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管理概述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特性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
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协作程度的不管加深、社会政治结构日益复杂等使得生产和社会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管理逐渐成为专门的社会活动。
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未来实现特定目的,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定义的含义: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
3、管理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4、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1、管理者是指挥和领导他们活动的人。
管理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国家的统治者、政府的领导者、生产资料所有者以及各种形式的委托代理人。
管理的主体:个人形式和集体形式。
2、管理的环境和条件主要是内外部环境和条件。
外部环境和条件主要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如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状况。
内部环境和条件主要指组织内部的状况,包括组织性质、人员状况。
管理的环境和条件有动态和稳态之分。
3、管理的目标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管理的本质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
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共性。
4、有效的资源包括人、财、物,也包括机会、时间、信息。
动员和配置资源是达到有效管理的必要环节。
5、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是一切管理活动共有的,其他具体复杂的职能知识对基本职能的进一步具体化。
6、管理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主观作用于客观;管理通过被管理者的活动来有效实现管理目标,主要作用对象是被管理者。
管理是管理者主观作用于被管理者客观的活动,具有典型社会性。
二、管理的特性:两重性、目标性、组织性、创新性。
、
(一)管理的两重性首先是指一般性和特殊性,也指科学性和艺术性。
1、管理与社会生产和公共生活相伴而生的特性表明管理是人类社会的自认属性,使得管理普遍存在于一切社会协作生产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具有一般规律。
管理都是在非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中进行的,管理的社会性质是由不同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决定的。
管理的这种特殊性使得管理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性质、具有特定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不同的方式。
2、科学性是指管理必须按照客观规律,按照科学规范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具有可检验的标准性和可重复检验性。
由于人的活动复杂性,管理又具有特定的艺术性,集中体现在对于‘度’的把握,还体现在它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二)管理具有目标性
1、共同认同的目标,不包括他们之间的不同部分。
2、层次结构性,总目标下有不同分目标。
3、具有时间跨度的区别,包含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
4、多元价值性,企业在盈利外也包含市场地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内部和谐等多钟管理价值;而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
的管理具有效率、公平、公正、秩序、安全、民主等多钟价值要求。
管理目标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既要有先进性又要有现实可能性,和一定的弹性。
管理具有目标性,使得管理具有明确的活动和资源配置方向,具有激励被管理者积极性,增强责任感的功能;具有创造和谐管理环境的作用,是有效检测管理绩效的依据。
管理具有目标性是目标管理方式的重要依据(德鲁克目标管理)。
(三)管理具有组织性
组织是特定的社会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按照特定的规则组成的集合。
构成组织的基本因素是人,其中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组织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组织的机能,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因素。
管理的组织性体现为:目标同一性、组织作为载体和依托、组织的合理构建是有效实施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职能、管理活动受组织规则和规范的制约和按组织程序进行。
组织在管理中起着关键枢纽作用,构成管理的核心要素。
(四)管理具有创新性
管理本质上具有不断创新的特性。
创新性来源于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管理因素的发展变化和管理方式的深化更新。
管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和类型
一、管理的职能
法国亨利法约尔指挥、协调
美国孔茨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
美国古利克指挥、协调、人事、沟通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一)计划:活动条件研究、制定业务决策、编制行动计划
1、活动条件研究包括内部能力研究和外部环境研究。
2、活动条件研究为业务决策提供了依据。
3、编制行动计划实质是将决策目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解到组织的各个部门和活动的各个环节,对每个单位、每个成员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二)组织:设计组织、人员配备、组织变革。
(三)领导:指导和协调组织成员,包括激励下属、指导活动、选择沟通渠道、解决冲突。
(四)控制:衡量工作绩效、发现偏差、采取矫正措施。
控制在管理活动中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管理的基本职能分别回答了组织做什么、怎么做、靠什么做、如何做得更好以及做得怎么样的基本问题,各项职能相互神偷并融为一体。
二、管理职能的发展:决策、创新、协调。
管理者是决策者也是创新者,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
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管理的工作过程都是由决策的制定和决策的执行主城,决策渗透到管理的所有职能中。
创新是组织活力之源泉,创新关系到组织的兴衰成败。
现代管理面临是动荡的环境和崭新的问题,创新是保持组织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协调是指组织的一切要素、工作或活动都要和谐地配合,以便于组织整体目标得到顺利实现。
协调是管理活动所力图要实现的根本要旨。
协调收到1+1>2的协同效应。
三、管理的类型
按照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把现代社会管理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一)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公共管理的基本特点: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以公共组织为依托、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具有独占性。
1、公共管理的构成价值具有多元综合性,至少包含生存、安全、秩序、效率、效益、公平、公正、民主等。
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
公共利益的实现具体体现为公共服务的提供。
公共服务的承担包括公共性事物的管理和公共产品的供给。
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包括有形产品,如国防、公共道路、桥梁以及其他公共工程设施,也包括无形的产品,如法律、规章制度、政策以及意识形态等。
2、公共组织的特殊性在于其公共性,这是与其他组织区别的标志。
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政府的管理具有典型的合法性和强制性。
政府的各部门和各层级是公共管理的主要组织依托,政府进行的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主要形式。
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包括学校、医院、医疗保健机构、社区服务机构、文化团体、咨询机构、行业和部门协会、消费者协会。
非政府公共组织分为事业单位和公共性服务中介组织。
3、公共权力来源于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的权利。
在阶级社会中,公共权力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权力。
在我国,公共权力来源于全体人民的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