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摘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
如果老师来帮助学生练就一双能够展翅高飞的“习惯”的翅膀,学生可以凭借有力的双翅自由地寻觅、飞翔,这是多少师生梦寐以求的理想教育结果呀。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学习习惯
首先,教师要注意做到:1、思想上重视,不要因为短期内未见成效就放弃努力,只要持之以恒,定有收获;2、工作要细致,这样才能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耐心启发、引导、帮助,使学生改正原有的不良学习习惯;3、教师评价要及时,哪怕学生有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表扬,让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去感受自己的变化与进步,从而增强信心。
另外,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等特点,教师的良好习惯,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影响。
身教重于言教,因此而产生的内驱力,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再来看学生,我们可从“听、说、读、写、查、积、思”七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要求和训练:
一、养成“听”的习惯:
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使他们会听。
比如语文课上,要求学生要学会抓住中心,记住要点。
要教给学生关键的地方要侧耳倾听,并将有用的信息储存起来;参加讨论和辩论,要听明
白各人的主要观点,看法有分歧的要能听得出分歧在哪里。
要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日渐“耳聪”起来,学生筛选储存有用信息的能力也会显著提高。
二、养成“说”的习惯:
对初中学生来说,口头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技能。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口语的重要作用与日俱增,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发展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改进教育和教学方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靠口语表达来完成。
虽然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有些同学在课内回答问题时仍常常出现词不达意、结结巴巴,甚至语无伦次的现象。
而要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质量,首先要大力提倡讲普通话,回答问题时声音要响亮,把话讲完整,出现问题时要及时纠正。
其次,把“读”和“说”有机结合起来。
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学生的愿望,使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三、养成“读”的习惯:
“读”书,重在理解,也就是说要在“懂”字上下功夫。
而如今很多学生的阅读能力都很差,因为他们一般都爱阅读生活中流行的书籍,而其中有的流行性读物,并不适合未成年人阅读。
因此,我们要学会鉴别。
名家们经常建议读者要读一流的好书,也就是名著,如《安徒生童话》、《鲁滨逊漂流记》、《爱的教育》、《西游记》、《水
浒传》等。
这些经典作品,对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和增强认识、体验情感有很多的益处。
在阅读的时候,要用心体会故事所要说明的问题,体会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养成“写”的习惯:
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我们应先重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的习惯。
要鼓励学生自己去观察,通过观察把握事物的特征,比较事物的异同,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这样做不仅为提高作文质量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
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思考,想一想这篇作文写作的中心,选择好素材,精心谋篇布局,有了整体的构思后再动笔。
有的学生往往想一点写一点,写了几句写不下去了,又撕掉重写,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有的学生写好后,也不审查,没有认真修改的习惯,草草交上作业,这也是学生写作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学生的作文写好后,要让他们把初稿念一念,或自己一边念一边改,或先念给同学听后再听取大家的建议认真修改。
“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名家尚且如此,学生就更应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了。
五、养成“查”的习惯:
在语文学习中,工具书是必不可少的“拐杖”,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在学习中,遇到生字新词定要查字典,还要把它整理在“生字词本”上,教师可定期检查督促。
这样,时间长了,学生遇到问题就会自觉去查字典,既提高了读书的质量,
又养成了查阅工具书的好习惯。
除此之外,还要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借助音像资料、电脑网络等多媒体查阅有关资料,因为多媒体会使学生学习得更轻松、活泼。
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效果的运用。
六、养成“积”的习惯:
课内积累的重要性自然不需要多说,通过对课本精选课文的感悟,把握课文思想,接受文化熏陶,进行语文积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还要督促学生搞好课外阅读的积累,教师可要求学生建立阅读笔记,课余积累素材,一句名言、一首诗词、一篇美文、一段思想火花、一则日记,作为周作业定期上交检查。
教师批阅可评出优良中差,定期评比,定期展览。
此活动定会得到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乐此不疲。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又有利于语文素质的发展,非常值得推广。
七、养成“思”的习惯:
在教学中,必须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热烈的课堂气氛。
给予学生想象的权利,让他们在想象空间大胆质疑,大胆讨论,让他们侃侃而谈,各抒己见。
凡是有疑惑的都应勇于向老师、同学、身边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请教。
语文教材虽选的大都是名家名篇,但也不一定都是完美无瑕。
有时学完一篇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找找课文的不足之处。
从字词到篇章,从内容到形式,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即使意见不一定正确,甚至很幼稚,也是难能可贵的。
当然,好习惯的养成定要靠日浸月润,潜移默化,须由知到行,持之以恒。
一旦学生养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将来他就能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自觉地去读书、学习,从而服务于社会。
学生时代若播下了良种,未来便可赢得巨大的丰收。
正如一位名人所讲:“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
”正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让学生插上“习惯”的翅膀飞翔,定会使其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