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和板块运动专题复习题有答案

高一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和板块运动专题复习题有答案

1.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可能为( )A.软流层B.地壳C.下地幔D.地核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4题。

2.下列哪个过程可以使石灰岩变成大理岩( )A.①B.②C.③D.④3.有关上图的叙述正确的( )A.甲类岩石的特征之一是有层理构造B.乙类岩石中常常能找到化石C.⑤⑥⑦表示重熔再生作用D.主要有外力作用参与的环节是③⑧4.下图中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A.①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读图,回答5~6题。

5.云南路南石林的岩层属于图中的( )A.沉积岩B.岩浆岩C.岩浆D.变质岩6.人们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大量的大理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东非大裂谷B.日本列岛C.阿尔卑斯山脉D.落基山脉8.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9.左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右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A:、B:、C:、D:。

(2)左图中N处岩石类型对应于右图中的。

(甲、乙、丙、丁)(3)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就地表形态而言甲处是,其形成原因是。

(4)如果开采地下水,应该选在左图中(甲、乙)处。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图)。

据此完成1~3题。

10.东北长白山天池所在山体主要组成岩石是( )A.玄武岩B.石英砂岩C.花岗岩D.片麻岩1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重熔再生B.②——冷却凝固C.③——变质作用D.④——外力作用12.主要由图中②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A.安第斯山脉B.东非大裂谷C.夏威夷群岛D.湄公河三角洲读岩层相互关系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完成4~5题。

13.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④③②①⑥⑤B.④③②①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⑤⑥④③②①14.若①为石灰岩,则在①与⑥之间的结合部位容易形成( ) A.花岗岩B.页岩C.大理岩D.玄武岩下图为世界部分板块分布图。

读图,完成6~7题。

15.在六大板块中,图示区域没有涉及的是( )A.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B.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C.欧亚板块、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美洲板块16.图中甲边界附近,常会形成( )A.岛屿B.裂谷C.海岭D.海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填出三大类岩石的名称: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2)写出图中箭头所代表的含义A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3)图中三类岩石中,具有层理构造的是__________(限填甲、乙、丙),孔隙多质量轻的“浮石”属于__________(限填甲、乙、丙)。

(4)天然花岗石、大理石等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重要建材,花岗石按其成因分类属于______________,大理石按其成因分类属于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软流层温度很高,一般被认为是地下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答案】1.A【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箭头方向,①④指向变质岩,表示变质作用,甲由岩浆形成,是岩浆岩,乙是沉积岩。

①表示岩浆岩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A错。

④过程表示沉积岩变质形成变质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可以使石灰岩变成大理岩,D对。

②表示岩浆岩受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B错。

③表示变质岩受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C错。

第3题,结合上题,图中甲类岩石是岩浆岩,特征有层理构造的是沉积岩,A错误。

乙类岩石是沉积岩,常常能找到化石,B正确。

⑤⑦表示重熔再生作用,⑥表示冷却凝固作用,C错误。

主要有外力作用参与的环节是②③,⑧表示重熔再生,D错误。

第4题,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流向右偏,平直河道处,右岸侵蚀较重,⑤在右岸,侵蚀较重,⑥较轻。

根据凹岸、凸岸理论,凹岸侵蚀,凸岸沉积,①③在凹岸,②④在凸岸。

图中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①③⑤,B对。

A、C、D错。

【答案】2.D 3.B 4.B【解析】第5题,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被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

石灰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岩层属于图中的沉积岩,A对。

B、C、D错。

第6题,人们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大量的大理岩,大理岩是变质岩,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

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图中的③,C对。

①是冷却凝固,②是外力作用,④高温熔化,A、B、D错。

【答案】5.A 6.C【解析】第7题,图示机理是岩层受水平挤压,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山脉。

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阿尔卑斯山脉,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形成,C对。

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张裂地带,A错。

日本列岛、落基山脉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B、D错。

第8题,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③对。

岩浆活动处多金属矿产分布,有助于分析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④对。

不能帮助分析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①、②错。

C对,A、B、D错。

【答案】7.C 8.C【解析】(1)根据右图中箭头方向,丁只能形成一种岩石,丁是岩浆,只能形成甲岩浆岩,乙丙是沉积岩或变质岩。

字母所表示的含义A是外力作用,B是变质作用,(A、B处可互换)。

C是重熔再生,D冷却凝固。

(2)结合上题分析,左图中N处岩石类型是侵入岩,对应于右图中的甲。

(3)甲处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乙处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就地表形态而言甲处是山岭,其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4)如果开采地下水,应该选在左图中甲处,向斜是储水构造。

【答案】(1)外力作用变质作用(A、B处可互换)重熔再生冷却凝固(2)甲(3)向斜背斜山岭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4)甲【解析】第10题,东北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口池,所在山体主要组成岩石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玄武岩,A对。

石英砂岩是沉积岩,B错。

花岗岩是侵入岩,C错。

片麻岩是变质岩,D错。

第11题,结合岩石类型,箭头方向,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①形成岩浆岩,表示冷却凝固作用,A错。

②表示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B错。

③形成变质岩,表示变质作用,C对。

④形成岩浆,表示重熔再生,D错。

第12题,主要由图中②作用即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湄公河三角洲,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D对。

安第斯山脉是褶皱山脉,东非大裂谷是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夏威夷群岛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都是内力作用形成,A、B、C错。

【解析】第13题,根据岩层的特点,沉积岩层下面的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

其它岩层中,后形成的岩层将先形成的岩层切断。

读图,图中岩层④形成的最早,C、D错。

然后形成了③②①岩层,⑥岩层将④③②①都切断,形成较晚。

⑤将⑥岩层也切断,形成最晚,所以先后顺序为④③②①⑥⑤,A对。

第14题,若①为石灰岩,则在①与⑥之间的结合部位受高温、高压影响,容易形成变质岩,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C对。

花岗岩、玄武岩是岩浆岩,A、D错。

页岩是沉积岩,B错。

【解析】第15题,读图可知,图中北部、东部、南部的板块交界分别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故图中区域没有涉及的是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故选D。

第16题,读图可知,图中甲边界是张裂边界,位于大洋底部,附近常会形成海岭,海岭是位于板块张裂边界,是大洋地壳新的诞生处。

故选C。

【解析】(1)读图根据图中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可知,乙由岩浆转化而来,所以确定乙为岩浆岩。

甲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为沉积岩,丙为变质岩。

(2)读图根据图中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可知,乙由岩浆转化而来,所以确定乙为岩浆岩,是由岩浆A(冷却凝固)形成的。

甲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为沉积岩,丙为变质岩,沉积岩是在C(变质作用)基础上形成的变质岩。

三大岩石要经过(重熔再生)D转化成岩浆。

(3)读图根据图中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可知,乙为岩浆岩。

甲是沉积岩,丙为变质岩。

具有层理构造的是沉积岩(甲),孔隙多质量轻的“浮石”属于喷出型岩浆岩(乙)。

(4)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

【答案】(1)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2)冷却凝固变质作用重熔再生(3)甲乙(4)岩浆岩变质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