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稳拌和站建设方案

水稳拌和站建设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 (2)3、拌和站总体规划及布局 (2)4、拌和站建设方案 (3)4.1场地总体布局 (3)4.2拌和楼的设置 (3)4.3拌和设备具体要求 (8)4.4存料区的设置 (9)4.5水稳站试验室、办公区、生活区设置 (9)4.6场区交通设置 (9)4.7拌和站用水设置 (10)4.8拌和站用电设置 (10)4.9其他布置 (10)5、水稳拌和站建设实施计划 (10)6、安全防护和保障措施 (11)7、文明施工和及环境保护措施 (11)7.1文明施工措施 (11)7.2环境保护措施 (12)附表1 水稳站试验仪器设备清单 (14)237省道宝应段三期建设工程(南段)水稳拌和站建设方案1、编制依据1.1 237省道宝应段三期建设工程BT项目合同1.2 237省道宝应段三期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1.3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1.4 《公路建设管理法规》文件汇编(2009年版)1.5 依据相关的技术标准、施工规范、规程1.6本公司所拥有的机械仪器设备、管理水平、技术科技水平、施工工法以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2、工程概况237省道是江苏省规划建设中的南北公路主干线,在省道路网中具有重要地位。

南段由临城段南端起(K78+819.1 接老沿广路),终点位于界首镇与老S332平交(K98+931.3 接高邮段)。

线路大致呈南北走向,位于京杭大运河与京沪高速之间,依次经过泾河、黄塍、安宜、氾水、夏集5个乡镇。

工程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42.3万t(含改路)3、拌和站总体规划及布局3.1考虑实际情况,减少占用农田耕地,减少材料二次搬运,水稳站拟建在淮江公路K63+000处、大运河边、扬州正兴物流有限公司#2场地内。

3.2.水稳站毗邻京杭运河边、陆路紧邻淮江公路,地势开阔,水路交通十分方便,距离各施工单位现场最大距离18.3公里,最近约4km,交通便捷,水电充足,便于原材料进场及生产管理。

水稳拌和站场地南北长140米,东西宽70米,面积9800m2。

拌和站拟安装一台WCZ700型水稳拌和机组,以满足南段道路施工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最大需求量。

具体布置详见附图1《水稳站平面布置图》。

水稳拌和站机械设备配置:4、拌和站建设方案4.1 场地总体布局1)按照三通一平的原则,对整个厂区进行硬化处理。

首先清除原地面杂草、腐殖土等,清表厚度按15cm控制,然后回填15cm厚的5%石灰土或房渣土,并碾压密实。

对场地硬化和进出场道路规划,主车道采用宽8m、厚20cm的C30水泥混凝土硬化,其余场地采用15cm厚C30水泥混凝土硬化。

设有2%纵坡,以防生产区域积水。

2)对拌和站按照文明工地要求进行功能分区,规划分为作业区、存料区和办公区,相应位置见水稳拌和站平面图。

办公区内设站长办公室、试验室、磅房、休息室、门卫房共计120 m2。

存料区分四个规格石料仓,总存料量约为6.3万吨。

办公区办公设施齐全、规章制度齐全。

另在场内边角搭设卫生间。

4.2 拌和楼的设置1)根据工程情况及进度计划,我方在拌和站配置一台WCB-700型拌和机,拌和机理论产量为700吨/小时。

2)拌和楼总长45米、宽15米,设立于拌和站东部。

3)按照拌和楼基础图浇筑拌和机基础,基础向下挖2米深度,基础内扎钢筋网后用C30混凝土浇筑。

拌和机和基础各衔接点及支撑点安放预埋铁,安装设备时与设备衔接。

4)拌和机配置4个集料上料仓、2个可储100吨的水泥桶仓,1个成品仓。

所有设备在进场后协调统一、同步安装,确保相互位置准确。

5)在拌和楼上料区侧安装4个喷淋装置,防止扬尘飞散。

6)水泥罐基础施工⑴每个水泥罐直径3.5m,高9m,下设4条支腿,支腿采用Φ 219×8钢管,支腿下法兰80×80cm,螺栓采用Φ普通螺栓,自重约15吨。

⑵水泥罐基础下挖1.0m,基础结构形式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基础平面尺寸为5×5m,厚度1.0m,配筋按Φ16钢筋间距15cm设置,钢筋净保护层4cm,具体设置详见下图(图中未示出架立钢筋,施工时依现场情况合理设置)。

⑶质量及安全控制注意事项①基础基底下土层为软弱地基时,需进行换填砂砾或石灰土处理。

②基础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30,确保基础强度,浇筑后及时覆盖洒水养生,养生7d以后方可上人继续施工。

③严格控制基础内预埋地脚螺栓和钢板的标高及平面位置,基础平整度正负误差控制在1cm以内,水泥罐安装时用经纬仪从两个垂直方向检测垂直度,防止罐体倾斜,影响使用安全。

⑷基底承载力验算如下:水泥罐满载时总重(含自重):100+15=115tC30混凝土基础自重为:5m×5m×1.0m×2.6t/m3=65t根据以往该地区施工经验,基底承载力按160Kpa计算(基槽开挖后,进行钎探试验,复核基底承载力,若达不到再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基底验算:(115+65)×10/(5×5)=72Kpa<160Kpa∴基底承载力满足要求。

