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指引模板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指引模板


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
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
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
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4
主要变化2——完善扣除模式
旧税法
1.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中国人3500元/月、 外国人4800元 2. 专项扣除:“三险一金” 3.专项附加扣除:无 4.其他扣除:商业健康险、递延养老险
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
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
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
化情况2确0定1附9-加6减-9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9
税款计算—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方法
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
例1:某职员2015年入职,2019年每月应发工资均为1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 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1500元,从1月起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 除1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以前三个月为例,应当按照以下方 法计算预扣预缴税额:
2019-6-9
谢谢观赏
10
税款计算—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方法
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
例 2 : 某 职 员 2015 年 入 职 , 2019 年 每 月 应 发 工 资 均 为 30000 元 , 每 月 减 除 费 用 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享受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两项专项附 加扣除共计2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以前三个月为例,应当按照 以下方法计算各月应预扣预缴税额: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指引
连云港市税务局 2019年1月4日
2019-6-9
谢谢观赏
1
目录/Contents
01
新个人所得税法主要变化
02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指引
2019-6-9
谢谢观赏
2
01
新个人所得税法主要变化
2019-6-9
谢谢观赏
3
主要变化1——简并所得项目
旧税法
新税法
1.工资、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
计算公式
-已累计预扣预缴税额
优点
采取累积预扣的方式是使预扣的税款最大趋同于年终的汇 算清缴税款,最大限度的减少退补税的情况发生,从而减 轻征纳双方的纳税成本。
2019-6-9
谢谢观赏
8
新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
预扣预缴税款计算方法
累计预扣法
累计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 ,以截至当前月份累计支付的工资 薪金所得收入额减除累计基本减除 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
税率(%) 3 10 20 25 30 35 45
6
新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
综合所得的计税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 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项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
55K 35K
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累计其他扣除 后的余额为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对
25K
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出累计应 预扣预缴税额,减除已预扣预缴税
12K
额后的余额,作为本期应预扣预缴
3K
税额。
0
1月
2月
3月
````````
12月
2019-6-9
谢谢观赏
适用税率
30% 25% 20% 10% 3% 0%
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
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除。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
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3.其他所得
VS
1.综合所得,按年计算 2.经营所得 3.删除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1月份:(30000–5000-4500-2000)×3% = 555元; 2月份:(30000×2-5000×2-4500×2-2000×2)×10% -2520 -555 =625元; 3月份:(30000×3-5000×3-4500×3-2000×3)×10% -2520 -555-625 =1850元;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由于2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37000元,已适用 10%的税率,因此2月份和3月份应预扣预缴有所增高。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级数 1 2 3 4 5 6 7
谢谢观赏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不超过36000元的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居民个人控制的,或者居民个人和居民企业共同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偏低的国家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经营需要,对应当归属于居民个人的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
谢谢观赏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5
主要变化3——优化税率结构
旧税法 (工薪所得)
新税法 (综合所得)
实行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拉大3%、10%、20%税率级距, 相应缩小25%税率级距, 维持30%、35%、45%税率级距不变
VS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2019-6-9
谢谢观赏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
源泉扣缴、自行申报
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优化服务、事后抽查
VS
第九条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都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
第九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义务人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
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
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
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
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一)个人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本人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额,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 且无正当理由;
新税法
1. 5000元/月 2. 不变(“三险一金”) 3.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 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
VS 4.其他扣除不变(商业健康险、递延养老险)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
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
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
化情况2确0定1附9-加6减-9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谢谢观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