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一项是()①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严厉,的感触来的。
②秋蝉的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A.情致幽怨萧瑟衰落B. 情致幽怨萧索衰弱C.情趣幽远萧索衰弱D. 情趣幽远萧瑟衰落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十八大召开前,媒体上谈论改革的声音不绝如缕....,这表明人们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关注。
B.莫言小时候生活在山东农村,他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现在他虽然生活在城市了,可是情随事迁....,家乡的一切仍让他魂牵梦萦。
C.这是一家国家级的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对它趋之若鹜....。
D.在这次研讨会上,他作为经理首先发言,看上去是说一件比较普通的事,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有特指的,真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最近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故,大家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B.摇滚乐那强烈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C.在美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他的论文受到与会科学家的高度重视,给予了很高评价。
D.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也决不能高枕无忧而漠视前进中存在的问题。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内心痛苦的样子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斯:语气词,无实义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即:就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错5.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C.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D. 凌万顷之茫然..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B.悟言一室之内C.芳菲菲其弥章D.不见复关,泣涕涟涟7.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不同类的一项是()A.长.余佩之陆离B.周公吐哺,天下归.心C.齐.彭殇为妄作D.舞.幽壑之潜蛟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指的是《离骚》,它们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C.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再创造,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新诗体,它的篇幅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多用语气词“兮”字。
D.汉魏晋时期,五言诗日趋成熟,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都很好的继承了“风”“骚”的传统。
二、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1.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分)①曼德拉1918年出生在南非特兰斯凯地区的姆卫佐村,他是考撒族人,小名豪利沙沙,意思是“不安分的家伙”——这几乎成了他一辈子命运的写照。
曼德拉的父亲是泰姆布部落最高首领的参事,并在一个由白人政府监督的咨询委员会里供职。
曼德拉亲眼见到父亲为了族人的利益与白人统治者进行抗争。
父亲给曼德拉讲述了许多非洲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故事,母亲则常常向他讲述考撒人的道德典故。
从这些故事里,曼德拉习得了考撒人古老的智慧以及族人之间的责任和关爱。
②在曼德拉九岁那年,父亲离世。
曼德拉随后被泰姆布王朝的摄政王收养。
他对外部世界的向往、追求更高理想的冲动最早就是从这里萌芽的。
③摄政王的仁慈和部落的民主议事规则对曼德拉影响极大。
摄政王夫妇把曼德拉视为己出,把他当作未来的部落接班人精心培养。
曼德拉和摄政王的孩子们一起上学、玩耍,亲如兄弟姐妹。
摄政王还经常将曼德拉的母亲和妹妹接来王府陪伴曼德拉。
童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使曼德拉养成了宽厚、温和的个性。
少年曼德拉还经常旁听摄政王召集的部落会议。
摄政王宣布会议开始后,便一言不发,听由到会的每个人轮流发言。
有些发言是批评摄政王的,但不管批评多么激烈,摄政王从不为自己辩护。
大家发言完毕后,摄政王再进行总结,寻找大家的共识,从不将自己的意见强加进去。
如果没有达成共识,下次继续召开会议,一直到达成共识为止。
这种源自非洲本土的民主精神和共识意识,在日后曼德拉建设南非民主制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管敌人或竞争对手的抨击多么激烈,曼德拉一直耐心倾听,一遍遍地讨论,直到达成共识。
因此,今天在南非大陆上建成的民主并不全是西方的传播和赐予,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非洲本土的政治智慧。
④16岁成人礼后,曼德拉离开了王府,在克拉克伯雷寄宿学校上初中。
这是一所教会学校,英语是唯一教学用语,课程都与英国和基督教有关。
学校向学生灌输英国白人至上文化,但同时也传授信仰自由、民主、公正和骑士精神等思想。
19岁时,曼德拉进入希尔德顿预备学校。
这里给曼德拉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著名考撒族游吟诗人姆卡伊对学校的造访。
姆卡伊从白人专用的门走进来,大胆预言未来南非黑人终将战胜白人殖民者。
这一幕对于曼德拉来说就像“流星划过了黑暗的夜空”。
