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1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及答案

12.1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及答案

12.1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二、学习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三、学习难点:人的价值四、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五、特别提醒:1、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和方法论(1)原理: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时,应该主要看他的贡献。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和方法论(1)原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2)方法论:要克服错误的价值观,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知识梳理】一、人的价值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和功能。

2、人的价值⑴人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对社会的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以及的需要。

人既是价值的,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⑵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

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和的贡献。

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的贡献。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和。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和作用。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⑴价值观对人们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⑵价值观对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课堂探究】探究一:昔日:身先士卒制伏悍匪今时:腐败堕落包庇黑帮现年54岁的文强,出生于重庆巴南区(原重庆市巴县),1992年就开始担任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直到2008年调任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担任公安局要职 16年的文强在重庆警界有极高的地位。

除2000年闻名全国的张君案外,他主办的好几起要案被公安部记一等功,包括1992年震惊全国的重庆警匪枪战,1994年中国第一盗案,以及2000年的重庆抢劫运钞车案等。

2009年6月开始,重庆掀起打黑风暴。

8月,重庆市纪委证实,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因涉黑被双规。

据接近文强案专案组的人士称,文强共有8处房产,其中一栋别墅占地20多亩,价值3千万左右。

加上从其住所搜出来的现金,文强的总资产已近9位数。

思考: 1、什么叫人生价值?2、文强的为什么从一个人民警察堕落为贪腐、涉黑分子?探究二:“沈浩,男,1963年出生,2009年11月6日去世。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为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在小岗村村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2004年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先后为村里修了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

沈号在小岗村住下来了,一住就是几年。

处处为村里谋规划、办实事,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几年来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

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二十多年前集体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

村民派了十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三年。

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六年来,沈浩为带领着小岗村做了太多的事。

农家乐生态游促进小岗村振兴发展,“大包干”纪念馆每年接待各地游客万余人次……2006年,小岗村跻身2005年度“全国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岗村被授予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一个美丽、和谐、富裕、文明的的社会主义新小岗重新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魅力。

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

讨论:1、小岗村村民为什么希望沈浩留下来?2、沈浩青春和生命换来了小岗村的发展,值不值?【同步练习】1.哲学上讲的价值是()①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②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③一事无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④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人的价值主要通过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出来B. 人的价值表现在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C. 个人不应当向社会索取D.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3.公益广告是奥运文化的一大亮点,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悄然给人们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从价值观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A.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发展之中B.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C.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D. 社会意识都是先于社会存在的4.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这说明()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②人生价值是通过所获得的荣誉体现出来的③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必然成正比④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A.①④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5.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告诫我们()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遵循客观规律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③要集中重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④办事情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生活与哲学依据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④科学理论对实践起指导作用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7.胡锦涛强调,我们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②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D. ②④8.“螺丝精神”是指对岗位不挑剔,扎实工作,刻苦钻研的精神,它是雷锋精神的重要内容,曾经影响了几代人。

“志愿者精神”是指自觉自愿,不计报酬,奉献社会的精神,近年来,在抗击非典、抗击雪灾以及在抗震救灾中,志愿者的行为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螺丝精神”和“志愿者精神”的共同点是()A.坚持相同价值观和社会理想 B.把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C.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的关系 D.重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9.现在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会违法违纪,走上蜕化变质的道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在世界观上出了问题。

这说明()A.自发产生的世界观会把人的活动引入歧途 B.价值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C.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观点 D.世界观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0.有两名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应聘到农村养猪场担任技术总监后,大力推广适用生态养猪和中草药防疫技术,使养猪场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他们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针对本镇农民收入低的实际,在广泛征求农民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脱贫致富的方案,提交镇人大常委会讨论。

方案通过后,他们不辞辛苦,组织党员,带领农民从事大棚蔬菜种植,并进行蔬菜包装深加工。

不到一年的时间,全镇农民的收入就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从材料看,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如何体现的?(2)运用价值观的知识,简要说明倡导大学生服务基层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探究一答案(1)人生的价值一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有者。

(2)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是错误的价值观导致文强走上歧途。

探究二答案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个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发生的。

不同的价值观由不同的导向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生和死的冲突时作出的不同选择。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对社会的奉献。

我们的社会提倡发扬集体主义、奉献精神,而传统道德中也包含着。

沈浩的行为正展现了这样的‘人性光辉’。

我们感叹的,在献出年轻生命的同时,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内涵,他创造的“人梯精神”感动了中国人。

沈浩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重新诠释着新时代的道德规范,也构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社会学习的楷模。

1~5. CACAD 6~9. DDDB10、答:(1)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③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2)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②倡导大学生服务基层,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有利于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