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一、单选(15个/30分)1、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是神话起源论;法哲社家利托尔诺和英教家沛西·能提出生物起源论;心里起源论的代表是美教家孟禄,其在《教育史教科书》中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论也称社会起源论,代表观点:马哲。
2、古代埃及教育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特征:“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商人;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军人。
古罗马帝政时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演说家;3、《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
4、最早提出“教育学”概念的是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其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单独列出来。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被称作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5、“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德国教育理论家赫尔巴特,其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在教学理论上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等四个阶段,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
5、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A )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陶冶法6、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D )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7、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C )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8、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C )A.育德B.促智C.育美D.健体9、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B )A.赫尔巴特B.裴斯塔洛齐C.杜威D.夸美纽斯10、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A )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第2页共6页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11、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C )A.系统性B.制度性C.无阶级性D.等级性12、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 )A.发展学生的智力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D.形成学生的品行13、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C )A.强制作用B.辅助作用C.主导作用D.中介作用14、.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 A )A.双轨制B.单轨制C.分支制D.中间型学制15、最早把“教”、“育”二字合为一体,连起来使用的人是(B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16、第一个提出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并为现代教育人的发展观中“三因素论”奠定了理论雏形的古希腊教育哲学家是(B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昆体良17、主张教学应以“教师”、“教材”、“教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学派的创始人是。
( B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斯宾塞4、世界上最早的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B )A、《政治学》B、《学记》C、《理想国》D、《论语》18、我国古代几大显学中,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强调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统治手段的是( A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19、我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A )A、杨贤江B、陶行知C、王国维D、徐特立20、对我国教育学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影响最大的前苏联教育家是(A )A、凯洛夫B、赞可夫C、马卡连柯D、卢梭21、下列教育家中强调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主张在活动中学习的教育家是(A )A、杜威B、荀子C、赫尔巴特D、以上都是22、下列教学手段中属于精神手段的是(C )A、实验室B、教室C、教师的人格魅力D、多媒体教材23、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所起的的作用是(C )A、物质基础B、决定性作用C、加速作用D、以上都是24、各种教育起源论中,对教育的起源作出了科学解释的是(C )A、生物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以上都是25、首先提出终身教育思想的人是(C )A、杜威B、陶行知C、保罗. 朗格朗D、凯洛夫26、《学记》所提出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强调了教育的( C )A、经济功能B、个体功能C、政治功能D、文化功能27、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论著是(C )A、《爱弥儿》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学》28、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学习国外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历史,在此过程中,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是( C )A、德国B、美国C、日本D、苏联二、多选(5个/10分)三、名词解释(3个)1、什么是教育?(广义和狭义)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增强人们体质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可以称之为教育活动。
狭义:主要学校教育,他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由社会专门机构即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促使人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目的?指教育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主要体现为组织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时,就德、智、体、美、劳、心等多方面提出发展的预期标准或规格。
其对于教育影响的性质和方向有规定作用,是用以引导教育者发挥作用和学习者主动发展的中介。
3、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按教育的实践领域,康永久认为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办学体制、升学考试制度、招生制度、学校衔接制度、学位认定制度等。
四、简答题(4个/24分)1、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P201○1、是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
学生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因素构成的。
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即是相对独立,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培养学生的品德一般可以按提高知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和培养行为习惯,最终达到学生道德的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
○2、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多方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a、人的品德是后天环境、学校教育影响的结果;b、知、情、意、行作为思想品德的心理构成,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c、学生作为社会的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其活动的交往范围也必然扩大,便需要教育的正确指导。
总的来说,德育过程具有具有教育性、社会性和实践性。
○3、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其是教育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他不断提出合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不断地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是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互相作用、矛盾统一的过程。
○4、是长期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
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长期反复教育的结果。
2、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P167一、备课(一)、专研教学材料,做到“心中有书”(二)、了解教学对象,做到“目中有人”。
做到目中有人要求1、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2、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3、要体现教学现代化;4、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三)、考虑教学方法,做到“手中有法”(四)、拟定教学计划,做到“胸中有数”。
备课的结果是编写出教学计划。
1、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进度计划;2、单元或课题的教学进度计划;3、课时计划(即教案)二、上课。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上课质量。
(一)、理念教学(二)、目标明确(三)、内容正确(四)、语言明晰(五)、方法适当(六)、积极性高(七)、组织得当(八)、效果优秀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一)、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二)、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补充形式。
其主要特点是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一)、1、考查;2、考试。
(二)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切不可厚此薄彼,忽视任何环节都将严重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3、简述学生的本质?p222a、学生是主动系统地学习间接经验的人;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是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与权利,学生是参与教育过程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
b、学生是具有独特性的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C、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发展,特别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是人生理上的激变期和心理上的过渡期,是人生发展最明显的时期。
4、简述我国的教育方针?(一)、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包括①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③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服务。
(二)、教育为人民服务。
①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教育事业必须“让人民满意”;(三)、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我国教育方针规定的现时期的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培养总目标。
①培养的人应具有社会主义觉悟与道德;②培养的人必须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相应的能力;③培养的人必须身心健康、具有独立的个性;④培养的人必须具有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时,指出它是改造现代社会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必须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五、论述题(12分)结合教学实际,试论我国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答:①实行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②注入式是人类最古老,流行最广,统治讲坛最久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之一。
它与统治阶级的统治相适应,以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
③坚持启发式教学是分散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孔子。
④坚持启发性教学是符合唯物主义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也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六、材料分析题(12分)请论述一下罗森塔尔效应体现了德育原则中的那一条?P203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译“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
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其留给我们的启示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