⑤21岁时曼德拉进入福特海尔大学,这是当时唯一的黑人大学。
正是在这里,曼德拉结识了后来在非国大担任领导的马修斯教授和贾巴乌教授。
这两位教授在课堂上公开批评政府的种族隔离政策,主张通过渐进和非暴力的制度变革来扩大黑人权利。
⑥上世纪40年代的南非,黑人的处境越发艰难,曼德拉已难以在冲突日益激烈的白人统治者和黑人觉醒者之间保持超然态度。
其间,有两件事深深影响了曼德拉。
第一件事是,一天曼德拉和同学正站在邮局外面,一位傲慢的白人官员走过来,要求曼德拉的同学进邮局为他买几张邮票。
当时,任何白人都可以让任何黑人为自己办事。
虽然受到了这个白人官员的威胁,但是这位同学仍然坚决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
曼德拉深受触动。
另一件事是,曼德拉被提名为福特海尔大学“学生代表委员会”候选人,此时由于学校粗暴拒绝了学生要求改善伙食和参加更多的学校管理的建议,学生代表会议决定抵制选举“学生代表委员会”的正式投票,校方两次强行组织选举,曼德拉都被选上了,但为了坚持“校方不接受学生建议就辞职”的承诺,曼德拉两次辞职。
结果他被开除了。
⑦沮丧的曼德拉回到摄政王府。
他不仅没有听从摄政王的建议重新回到学校,同时为了反抗包办婚姻,他和摄政王的儿子一起逃到了约翰内斯堡。
至此,曼德拉彻底摆脱了羁绊,站在了一个崭新但异常曲折的新起点上。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采用了一般传记的写法,按照时间顺序,以曼德拉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叙述了曼德拉早期的生活经历。
B.文章第①段不仅写出了曼德拉出生的时间、地点、父亲、母亲,还特别写出了他的小名豪利沙沙,并解释了小名的意思,目的是增强作品的真实性。
C.文章第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第①段对曼德拉从出生到离开家时的早期情况的介绍,下启对他在摄政王府生活的叙述,重点是承上。
D.福特海尔大学是当时唯一的黑人大学,这说明当时的种族隔离政策非常严苛,有很多黑人不能接受高等教育。
E.曼德拉16岁成人礼后,到克拉克伯雷寄宿学校接受教育,这所学校传授信仰自由、民主、公正和骑士精神等思想。
2.从文中看,对曼德拉一生有重要影响的有哪些人?这些人各自对曼德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在材料的裁剪方面很有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赞同第③段所叙述的民主议事制度吗?请结合文本和你的思考,简要说明理由。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默写(8分,每空1分)1、,。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3、,哀民生之多艰。
4、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
5、羁鸟恋旧林,。
6、,食野之苹。
五、语言运用(12分)1.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分)人生不在于成就了多大的事业,而重在做好了什么。
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树木中挺拔的一棵;;见到无垠蓝天,你只求无愧地做白云中祥和的一朵。
虽是一棵,却能抗拒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蓝天,这样的人生就够了。
2.近年来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空气质量日益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自行车备受人们青睐,“无烟出行”“绿色出行”等成为时尚,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为宣传自行车出行的好处拟写两条宣传语。
要求:语言得体,语气亲切,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每条不超过20个字。
(4分)3.从以下8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4个,分别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选词不得重复。
(4分)停止设立核实侵害咨询存在叫停损害“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是文化部指导下的企业自律行为。
先期试点的六家网络企业将建立服务页面,①专线电话等,为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网游监管提供咨询与服务。
家长可实名举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网络游戏企业②之后,将根据家长的要求,依法限制或③对该未成年人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
目前,一些网络游戏不同程度地存在低俗、暴力、色情等方面的内容,这严重④了那些沉迷于网游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①②③④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有人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飞机上,同样是30岁到40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
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要求: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答案一、1.C 2.D 3.A 4.A 5. C 6.D 7.C 8.A二、1.译文: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
2.译文:本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又在哪里呢?三、1 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A、C不给分。
2.[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本,看看文中除了曼德拉以外,还写了哪些人;其次找出描写这些人的相应语句,并通过对这些语句的分析,找出他们各自对曼德拉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