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作业题目:
结合本次培训,请完成一篇应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教学成果”(教学设计方
案)并提交。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
2.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高考文化常识专题复习之人文思想
姓名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属于2017年高考试题的第12题,题型比较综合,知识点零碎,学生不便
识记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梳理和积累文学文化常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积累人文思想类的文学文化常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马上就要步入高三,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业负担重,学习习惯也不太
好,有待老师引导和纠正。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一、导入(3分钟)
提问默写早自习背诵内容。
二、完成导学案相关习题(15分钟)
《高考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9-10
三、学生讨论展示答案(5分钟)
四、老师点评及归纳总结(15分钟)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艺:《易》《书》《诗》《礼》《乐》《春秋》;
礼、乐、射、御、书、数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
B.‚遂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C.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A骑马 B杂技 C射箭 D驾车
【解析】御是D驾车。礼乐射御书数为春秋战国时期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
种技艺,分别为学习礼法、乐舞、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其中射箭、驾车
(御战车、驾车)为军事技能。
2.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
【三纲五常】封建礼教的道德准则。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
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这种名
教(名份与教化)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
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
三纲即‚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君臣义,即君臣之间要讲信义;父
子亲;夫妇顺,即夫妻要和顺。《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
为子纲、夫为妻纲矣。)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3.【三教九流】此词本无褒贬。而在古代白话小说中,往往含有贬义。
三教指三大传统宗教——儒教、道教、佛教。
所谓的九流,实际上是指‘上中下’三等。三教之中三等人;自然三三
得九。
至于上中下九流之说,则是源于《 汉书· 艺文志》。此中将天下学说
分为 九流十家。在《 汉书· 艺文志》分别指: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
家、 名家、 杂家、 农家、 纵横家、 阴阳家。九流十家,是九流以外加上
小说家。
4.【先秦诸子】
‚先秦‛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一段时间,约为东周春秋战国之世,中国
主要的学术思想如儒、墨、道、法等大家,都起源于这个时期。
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后来称全心全意的著作也叫‚子‛。
【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荀子》;
【墨家】墨子《墨子》
【道家】老子《老子》、庄子《庄子》(又名:《南华经》)
【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商鞅、申不害、韩非子(《韩非子》)、李斯等。
5.近义成语辨析
①【不可理喻】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捉摸不透】捉摸:猜测,预料。透:透彻,明白。 猜测不清楚。
②【体察】体会和观察,考察。【体谅】为别人着想而给与宽恕或同情。
③【踩踏】踩,欺侮。【作践】糟蹋,浪费,摧残。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1.知识点多媒体展示
2.多媒体诵读鲍鹏山的《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带入情境。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老师提问检查背诵 学生背诵 温故知新,
巩固所学

老师布置做题任务
学生独立完成 使学生养成限时完成、独

立完成的习惯。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归纳 学会归纳合作
老师帮助学生归纳知识

学生思考和识记 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

通。
六、教学评价设计
1.抽查背诵情况
2.统计得分情况
3.积极回答问题得分
七、教学板书

高考文化常识专题复习之人文思想
四书五经六艺
三教九流
先秦诸子:儒、墨、道、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