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惠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解析版】语文试卷(2014.7)【试卷综析】本套试题特点:依纲、平实稳定、可借鉴。
严格依据高考考纲的精神。
在学科考查的主体内容、相应学科能力、试卷的长度、需要阅读的文字总量、要求学生书写的字数、试卷的结构、题目的类型、题干的表述、试题的难中易及主客观试题的比例等方面体现了“考试说明”的精神。
试卷总体设计似曾相识,稳字当先。
基本保持了20014年高考试卷的风格,其中不乏变革、创新的成分。
试题中蕴涵的考纲理念,无形之中将中学语文教学纳入“有据可依”的轨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甄.选/箴.言 聒.噪/恬.淡 结.实/结.构 弹.劾/弹.丸 B .掠.影/虐.待 舐.犊/胼胝. 稽.查/稽.首 解.救/解.差 C .缄.默/信笺. 谄.媚/胡诌. 屏.障/屏.除 大度./忖度.D .羁.绊/亟.待 校.正/比较. 装载./记载. 畜.牧/牲畜.【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读准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 级,识记(识别和记忆)。
【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B 项l üè/nüè,shì/zhǐ,j ī/q ǐ,ji ě/ji è;A 项甄/箴zh ēn “;C 项缄/笺ji ān “;D 项校/较ji ào 。
【思路点拨】完成本题需要平时的积累。
一是积累形近字,如:B 项舐.犊/胼胝.shì/zhǐ;二是积累平时阅读中读错字,特别是多音字,如:稽.查/稽.首j ī/q ǐ,解.救/解.差ji ě/ji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 .吴天明是许多第五代导演的伯乐。
在任西影厂厂长期间,他大胆启用..张艺谋、周晓文等一批有艺术潜质的新人,为他们提供独立拍片的平台。
B .气管黏膜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关卡,这道关卡被破坏后,有害颗粒物就会进入和.伤害肺部,导致人体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患病。
C .只要算盘还在使用,珠算就不会仅仅是一种遗产,而是一种可与现代数字技术相提并论、相互补充的实用技术,它还会因可持续发展而“永葆青春....”。
D .中国的口头文学非常博大,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陈陈相因....的故事传递着中国人传统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观,蕴含着人们的生活智慧和丰富的生产经验。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能力层次为D 级 (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答案:C 解析:A 项启用,开始使用。
与语境不符。
应使用有“提拔、任用”之意的“起用”;B 项此处应用“并”;D 项“陈陈相因”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
含贬义,与语境不符。
可改为“代代相传”。
【思路点拨】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①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掌握词语用法。
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④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近日,一名女乘客晕倒在公交车内,司机当机立断,和4名热心乘客一起将患者送到医院,患者很快转危为安,司机和乘客的爱心之举迎来了网友一片点赞。
B.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
C.“侃”是特有的北京人的休闲方式,也是谈生意的重要形式,就像广东人的喝早茶,许多生意往往是在“侃”中谈成的。
D.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的管理制度,这种创新,相对减弱了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的风险系数。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运用)。
【答案解析】答案:A 解析:B项结构混乱,“寻找解决破解之道”杂糅。
应为“寻找解决的办法”或者“寻找破解之道”;C项语序不当“特有的”放在“北京人”后面。
D项“减弱”与“风险系数”不搭配,应改成“降低”等词。
【思路点拨】考生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语感检查法。
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②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③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④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⑤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