⑸混凝土强度验算每个水泥罐有4条支腿,每条支腿下接触的钢板尺寸为0.8×0.8m,受力面积0.64m2。

每个支腿承重:115/4=28.75吨接触面混凝土抗压强度:28.75×10/(0.8×0.8)/1000=0.449Mpa<30Mpa∴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

⑹水泥罐抗倾覆验算每个水泥罐直径3.5m,高9m,下设4条支腿,支腿采用Φ219×8钢管,支腿下法兰80×80cm,螺栓采用Φ36普通螺栓,自重约15吨。

①风力计算a.上部罐体的迎风面积S1=3.5×9=31.5㎡风压就是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平面所受到的风的压力。

根据伯努利方程得出的风-压关系,风的动压为:wp=0.5·ro·v²————(1)其中wp 为风压[kN/m²],ro为空气密度[kg/m³],v为风速[m/s]。

由于空气密度(ro)和重度(r)的关系为r=ro·g, 因此有ro=r/g。

在(1)中使用这一关系,得到:wp=0.5·r·v²/g ————(2)此式为标准风压公式。

在标准状态下(气压为1013 hPa(毫巴), 温度为15°C), 空气重度r=0.01225 [kN/m³]。

纬度为45°处的重力加速度g=9.8[m/s²], 得到wp=v²/1600 ————(3)此式为用风速估计风压的通用公式。

将风速代入(3), 12 级大风相当于32.7m/s-36.9m/s, 取最大值36.9 m/s,得到风压wp≈0.85[kN/m²];b.风荷载计算罐体所受风力F=0.85×31.5=26.775kN②水泥及罐体自重力的计算a.上部罐体重心高度位置的计算满负荷工作时,上部罐体重心在罐体中心位置处。

罐体体积V =9×π×(3. 5/2)2=86.55m³上部罐体重心距地面高度h=9/2+2=6.5mb.满负荷工作时,水泥罐质量及整体重心位置计算满负荷工作时,水泥罐总质量m=100+15=115t由水泥罐的质量分布可知,水泥罐整体重心在距地面高度6.5m处。

c.水泥罐重心的偏距L偏的计算6.5/9=L偏/0.2得:L偏=0.144m③罐体稳定性计算a.弯矩与剪力计算上部罐体所受风力相对基础中心产生的弯矩M= F×h=26.775×6.5=174.04kN·mb.水泥罐基础中心处受到的拉力与剪力计算水泥罐基础中心处受到的拉力F拉F拉= M/L,其中L=2.475m(支撑法兰中距)F拉=174.04/2.475=70.32kNc.水泥罐基础中心处受到的剪力F剪F剪= F=26.775 KN④强度校核a.支腿Φ 219×8钢管抗拉强度与抗剪强度校核经查得Φ 219×8钢管横截面积为53.03cm2,抗拉强度为215N/mm2,抗剪强度为125N/mm2。

b.抗拉强度的校核单根Φ 219×8钢管的抗拉强度F拉maxF拉max=53.03×102×215=1140.15KN>70.32KNΦ 219×8钢管抗拉强度满足要求。

c.抗剪强度校核单根Φ 219×8钢管的抗剪强度F剪maxF剪max=53.03×102×125=662.88 KN> F剪=26.775KNΦ 219×8钢管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d.单个法兰盘4×Φ36普通螺栓的抗拉抗剪强度校核查得:普通螺栓的抗拉抗剪强度分别以300N/mm2、125N/mm2计。

e.单个法兰盘4×Φ36螺栓的抗拉强度校核单个法兰盘4×Φ36螺栓的抗拉强度F1拉maxF1拉max=π×(36/2)2×4×300=1220.83KN>70.32KN单个法兰盘4×Φ36螺栓的抗拉强度满足要求。

f.单个法兰盘4×Φ36螺栓的抗剪强度校核单个法兰盘4×Φ36螺栓能承受的最大剪力F1剪maxF1剪max=π×(36/2)2×4×125=508.7KN> F剪=26.775KN单个法兰盘4×Φ36螺栓的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⑤混凝土基础抗倾覆验算风荷载对基础的扭矩=F×(h+1)=26.775×7.5=200.8 kN·m混凝土基础结构抗倾覆扭矩=基础自重×基础长度/2=5×5×1×2.5×10×5/2=312.5 kN·m 风荷载对基础的扭矩<混凝土基础结构抗倾覆扭矩,所以5×5×1m钢筋混凝土基础满足要求。

⑥结论通过以上计算可知,水泥罐满足十二级风力最不利荷载组合条件下的安全稳定性要求,因此,无需采取额外加固措施。

但是,要随时关注务必使法兰盘螺栓处于拧紧状态,且上部螺帽均不得少于2个。

相邻罐体顶部之间采用两根不小于[8槽钢或不小于∠75×5的角钢连接成一个整体。

7)主机基础施工主机基础采用m1×1m×1m钢筋混凝土结构,按设备厂家提供的基础平面位置图立模浇筑双层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为C30,配筋为Φ16钢筋,间距15cm设置,钢筋净保护层4cm,钢筋安装完成后预埋地脚螺栓,确保预埋件位置准确且牢固,避免浇筑混凝土时预埋件变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