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1.1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限制视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触觉);实验在隔音室里进行,并用空气调节器发出单调的嗡嗡声(限制听觉);除了进餐和排泄以外的其他时间,实验者都要求被试者静静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8小时后,被试者做一些简单的事也会频频出错,精神集中不起来。第4天,被试者出现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试验后,被试者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数日方恢复。
--萧伯纳
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思考】信息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实物吗?
--No,信息必须依赖一定的载体才能体现出来,但是信息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书刊上的信息依附于文字;
老师讲课的信息依附于声音、文字、图像;
CD音乐依附于声音;
4、价值相对性
目前汽油价格高涨,温州许多加油站用油非常紧张。车加油要排很长的队,甚至要到几十公里以外才能加到油。司机和学生都获知了这条信息,起的作用一样吗?
教学重点
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信息含义的理解
教具电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教学反思
一、情境导入
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要求:除了身上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练习】下列句子体现了信息的哪些特征?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一传十,十传百;
真假难辨-孙膑“减灶退敌”;
红灯停,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
情人眼里出西施;
学籍档案、我们的个人信息通过文字和纸张来传递。
老黄历看不得;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1、小王和小李就“信息”的范畴展开了讨论。小王说:“报纸上刊登的广告是信息”;小李说:“期中考试的各科成绩是信息”。你认为他们说的对吗?()
A.共享性和价值性B.共享性和真伪性
C.价值性和真伪性D.时效性和真伪性
4.学校通过广播报道校运会赛事信息,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是()
A.动画B.声音C.视频D.图形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让学生重新对“信息”进行认识,通过 “野战生存必须品”及“感觉剥夺实验”等案例让学生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进一步重新审视“信息”,感受到提高自己信息素养,适应21世纪这个信息社会的迫切性。整堂课案例新颖,互动较多,课堂气氛良好。
物品有:笔记本电脑、钢枪、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钢刀、火石。
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
【学生讨论】
揭晓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
【结论】物质、能源、信息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三大要素。
二、讲授新课
(一)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
1、感觉剥夺试验
【思考】在保证物质与能量的同时,如果缺乏信息,人类将会怎样?
【案例】感觉剥夺实验
清远市第一中学科课时计划
教师
李闫莉
时间
2013年9月10日第2周星期二
课题
1.1信息及其特征
课时
1
三维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理解信息的含义;
2、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
方法
在认识信息及其特征的过程中,体验信息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能更熟练认识、辨别生活及学习中的各种信息。
情感态度
认识信息的价值,感受信息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探索信息世界的欲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认识信息的价值。
A.小王说的对,小李说的不对
B.小李说的对,小王说的不对
C.小王和小李说的都对
D.小王和小李说的都不对
2、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
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
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
3.南方中学要组织义务植树活动。同学们通过网上搜索,获得“3月12日是植树节”、“根据南方的气候条件,三、四月份植树最有利于树苗的生长”等信息,从而确定了植树的日期。这件事说明信息具有()
载体: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符号、动画、视频等。
途迳:面对面、书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
(三)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
好事传千里;
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精彩的现场直播节目;
古人的经验通过文字、图片等很好的保留下来;
2、共享性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结论】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与需求。
2、信息无处不在
古代:结绳记事、信鸽传书、烽火告急
现代:闹钟铃声、交通信号灯、看报纸、电视……
(二)什么是信息?
1、定义
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维纳: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2、信息的传播过程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传播途径)信息接收方产生效果及作用
5、时效性
7月5日,天气炎热,李先生在翻阅7月1日报纸时看到一条信息:“今明两天到金鹰家电商场购买空调1台即获得300元现金券”。于是,李先生便前往金鹰家电商场,却被告之他不能享受优惠。为什么?
过期的肯德基优惠券
6、真伪性
某人手机收到短信,中了某公司大奖;
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大学招生骗局;
香蕉含类似SARS病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