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化学三模试题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化学2019.5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12 —16 P—31 S—32 k—39 n—55 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
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A.使用布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购物B.焚烧废旧塑料以防止“白色污染”.用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 D.用高炉喷吹技术综合利用废塑料2.用化学用语表示2H2+Hl――→Hgl2150~160℃2H3l(氯乙烯)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76B.氯乙烯的结构简式:H2Hl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Hl的电子式:H+[??l]-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Al23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B.NH3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S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的漂白D.钠钾合金的密度小,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Na+、g2+、l-、HS-3B.(Fe3+)=0.1l?L-1的溶液中:k+、NH+4、S2-4、SN-.kw(H-)=0.1l?L-1的溶液中:Na+、H-3、k+、N-3D.0.1l?L-1的NaH3溶液中:NH+4、N-3、Na+、S2-45.实验室用a与H2反应制取氢化钙(aH2)。
下列实验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制取H2B.装置乙净化干燥H2.装置丙制取aH2 D.装置丁吸收尾气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过氧化氢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I-+H22===I2+2H-B.过量的铁粉溶于稀硝酸:Fe+4H++N-3===Fe3++N↑+2H2.用Na2S23溶液吸收水中的l2:4l2+S22-3+5H2===10H++2S2-4+8l-D.向NaAl2溶液中通入过量2:2Al-2+2+3H2===2Al(H)3↓+2-37.以太阳能为热分解Fe34,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太阳能→化学能B.过程Ⅰ中每消耗116gFe34转移2l电子.过程Ⅱ的化学方程式为3Fe+H2=====△Fe34+H2↑D.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具有节约能、产物易分离等优点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X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与y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Z)>r(X)>r()B.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弱.由与X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可作供氧剂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S――→2点燃S3――→H2H2S4B.NH3――→2△、催化剂N2――→H2HN3.u2(H)23――→Hl(aq)ul2(aq)――→Nau(s)D.饱和Nal溶液――→NH3、2NaH3(s)――→△Na23(s)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氨反应放热,采用低温可以提高氨的生成速率B.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反应4Fe(H)2(s)+2H2(l)+2(g)===4Fe(H)3(s)常温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D.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2(g)+2(g)2S3(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缩小体积,平衡正向移动,2(S3)2(S2)?(2)的值增大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y是合成药物查尔酮类抑制剂的中间体,可由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加入k23,能提高X的转化率B.y与Br2的加成产物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X和y均能与新制的u(H)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H2反应,最多消耗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12.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pH相同的NaH溶液与氨水稀释过程pH的变化,曲线a对应氨水B.图乙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丙表示(g)+l2(g)l2(g)的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在t1时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D.图丁表示用0.0100l?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1000l?L-1l-、Br-及I-的混合溶液时,先沉淀的是l-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溶有S2的Bal2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X 具有强氧化性B将稀盐酸滴入硅酸钠溶液中,充分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非金属性:l>Si常温下,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l?L-1NaF和Nal溶液的pH,后者的pH大酸性:HF<HlD卤代烃y与NaH水溶液共热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AgN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y中含有氯原子14.25℃时,下列各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l?L-1NaH3溶液:(H-)=(H+)+(H-3)+(H23)-(2-3)B.0.1l?L-1NaH24溶液呈酸性:(Na+)>(H2-4)>(H224)>(22-4).20L0.10l?L-1H3Na溶液与10L0.10l?L-1Hl溶液混合得到的酸性溶液:(H3H)+2(H+)=(H3-)+2(H-)D.向0.1l?L-1NH4HS4溶液中滴加NaH溶液至恰好呈中性:(Na+)>(NH+4)>(S2-4)>(H-)=(H+) 1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g)+2H2(g)H3H(g)(正反应放热),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容器容器1容器2容器3反应温度T/k500500600反应物投入量1l、2lH22lH3H1l、2lH2平衡v正(H2)/(l?L-1?s-1)v1v2v3平衡(H3H)/(l?L-1)123平衡体系总压强p/Pap1p2p3物质的转化率αα1()α2(H3H)α3()平衡常数kk1k2k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1<v2,21>2B.α1()>α3(),v1<v3 .p2>2p3,k1<k3 D.2>23,α2(H3H)+α3()<1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16.(12分)LiFeP4是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电极材料,实验室以绿矾和磷酸为原料制备LiFeP4的流程如下:(1)“溶解”和“反应1”步骤不能互换的原因是________。
(2)“反应1”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反应2”是2LiH+6H224+2FeP4===2LiFeP4+72↑+5↑+7H2,其中体现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4)LiFeP4需要在高温下成型才能作为电极,高温成型时要加入少量活性炭黑,其作用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5)利用LiFeP4作电极的电池稳定、安全、对环境友好,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放电时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5分)化合物H是一种高效除草剂,其合成路线流程图如下:(1)E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①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能与Fe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F的分子式为15H7lF3N4,写出F的结构简式:________。
(5)已知:—NH2与苯环相连时,易被氧化;—H与苯环相连时,再引入其他基团主要进入它的间位。
请写出以A和D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18.(12分)粮食仓储常用磷化铝(AlP)熏蒸杀虫,AlP遇水即产生强还原性的PH3气体。
国家标准规定粮食中磷化物(以PH3计)的残留量不超过0.05g?kg-1时为合格。
某小组同学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和原理测定某粮食样品中磷化物的残留量。
中加入100g原粮,E中加入20.00L2.50×10-4l?L-1kn4溶液(H2S4酸化),中加入足量水,充分反应后,用亚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E中的溶液。
(1)装置A中的kn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2)装置B中盛装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空气中的2。
若去掉该装置,则测得的磷化物的残留量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装置E中PH3被氧化成磷酸,n-4被还原为n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收集装置E中的吸收液,加水稀释至250L,量取其中的25.00L于锥形瓶中,用4.0×10-5l?L-1的Na2S3标准溶液滴定,消耗Na2S3标准溶液20.00L,反应原理是S2-3+n-4+H+→S2-4+n2++H2(未配平)。
通过计算判断该样品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
19.(15分)连二亚硫酸钠(Na2S24)俗称保险粉,是一种漂白剂、脱氧剂和防腐剂。
某研究小组对Na2S24的性质与制备进行了如下探究。
(1)测定0.05l?L-1Na2S24溶液在空气中pH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写出0~t1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t2~t3段溶液的pH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
(2)已知:S22-3+2H+===S2↑+S↓+H2。
Na2S24固体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至75℃以上完全分解得到Na2S3、Na2S23和S2,检验产物中是否含有Na2S4,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工业废气制备Na2S24的实验原理如下:①向装置Ⅱ中加入e4+的目的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