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下)第79—81页。
【设计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立志于让学生“研究学习”、“自主探索”,学生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是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所“发现”和“创造”的知识较之教师硬塞给学生的知识理解得深刻,掌握得牢固,应用得灵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和反馈交流,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沟通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能初步应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探究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正确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初步应用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学过了找因数,谁能说说怎么找一个数的因数?
师:这节课,老师和大家继续探索与因数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找最大公因数)。
二、探究新知:
三、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可以怎样截”就是求什么?
生:求他们的公因数。
师:你们真棒!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很快说出12的全部因数吗?(生回答师出示大屏幕)
师:18的因数呢(大屏幕)
师:哪几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生:1、2、3、6
师:能不能简单的说说它们是12和18的什么数吗?
生:公因数
师:在这些公因数里面,哪个数最大?
生:6最大
师:6就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师:还可以用下面的集合圈来直观的表示。
(大屏幕)
三:巩固练习
大屏幕找出16和24的最大公因数。
生独立求,师巡视指导。
2.知识疏理,促进掌握
师: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你能来说说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生:因数是针对一个数来说的,公因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公有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指公因数里面最大的那一个。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离不开因数。
师(过渡):同学们掌握得真好。
刚才我们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用的是排列法,将20和45的因数分别排列出来,然后找出他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在排列法的基础上,看看还有其它简便点的方法吗?以求18和27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为例。
请同学们讨论交流。
四、启发引导,求异创新
1、启发引导------方法1:
①请学生口头汇报(师课件演示) 18的因数: 1、2、3,6,9,
18
②再请学生观察思考汇报(师课件演示) 18的因数中27的因数有:1、3,9
③又请学生观察思考汇报(师课件演示) 18和27的公因数有:1,3,9
④后请学生观察思考汇报(师课件演示)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9
师:这种方法简单的哪里?(生:省略了写第二个数的因数)
3、知识迁移------方法2:
师(过渡):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排列18的因数,从18的因数中去找27的因数,再找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同样,也可以先排列27的因数,从中写出的因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试一试。
▲生练习:求10和15的最大公因数
①先写10的因数
(
)
②10的因数中15的因数有()
③10和15的公因数是()
④10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
五、运用方法,巩固知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了三种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敢接受挑战吗?(请学生用刚才学的方法板演)
▲课件出示练习题:
(后反馈与评价。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用三种方法完成的作业)
六、方法提升,探讨短除
1、制造悬念
师:刚才同学们在完成这道题的时候,是用排列法先分别求出的因数,然后找到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现在老师这里有一组数(课件出示:84和96的最大公因数是)如果用排列法找84和96的最大公因数,你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呢?
生:用排列法找84和96的最大公因数,要先分别找出84和96的因数,而他们的因数很多,容易出现遗漏。
师:为了更加简便,通常我们用短除式来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现在我们以24和36为例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2、授短除法
师: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除法竖式怎么列的吗?短除法的竖式是这样画的(师用直尺板演),然后将被除数写在短除号里面。
它们的除数是多少呢?为什么?(如果有学生直接说12,教师追问为什么你会想到12?生回答因为12既能整除24也能整除36,所以我想到除数是12。
教师首先肯定他的想法,然后解释,在实际的计算中我们无法一下发现这么大的除数,因此我们一般从小的数开始找起。
)
生:他们的除数是2。
因为2既能整除24也能整除36。
师:2就是24和36的什么呢?
生:公因数
师:说得真好,我们用公因数2去除。
除得的商要对齐被除数写下来。
商12和18还能被公因数几去除呢?
师引导学生掌握短除法的格式和求法,形成如下板书:
用公因数2去除……2 24 36 ……被除数
用公因数3去除……2 12 18 ……商
用公因数3去除……3 6 9 ……商
2 3 ……商
师:最后的2和3,除了1以外,还能被别的数整除吗?
师:因此短除法,我们要除到什么情况下为止呢?
生:除到商的公因数只有1时为止。
师:然后将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3、归纳方法
师: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短除法的步骤。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步骤吗?请同学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一说)
生:先把被除数对齐写出来,然后画出短除号,用他们的公因数去除,把商对齐被除数写下来,如果商还有公因数就继续往下除,除到商的公因数只有1时为止,而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所得的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九、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大屏幕中的练习题,生挑战。
十、课堂总结,谈谈收获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困难和问题?
▲、板书设计: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2的因数
18的因数
用公因数2去除…… 2 24 36 ……被除数
公因数
用公因数3去除…… 2 12 18 ……商
18的因数
12的因数
用公因数3去除…… 3 6 9 ……商
2 3 ……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