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科学《小车的运动》教案

三年级科学《小车的运动》教案

小车的运动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对提出的问题积极寻找证据,解释假设;能利用器材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2、引导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力学小车、秒表、绳子、垫圈、挂钩等若干;实验记录单;
学生准备:玩具车、绳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同学们,这里有辆玩具汽车,没有任何动力装置,谁能让小车运动起来(生演示),在小车运动的过程有很多奥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车运动的奥秘(板题)
二、活动一: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
1、提出问题
同学们,推和拉能使这辆小车运动,它能使其他小车或物体运动吗?
2、学生猜想。

3、验证
学生自由选择静止的物体,验证推和拉能否使其运动,并填写实验记录单,师巡视辅导
4、汇报交流
5、得出结论
推或拉物体时,会产生力,推力或拉力能使物体运动,力有大小和方向。

三、活动二:小车的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1、提出问题
师演示两次玩具汽车运动(速度不同),生猜测力大小不同,师提出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力的大小有关系吗?
2、学生猜想。

3、制定计划
科学是非常严谨的,很多结论是需要数据来证明的,师生共同讨论,用垫圈的重量作为拉力,测量小车经历同样的路程,记录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4、验证
生做实验,师巡视指导;温馨提示:
(1)、用6个垫圈的拉力,秒表记录小车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

(2)、用8个垫圈的拉力,秒表记录小车从起点走到终点所用的时间。

(3)、用10个垫圈的拉力,秒表记录小车从起点走到终点所用的时间。

每个实验做三遍,取合理的时间,合理分工(1人放小车、1人挂垫圈,1人计时、1人记录)
5、汇报交流
6、得出结论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我们班同学动脑、动手的能力可真不差,老师为您们点个赞;
四、科学应用
力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广泛,他们的存在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增添了我们的乐趣,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下面这种现象吗?
五、拓展
推力或拉力能使物体运动,那么没有推力和拉力物体还会运动吗,师把一辆小车放在斜坡上,它会自己向下跑,是谁让它由静止变成运动的?难道还是推力和拉力吗?有兴趣的同学课下自己探究,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六、总结
同学们,愉快的一节课就要结束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其实力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附板书设计
小车的运动
推力或拉力能使物体运动
力有大小和方向
力越大,物体运动越快;力越小,物体运动越慢。

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实验记录单
垫圈个数(个)小车运动的时间(秒)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取合理的时间我的发现垫圈个数越多,拉力越(),小车运动的越()。

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实验记录单
物体名称推和拉能不能使物体运动(填能或不能)小车
秒表
塑料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