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微生物学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开课单位 课程总学 实验学时 课程类别
4303195 化学化工学院
32 32 学科基础课
课程性质 开课学期 课程总学分 实验学分 实验项目数
独立设课课程 3 1 1 9
面向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实验室名称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
必做 必做 必做
实验 类型 验证 验证 设计 综合
分组 人数
2 2 2 2
综合 2
综合 2 验证 2 综合 2
26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9
风雨湖水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
4
必做 综合 2
五、教学方式与预习要求
1. 教学方法 现场讲解,操作示范与指导。 2. 预习要求 仔细阅读实验书中有关的实验内容及基础知识,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掌握实验 的原理及方法,了解实验操作及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记住安全注意事项,并在此基础 上按要求写出预习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
1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2
无菌器材的准备、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
3
菌染色与形态观察
酵母菌水浸片的制备和形态观察及霉菌的 5
形态观察
6
酵母菌细胞计数及细胞大小的测定
7
微生物菌种保藏
8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
实验 学时
2 4 4 4
4
4 2 4
实验 要求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六、实验项目内容
1. 实验项目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1)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技术及维护的基本知识;使用油镜观察细菌的几种基 本形态;用悬滴法在高倍镜或油镜下观察细菌的运动。 (2)实验内容
① 显微镜的操作及维护;②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3)主要仪器及耗材 主要仪器:显微镜。 主要耗材: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细菌染色标本。 2. 验项目二:无菌器材的准备、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 (1)实验目的 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和方法,掌握其配制过程;了解几种灭菌方法,掌握干热灭 菌法和加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熟悉分离、培养微生物前的有关准备工作 及操作方法。 (2)实验内容
① 培养基的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马丁氏培养基的配制、无菌水的制 备;② 培养基与玻璃器材的灭菌:干热灭菌法(即热空气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
(3)主要仪器及耗材 主要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干热灭菌箱、细菌过滤器、紫外线杀菌灯。
27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三、成绩考核方法
本课程成绩考核方法采用平时考核、期末考试来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平时考核占 50%,期末考试占 50%。平时考核由日常考勤考核 25%、提交实验报告 50%,平时考核 (每次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实验操作等)25%组成;期末考试分为笔试和操作考试两 部分,各占 50%。
四、实验项目设置
序号
25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初步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3. 本实验课程的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进行常规常见微生物检测的实验原理和基本
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实验方案的设计、初步具备利用微生物学手段分析和 解决发酵生产过程中有关实际问题和从事有关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实验目的、任务及要求
1. 本实验课程的目的 (1)微生物学实验课是与微生物学理论课同学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初步掌握研究 微生物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具体微生物材料的观察、分析,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微生物学理论课 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本实验课程的任务 学生经过普通微生物学实验的严格训练,能够规范的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 术和基本技能。 (1)通过验证性实验,学生进一步掌握微生物实验操作流程及技能训练; (2)通过综合性实验,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大量的微生物形态及生理特性,经过 思维、归纳、总结,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综合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查阅、记 忆、思维、想象及表达等全部智力因素,从而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 作能力; (3)通过设计性实验,学生由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动手实验、观察 现象、测定数据,到正确处理和概括实验结果,练习解决化学问题思维方式,以使学生
主要耗材: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可溶性淀粉、葡萄糖、孟加拉红、链霉素、1mol/L NaOH、lmol/L HCl、KNO3、NaCl、K2HPO4·3H2O、MgSO4·7H2O、FeSO4·7H2O。
3. 实验项目三: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分离培养 (1)实验目的 掌握从环境(土壤、水体、活性污泥等)中分离培养细菌的方法,从而获得若干种 细菌纯培养技能;掌握细菌纯种分离的方法:稀释平板分离法和平板划线法;掌握几种 接种技术:斜面接种技术、穿刺接种、稀释平板涂布法等。 (2)实验内容
① 用稀释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真菌;② 用平板涂抹法分离土壤中的菌;③ 用划线法 分离土壤中的细菌;④ 斜面接种;⑤ 液体接种;⑥ 穿刺接种。
(3)主要仪器及耗材 主要仪器: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 主要耗材: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盛 9ml 无菌水的试管,盛 90m1 无菌水并带有玻 璃珠的三角烧瓶,1ml 和 5ml 无菌吸管,无菌培养皿。 4. 实验项目四:细菌染色与形态观察 (1)实验目的 学习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和无菌操作技术;掌握细菌的一般染色法和革兰 氏染色法;进一步熟练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技术;观察和识别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 (2)实验内容 ① 简单染色法:染色水洗、干燥、镜检;② 革兰氏染色法:初染、媒染、脱色、复 染、镜检;混合涂片。 (3)主要仪器及耗材 主要仪器:显微镜。 主要耗材: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革兰氏染色液,载玻片。 5. 实验项目五:酵母菌水浸片的制备和形态观察及霉菌的形态观察 (1)实验目的 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出芽生殖方式;学习鉴别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观察霉菌的形 态特征;进一步熟悉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2)实验内容 ① 酵母菌---美蓝染液水浸片法;② 霉菌---乳酸石炭酸棉蓝直接压片法观察。
(2)要求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布置以及实验室的规则;使学生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 用技术并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并熟悉显微镜的构造及保养方法;学会干热灭菌箱、高 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的使用;具有选择和制备培养基的能力;掌握基本染色原理 和方法以及制片技术;熟悉细菌、酵母菌、霉菌的基本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和血清 学特性,具有菌种初步鉴定的基本技能;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无菌操作方法,掌握微 生物的分离、筛选和育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菌种保藏的一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