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土地利用系统及其分分类

第二章 土地利用系统及其分分类


§ 2.3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1、相关概念 土地用途:从人类利用土地的目的以及在自 然条件下和人为干预下所发挥的功能而言。 土地用途可以是生产性的也可以是非生产性 的,同一块土地也可以用于两种以上的用途。 土地利用分类:按照土地用途和土地利用方 式或者二者之一对土地进行的分类。分为土 地利用大类和土地利用方式。
§ 2.1土地利用系统
2、土地利用系统的构成: 自然因素:气候、土壤、地形、水文、和植物等自 然要素是土地利用系统维持的基础,它们的不同组 合形成土地类型单元,影响土地利用的潜力和适宜 性。 经济要素:土地制度体系、土地价格体系。经济发 展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交通运输条件、商业网点分 布和区域城镇体系都将影响土地利用。 社会要素:人口、社会习惯、国家政策、文化教育 以及土地权属的影响。
§ 2.2 土地利用分类综述
3、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原则: 现状特征原则 地域原则 生产适用原则 科学系统原则
§ 2.2 土地利用分类综述
4、土地分类的基本方法: 顺序法 指标网格法 路线考察法 参数法
§ 2.2 土地利用分类综述
5、土地利用类型概念: 基础分类体系 应用基础分类体系 应用分类体系
§ 2.3 土地利用分类综述
2、国外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国际组织的分类系统:利用LCCS分类系统 英国土地利用类型:13类 美国土地利用分类:耕地、牧草地、林地、 特殊用地、其他。 日本土地利用分类:城市和聚落、农业用地、 林业、荒地、其他。
§ 2.3 土地利用分类综述
3、中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 2.1 土地利用系统
3、目标: 经济有效性 生态安全性 系统协调性 结构适宜性
§ 2.2 土地利用分类综述
1、土地利用类型概念: 基于一定土地类型,进过长期开发改造和利 用土地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土地用途和利用方 式的地域单元。
§ 2.2 土地利用分类综述
2、理论基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是地带性分异和非地带 性分异的结合。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海拔差异造就的热量差 异。 地方性分异规律:局部范围内地形、小气候、 岩性、土质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城乡分异规律: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分类系统:三级分 别为土地纲、土地类和土地型。 《中国1:100万土地利用类型图》分类系统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筑用地标准》中的城市 用地分类系统 全 土地利用系统及其分类
§ 2.1土地利用系统
1、概念: 土地利用:在特定的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和社会需 求下,人类对土地所施加的各种开发活动,是一个 把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复杂过程。 土地利用系统:指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者(人) 和利用对象(土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 约而形成的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表现为自 然、经济、社会的输入和环境-经济的输出,对系 统内外产生有益或有害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