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物理实验探究专题

初三物理实验探究专题

初三实验探究专题实验1:天平、量筒的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密度1.下图是测量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大理石密度的实验的步骤:(1)先用天平测量出该小石块的质量,情况如下图所示,则小石块质量为 g ; (2)首先弄清该量筒是以 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 ,弄清楚后在量筒中盛入适量的水,测量时眼睛应该要像图中 那样去读数才正确(填“甲”、“乙”或“丙”),此时水的体积为 ml ;(3)用细线绑住小石块慢慢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所示,此时连石带水总体积为 m l ;(4)该大理石的密度为 g/cm 32.小梦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1)他用调好的天平按下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道,甲图中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 g ,丙图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 g ,体积是 ml ,盐水的密度是 g/cm 3.(2)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同组的小雨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 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你所持的观点是 (选填“A 或B ”)A.能测出盐水的密度,而且实验设计合理B.量筒重心高,测量时托盘的晃动使量筒容易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学校: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密 封 线 外 请 不要 答 题甲丙甲 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乙 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棉布毛巾实验2: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在上图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写一个即可).(3)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2.学习了“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一章后,小明主生了这样的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1)实验时,小明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答:;(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3)你还可以用橡皮泥探究哪些物理问题?(例如用不同的力把铅笔的一端压在橡皮泥上,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答:。

实验3: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1.小勇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

小勇先后在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做了三次实验。

然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列表格:根据以上实验填好以下内容:(1)小勇在三次实验中,让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滑下时,应保持同一。

(2)从上述实验数据中,可以得出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3)由此可推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作。

实验4: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

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填“平衡”或“不平衡”)。

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

(3)某同学认为: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机械能可能会增大。

你认为他的观点是的。

实验5: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下图是小宇“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过程,铁块和木块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木块表面比铁块表面粗糙。

实验时,小宇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甲图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是N。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3)乙、丙两图中铁块和木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使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4)实验时,小宇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摩擦力。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需要测量滑块在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1)第一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实验时,①调零后的弹簧测力计拉滑块的拉力方向必须是;②拉动重为G的滑块时,必须使滑块作运动,此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③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表达式为:f= (用步骤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写出表达式)(2)实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在移动中示数不稳定,很难读数,实验小组将装置改为如图乙所示.在拉动木板水平向左运动的过程中,滑块相对水平桌面静止.①请画出图乙中滑块所受摩擦力f 和弹簧测力计拉力F的示意图;②这样进行实验,有什么优点?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

实验6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略高于右端,应将螺母向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图甲中的A处挂2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在B处应挂个同样的钩码。

(3)在图乙中的C处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水平平衡。

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原因是。

2.这是一架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制作的只需要一个砝码的天平,所用砝码是实验室里常见的质量为50g的钩码,用细线挂在右侧横梁上,调节天平至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

测量时只需移动细线在横梁上的位置使横梁平衡,由细线在横梁上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值直接表示物体的质量。

(1)将下列测量物体质量的几个主要步骤按正确的顺序写出来(只填写序号)_ _ __ a.将悬挂钩码的细线移到0刻线。

b.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c.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置物盘上。

d.调整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使横梁上悬挂的重锤线对准底座上的标记。

e.移动悬挂钩码的细线使横梁上悬挂的重锤线对准底座上的标记。

(2)为了确定横梁上的刻度,在置物盘中放置一个50g的砝码,移动悬挂钩码的细线使横梁平衡(如图乙所示)。

请在图甲的横梁标尺上标出50g、150g二个刻度。

(3)将一石块放在置物盘上,移动悬挂钩码的细线使横梁平衡(如图丙所示)。

这个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g乙实验7:探究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1.在探究“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中,一些同学进行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A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不同,重力不同; 猜想B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1)为了检验猜想A 是否正确,应该进行的实验步骤是:①到文具店买来橡皮泥,②到实验室找来测量物体重力的工具 ; ③把一块橡皮泥挂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挂钩上,记下此时橡皮泥的重力G 1④把橡皮泥取下用力抓它使它变形,再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下此时橡皮泥的重力G 2 结果发现G 1=G 2 ,说明猜想A (填“正确”或“错误”)。

(2)为了检验猜想B 是否正确,小鸣同学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找来若干个质量均为100g 的钩码, ②测出钩码受到的重力,实验记录如下表③由记录的数据说明猜想B (填“正确”或“错误”),在上表中填入G /m 比值; ④根据实验数据在右边的坐标系中画出重力─质量图像⑤根据所画图像可得到结论是 即:G = 。

2.小明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研究物体所受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测量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1)某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所示,请你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填人上表空格中;(2)根据上表记录的实验数据,在乙图中作出 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3)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在用天平称量钩码质量时,要注意使用天平之前,应该移动游码停留在零 位置。

3.同学们有如下猜想:A.重力跟质量有关;B.重力跟位置有关;C.重力跟形状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C ,现提供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天平、橡皮泥、三个形状不同的石块、铁块和铝块、细线、土豆、小刀。

请你选择适当的器材,完成下列探究过程: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m(N/kg) 0.1 0.98 0.2 1.960.3 2.94 0.4 3.92 被测物体 1个钩码 2个钩码3个钩码 4个钩码2.941.960.98 3.92 0 m/kg 0.3 0.1 质量m/kg 0.00 重力G/N 0.0 0.100 1.0 0.2000.300 3.0 0.400 4.0 0.5004.9 乙实验8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20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

(3)分析比较图 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

2.一些同学观察到建筑物的支柱一般都为圆柱和四棱柱,他们想了解支柱的最大承受压力与支柱的形状是否有关,为此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每人各选三张相同的白纸,按图a 所示分别折成空心的四棱柱、圆柱、三棱柱(如图b ),接合处用双面胶粘住;②三位同学分别在四棱柱上放一硬质塑料板,然后:甲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砝码,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砝码的总质量(如图c ); 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50克),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钩码的总质量; 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细沙,直到支柱被压塌,用天平称出添加细沙的总质量并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