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为我插上飞翔的翅膀2010年,难忘的一年,幸福的一年。
这一年,沐浴在国培的阳光下,我走进了梦寐以求的西南大学校园,开始了为期5个月的脱产研修培训。
我的心中是那样的激动,那样的澎湃,这是一次多么难忘的幸福之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
为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培训一批农村“种子”教师,使之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国培计划”诞生了。
金秋十月,阳光明媚,西南大学还是那样郁郁葱葱。
林荫道上,莘莘学子们在穿梭。
10月12日,重庆市国培骨干教师班隆重开班了,教育部师范司的唐处长殷切地希望我们珍惜机会,不辱使命,加强交流,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我们的培训分成三个板块,西南大学、北京中央教科所和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在西南大学学习的每一天,我们都会早早地来到教室等着老师,课堂上,我们认真地聆听教授精彩的讲座,认真地做笔记,生怕遗漏了教授们的只言片语。
有时我们还积极地与专家们互动。
教授们有的讲教学的技术与艺术,有的讲课题研究理论,有的分析中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差异,有的进行师生心理健康指导,内容丰富,师资一流。
晚上,回到窄窄的学生寝室,在灯下,我们认真地回顾教授的讲解,细细的品味其中的精华,再结合自身的实际写反思日记。
尽管没有家庭的琐事牵绊,但是每天我们都很忙,忙着听课,忙着做笔记,忙着思考,忙着读书,忙着查阅教育教学资讯呢!每天我们都习惯了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
尽管枯燥,但我们很充实,每天我们都沉醉其中,意犹未尽。
我们最幸福的日子莫过于到北京学习的日子。
北京,祖国的心脏;北京,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地方;祖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一踏上这片土地,我说不出的兴奋。
尽管,日程安排是那样的紧,但是心中觉得是那样激动。
因为在这里,我们接触到了中国顶尖的教育专家,与他们进行了近距离接触。
在讲座中,我们分享他们的学术成果,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我们思考中国教育的未来……走进北京历史悠久的府学小学,教育资源超一流的北师大实验小学,让我们的眼界顿时开阔起来,我觉得这一切是多么有意义啊!走出高等学府,走进代表重庆市学校文化特色的小学校园,我们触摸到了当今各个学校、以及教育的发展走向,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实事求是地去思考我们的学校文化。
影子培训中,我们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我们观摩同行的研究过程。
小语专家指导我们学习,指导我们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观课、如何评课。
课题科研中,导师指导我们开展微型课题科研,我们学习课题设计,我们学着撰写科研论文,我们忙碌,但我们乐在其中。
而今这样的生活即将结束,回首这些日子,我是否如唐处长所说,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呢?国培是否为我插上了一双飞翔的翅膀呢?1.静心读书冷静思考教育界的专家、学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结合我们的需求,引发了我们对教育前沿问题的思考。
他们那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激起了我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
他们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让我看到了他们那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高品位的生命形式。
我不得不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
毋庸置疑,我20年的教学经历顶多也只是一个教书匠。
最多也是把自己对教学的经验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复。
在国培的学习中,在与教育专家的零点接触中,我们了解了我们国家的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我们了解了一项教育政策是怎样诞生,又是怎样逐步完善的。
无数学者们对教育问题的理解阐释,使得我也能认认真真地来审视自己的工作。
以前,我更多的是想,这个工作我会怎么做。
做好我自己的分内事,就会觉得自己做好了。
我想:今后,我不仅要求自己要做好份内的事,还会带领我的老师们一起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齐心协力,我们才能把更多的事办好。
在学校的时候,我整天浸泡在教室里,每天忙于教师的日常事务。
回到家里,忙着做家务,照顾家人,读书、思考的时间非常有限。
培训以来,我坐在教室里,静静地聆听老师讲课,一边听还一边想,我自己做到了吗?我哪些地方值得完善,值得去改进呢?晚上,我就会及时地将我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所以,在这次培训学习中,我每天坚持写反思,反思能力、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而且在反思中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待我们所从事的工作。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也许就是我以前工作的真实写照。
所接触的是教室里那些学生,所看见的就是窄窄校园里的几位老师。
想走出去看一看、学一学,机会却廖若星辰。
尽管工作认真,勤奋笃学,却始终走不出来,就像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想飞飞不高。
感谢国培,给了我飞翔的平台。
教育规划的学习,各种教育咨询、教育专著的阅读,教授的讲解,心中疑惑拨云见雾,豁然开朗。
我慢慢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是激励、是鼓舞、是唤醒。
教师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肩负着民族的未来,祖国的未来,家乡建设的希望,我们的教育应该遵循教育的规律,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以生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不是工厂,产品是死的,学生是活的,教育应该是灵动的,人的培养应该重细节。
所以,对待教育既要站在宏观的角度,也要从微观的层面去培养,使学生能够健康积极地向上发展。