4.将下列语句重新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孩子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动机也更明确②学前教育重要的是让儿童积累感性的经验,丰富处理问题的策略,真正做到智能上的提高③才有利于提高智能,也有助于进入小学后系统地学习其他知识④因为学龄前的儿童并未发展出足够的抽象性、概念性思维⑤所以只有从游戏的亲身体验中获取渗透性、经验型的知识和技能⑥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而言,在游戏中积累零散经验越丰富,在上小学后学习的效果就越好A.①④⑥⑤②③ B.②⑥①④⑤③ C.④⑥②①⑤③ D.⑥⑤④③②①【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
【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此话题为学前教育,所以相比较而言,②比较适合作为开头句,④⑤构成因果关系,⑤③中“只有…‘才”构成条件关系。
【思路点拨】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
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
③衔接要自然:没有脱节,即没有缺少的词语(含关联词、介词等)和句子;没有冗赘,即没有多余的语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甘霖亭记韩日缵甘霖亭者.,为前太守荆公纪雨也。
荆公守惠之.明年,岁在壬戌,自夏五至秋七月不雨,田畴龟坼,郡之人戚曰:“不有播,其曷有获?”一月不雨谓之干,再.月不雨谓之亢,一时不雨谓之槁,槁则无岁,无岁.是无民也。
太守荆公容有蹙曰:“天于民务殖之也,非天弃民,太守其.不勤民,实弃守也!”于是罪躬简事,禁酷徙市,损膳恶服。
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徂郊日行数十里遍吁于群神。
其衷疚,其词伤,其足疻,其.形容憔悴。
如是者日行之,不雨;旬行之,不雨。
行之不辍.,乃尔润风墨云密布并发,淹淹祁祁,自原野达于.畎亩,无不优渥霑足者。
三农慰望,百谷仰荣,咸欢然谓太守格于天而惠于民。
郡人平越守张孟奇为甘霖之歌,绅衿之能言者.和之。
无何,荆公以内计中考功令,郡之人戚曰:“民无岁,赖公以有岁,国人望公如望岁焉,奈何夺我公?”群走藩臬大夫御史台、都御史台为公留行。
业裹三月粮,扣阍乞还我良守,不许。
荆公去之日,日集万众,积公车不得发,两岸攀号至百里外。
时余偕诸荐绅饯公州中,挥涕而别。
诗云:“试看东江两岸哭,为官何必要封侯?”郡人乃鸠工程物,作甘霖亭于江之浒。
亭成,父老数十辈造.韩子之庭请焉,曰:“伐石为亭以记太守之泽,不日成之.矣。
我辈登兹亭也,如瞻顾复焉,愿得子之言以勒诸石。
”余曰:“公之雨我民也,渗漉于.闾阎,沦渍于心髓,其为雨也非一日矣,乃公精诚所结,叩于天而天答之,泽于民而民戴之。
”父老徘徊亭下,旦夕必祝。
公名之琦,镇江丹阳县人,万历甲辰进士。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再.月不雨谓之亢再:二,两个B.无岁.是无民也岁:岁月C.行之不辍.辍:停止D.父老数十辈造韩子之庭请焉造:前往【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年成,收成。
【思路点拨】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
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注意古代汉语中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四种情况。
由C项,可以想到:《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王无罪岁”中的“岁”有“年成”的意思;再根据语境推敲,这里应该译为:年成,收成。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甘霖亭者.,为前太守荆公纪雨也绅衿之能言者.和之B.荆公守惠之.明年不日成之.矣C.太守其.不勤民其.形容憔悴D.自原野达于.畎亩渗漉于.闾阎【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D项,“到”; A项表提顿,定语后置的标志。
B 项结构助词,的/代亭子。
C项表测度/他的。
【思路点拨】推断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考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应试能力。
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有以下两种:①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②代入检验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徂郊/日行数十里/遍吁于群神B.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徂郊/日行数十里遍/吁于群神C.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徂郊/日行数十里/遍吁于群神D.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徂郊日行/数十里遍吁于群神【知识点】本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运用)。
【答案解析】答案:C 解析:“暴赤日中”“日行数十里”能表示完整意思,故在它们前后都可断开,这样就可找出正确答案。
【思路点拨】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①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②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③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甘霖亭是太守荆之琦为求雨所建,亭子建成十多天后雨就落下,十分灵验。
B.求雨得雨,平越太守张孟奇写诗赞美,当地的士绅都说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