
职业技能的3个层次

1、职业特定技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划分 的范围,我国划分为1838个职业。目前国家职业 标准的制定以及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考核活动, 均据此进行。
46
由于删诗说与当时提倡“五经”的 理论相一致,故长期为人信从。但到唐 代,孔颖达首先提出疑问:“书传所引 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 录,不容十分去九。马迁言古诗三千篇, 未可信也”。(《毛诗正义·诗谱序 疏》)宋代朱熹等人,更是对孔子删诗 之说,提出大胆怀疑,后世的王土祯、 崔述及近人钱玄同、顾颉刚、范文澜等 人,也都持“非删诗说”。
38
十二经:《易》、 《书》、 《诗》、《仪礼》、《周礼》 《礼记》、《春秋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论语》、《孝经》、《尔 雅》; 十三经:再加《孟子》;
39
2、关于《诗经》的编集 • • 孔子编纂说 采诗说
40
孔子编撰说 司马迁:“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 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 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
58
刘毓庆、郭万金《〈诗经〉集结历程之 研究》(《文艺研究》2005年5期): 《诗经》结集问题,众说纷纭。考 之历史,参之经文,《诗经》成书过程 中,最少进行过三次重大编辑整理。第 一次在周宣王时,所收皆为典礼用诗, 即所谓之“正经”部分。第二次在周平 王时,所续主要为“变雅”及“三卫”。 第三次孔子手定,主要增“变风”部分 与鲁、商二《颂》。
44
2、按情理推之,古国众多,古诗 何止三千。而今本《国风》,有的 经历十代、二十代国君才采录一篇, 难道一国历经若干世只有一篇诗吗? 可见被删削之诗一定不少。孔子从 许多诗中选取305篇,编订而为教 科书是可能的。
45
3、对照书传所引的诗,在《诗经》 中有全篇未录的,有录而章句不同的。 所谓删诗,未必全篇删去,或篇删其 章,章删其句,句删其字,都可视为 “删诗”。 4、书传所引《诗经》中未录的诗, 确有与今本中已录的诗有重复者,所 以“去其重”之说是可信的。
54
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汉人的“有义亡辞”说,即本来 是有辞的,后来亡佚失传了。 •二是宋人的“有声无辞”说。宋人不 信汉人之说,多方加以批驳,如王质说: “毛氏不晓笙歌而一概观之。大率歌者, 有辞有调者也。笙者,管者,有腔无辞 者也。后世间也有如此清乐,至唐仍有 六十三曲。”
55
“有其义者以题推之也;亡其辞者莫 知其中谓何也……所谓有其义者也, 皆汉儒之学也。”(《诗总闻》卷十) 于是,宋代诗学大师朱熹在《诗集传》 中提出:“此笙诗也,有声无词。” 即笙诗只是贵族宴会的典礼中演唱诗 歌时插入的清乐,原来就是无词的。
67
3、每一篇诗有序,依照周王或诸侯世次 排列,依时代顺序解释诗义,较之颠倒错 乱的三家诗,高明得多; 4、“毛公述诗,独标兴体。” 注重兴义,标出116例;把情歌解释得具 有政治教化的深意。
68
请上我们的国家精品课程网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