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寒伧.(chen)滑稽.(jì)抽噎.(yē)面面相觑.(qū)B. 荫.庇(yìn)怪癖.(pì)慰藉.(jiè)胜券.在握(juàn)C. 碛.口(qì)账簿.(bù)瘦削.(xuē)诲.人不倦(huì)D. 租赁.(lìng)模.样(mú)瘪.嘴(biē)爱憎.分明(zèng)2.下列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无动于衷明辨是非趋之若鹜耿直B. 拈斤播两绞尽脑汁迫不即待侥幸C. 走投无路神采焕发吹毛求疵肴馔D. 若无其事百年沧桑漫不经心亵渎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气质。
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
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A. 高雅淡然平静B. 高贵淡泊平静C. 高贵淡然平和D. 高雅淡泊平和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羊儿成群,为制作羊皮筏子提供了充足原料B. 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地称为“快递小哥”C. “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实现它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D. 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时候,用“令尊”“君尊”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 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 “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6.默写。
(1)______,空山凝云颓不流。
(李贺《李凭箜篌引》)(2)曹操《观沧海》中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意境阔大,气象雄浑。
杜甫《登岳阳楼》中与此意境极为相似的一联是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写山间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 )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5)子曰:“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6).至于夏水襄陵,______。
(郦道元《三峡》)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5.0分)7.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冬眠的奥秘张劲硕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
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
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
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
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
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
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
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体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
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
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
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
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
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
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
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
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
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
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
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
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
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朗读第②段,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3)第③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4)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8.阅读下列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唯有垂杨管别离①病房里的岳老师和那个小病号互不相识,他们一个是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但那所小学已经关闭多年,岳老师事实上好多年每当老师了;一个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三岁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
②在病房里,他们首先是病人,其次,他们竟然变做老师和学生。
四十多岁的岳老师,早已被疾病和疾病所带来的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
可是,【A】当她将病房当做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
【B】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就马上开始给小病号上课。
虽说从前她只是语文老师,但在这里她却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语单词……③每当病人和陪护者挤满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之中神采奕奕的时刻--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提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
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是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
但小病号生性顽劣,只要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岳老师的问题他便经常答不上来。
比如那两句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
④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
到最后,小病号也愤怒了:“我反正活不了几年了,还背这些干什么?”小病号问完,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到了走廊,就开始大哭。
说是大哭,其实并没有发出声音--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一边走,一边哭。
走到开水房前,她没有进去,而是靠在潮湿的墙壁上,继续哭。
⑤自此之后,岳老师没有罢手,反倒是教他更多,甚至,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也更多。
她跛着脚,跟在小病号后面,给他喂饭,让他喝水,还陪他去院子里,采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来。
小病号的病更重了,要转院去北京。
听到这个消息,她夜夜难眠。
⑥深夜,借着走廊里的微光,她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
她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
这本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语单词。
⑦微光映照下的她,让人感慨:无论如何,这一场人世,终究值得一过。
死亡是人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但是你至少要留下抗争的痕迹。
⑧一大早,小病号就要去北京了。
他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别,自然也跟岳老师道别。
可是,那本教材,虽说只差一点点就要编完,终究还是没编完。
岳老师将它放在小病号的行李中,然后捏了捏他的脸,跟他挥手。
如此,告别便潦草地结束了。
⑨几分钟后,有人在楼下呼喊着岳老师。
开始,她全然没有注意,只是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一语。
突然,她跳下病床,跛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子。
于是,全病房的人都听到喊声,是小病号。
他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喊出来的竟然是一句诗:“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能怕岳老师没听清楚,他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喊了一遍,再喊一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⑩离别的时候,小病号终于完整地背出了那两句诗。
岳老师却并没有应答,她正在大哭--一如既往,她没有哭出声来,而是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
除了隐忍的哭声,病房里只剩下巨大的沉默。
似乎人人都知道,此时此地,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
(作者:李修文。
有删改)(1)面对厄运,岳老师带着小病号留下了哪些“抗争的痕迹”?请简要概括。
(2)岳老师两次大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3)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A】可是,当她将病房当做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出现了一丝红晕。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B】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她马上就开始给小病号上课。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4)本文以“唯有垂柳管别离”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9.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这里隐喻自己______,言外之意是______。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0.阅读(甲)(乙)(丙)三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②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③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②非其上: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③为民上: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
(1)解释加点的词。
①是进.亦忧,退亦忧。
______②太守谓.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