我渐渐懂得怎么去看学生。
在实际工作中,迫于上级的压力,迫于对教师的评价制度,老师做着许多非理性的事情。
为了能达到学校下达的各种质量考核目标,我会恨铁不成钢,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质量。
美其名曰辅导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实际上做了许多不尊重学生的事情。
下午没做好作业就必须留下来,完成了才能回家。
考试没考好,对不起,体育课留在教室个别辅导。
没考好,请家长……一句话,为了能达到学校的目标,我一定要这样做。
真是残忍啊!现在,我知道了那是不对的,那叫急功近利,甚至会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厌学,就像王牧华教授给我们讲的:一次陶行知到武汉大学做报告,不带讲稿,口袋里装一只大公鸡,走上讲台,放出大公鸡,洒出几把白米,按着让公鸡吃,公鸡怎么也不吃。
随后,放了公鸡,鸡却自由自在地吃起食来。
是的,孩子需要成长的空间,管得过于苛刻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作为教师,我们就是要给学生这样的空间。
自主地快乐的去学习,兴趣有了,效率也就高了。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存在差异的,我们要正确对待这样的差异,因材施教。
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的异步发展。
那种整齐划一的要求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正确的。
也许由于长期教小学低年级孩子的缘故,讲授法成了我的最爱。
课堂上,我总喜欢滔滔不绝,还自以为讲得精,讲得透。
可是与同年级的老师作比较,发现他们的教学能力似乎不及于我,为什么效果却总是不差呢?我想教学中我的强势过余,学生就成了弱势群体,当然学习就成了被动,效果当然就不够好了。
追求有效教学,改变教学的方式,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教学才会是有效的。
2.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我曾经对择校现象极为不解,这次学习走进不同的小学,真正感到我们的教育发展实在是不均衡。
城乡有差距,名校与普通学校更有差距。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享受优质教育,人们择校就不足为奇了。
正因为如此,为了缩小这样的差距,所以,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水平,我们农村教师也能参加国培了,我们农村的孩子也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了。
尽管我参加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学习培训,但是我仍然是一只井底之蛙。
见到的就是我头顶这片天空,甚至就连北碚的小学都还不了解,就更谈不上对教育政策的熟悉。
在很多的讲座中,老师都会给我们时间进行交流互动,我是多么想参与啊!但是,我却没有能力参与其中,因为我对其根本就知之甚少,何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呢?这次培训,我能够走进大学校园,能够随同进修学院的老师们走进别的学校,甚至走进赫赫有名的、历史悠久的北京府学小学,教学实力超群的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亲自去看,确确实实开阔了自己的眼界,首次接触了一批批德高望重的教育人士,教育专家,也见识了一流学校里一流的学生和一流的老师,也来到了我们祖国的心脏,心中豁然开朗、激情澎湃。
是的,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一样的性格。
在我们的心中,辽阔无垠的草原,一望无际的蔚蓝天空,会让人心胸开阔。
我想,我也受到了这样的感染,成为了心胸开阔的老师。
以前,对教育界的专家,我总是觉得他们特别的神秘,他们就像天上的神仙,遥不可及。
这一次培训,看到了在科研单位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教授,也有一位位特级教师们,见识了他们的风范,分享他们成长的经历,使我觉得只要有信心、有决心,自己成为优秀的教师也是可能的。
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鲁巴金也说: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就是教授们指导我们怎样读书,读什么书。
不同的书,不同的味道,不能用鼻子去闻,要用心去感受。
在这段时间,我也读了不少的书,有的书甚至是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
在书中遨游,与中外人士,与教育大师对话,洗涤心灵尘埃,使自己的信念更加的坚定,知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
3.专家引领研修实践这次培训,我有幸执教一节小学二年级识字教学研究课。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认真地阅读教材,搜集教学资源,一次又一次地修改教案,精心的做好课前准备,完善教学设计。
2010年11月3日,我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实施我的教学预设。
但是因为时间的分配不够恰当,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为我留下深深地遗憾。
然而,这次实践仍然让我收获多多。
因为这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同伴互助中进行的。
平时,我在学校里年年都上研究课,虽为研究,实际上也是单打独斗,所以,在理解领悟教材、落实课程理念方面都有很大不足。
我特别希望得到专家的引领,使自己成长更快一些。
正是这一次研修实践,我收获了这样的指导——导师的指导,团队的协作,使我明白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4.学习成就自信自信,是成功的钥匙;自信,是快乐的基石;自信是幸福的线索。
有了自信你会昂首挺胸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但是,我却是校园里一只丑小鸭,自卑有余而自信不足,我非常害怕教不好书、怕学生上课不听、怕自己懒惰而不肯改变自己、怕付出很多努力后仍然屈居第二,很怕自己越来越不能胜任这个工作,怕家长因为小事误会而到学校来纠缠不清。
因为怕,所以很努力,然而,理想的高度总有点望洋兴叹。
于是,我常常怀疑自己:我行吗?我能吗?就像这次培训,我看到了我的同学们,师哥师姐、师弟师妹们,一个个不是优秀教师,就是市区级赛课一等奖获得者,而我区区一个小学一线的教师,几乎没有可以引以为豪的资本,每天我都忐忑不安,很害怕自己完不成学习任务。
然而,我由衷地感谢这次培训,因为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新了观念,更重要的是我认识了很多的朋友、认识了很多的老师,在培训中我找到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