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教案第一章绪论[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教学内容] 绪论[教学时数] 1学时[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要求]1、熟悉微生物的概念、种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2、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范畴及其发展简史[内容]1、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学2、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自学内容)[重点]1、什么是微生物?2、微生物分哪几类?各有何特征?3、什么是正常菌群?4、什么是病原微生物?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第一节细菌[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教学内容] 细菌[教学时数] 2学时[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1、了解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的营养、细菌的分类与命名2、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特殊结构及其生物学意义、细菌的代谢及生长繁殖3、熟悉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原则、细菌的人工培养[内容]1、细菌的大小形态2、细菌的结构3、细菌的新陈代谢4、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5、细菌的分类与命名(自学内容)[重点]1、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的功能是什么?2、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有哪些?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细菌结构有哪些?4、革兰染色的主要步骤、结果及实际意义是什么?5、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是什么?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与速度如何?6、细菌的合成性代谢产物有哪些?有何意义?7、细胞壁有何功能?[难点]细胞壁的结构第二节病毒[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教学内容] 病毒[教学时数] 2学时[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1、掌握病毒的结构及化学组成、病毒的增殖。
2、熟悉病毒的大小和形态、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3、了解研究病毒大小、形态,病毒的分类、亚病毒。
[内容]1、病毒的大小与形态2、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3、病毒的增殖4、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5、病毒的分类(自学内容)[重点]1、病毒体的结构是什么?病毒核酸、衣壳、包膜各有何功能?2、病毒增殖周期分哪几个阶段?第三节真菌[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教学内容] 真菌[教学时数] 1学时[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1、熟悉真菌的形态与结构2、了解真菌的繁殖与培养、真菌的抵抗力[内容]1、真菌的形态与结构2、真菌的繁殖与培养3、真菌的抵抗力[重点]1、多细胞真菌是由哪些结构构成?2、真菌有哪些类型的菌丝和孢子?第三章感染第一节细菌性感染[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教学内容] 细菌性感染[教学时数] 2学时[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1、掌握细菌的致病性2、熟悉感染的传播途径及感染的类型[内容]1、细菌的致病性机制2、细菌性感染的传播3、细菌感染的类型[重点]1、什么是内毒素、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2、什么是细菌的毒力?其物质基础是什么?3、内毒素与外毒素有何区别?4、细菌全身性感染的临床类型有哪些?[难点]内外毒素的区别第二节病毒性感染[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教学内容] 病毒性感染[教学时数] 1。
5学时[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1、掌握病毒侵入途径、感染类型及致病机制2、熟悉病毒在体内播散方式[内容]1、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2、病毒的传播方式3、病毒感染的类型[重点]1、什么是包涵体、杀细胞效应、持续性感染、慢发病毒感染?2、病毒侵入机体在宿主体内播散的方式有哪些?3、病毒与哪些人类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4、举例说明什么是潜伏性病毒感染?5、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宿主细胞可能出现哪些变化?[难点]病毒的致病机制第三节真菌性感染[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教学内容] 真菌性感染[教学时数] 0。
5学时[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掌握真菌的致病性[内容]真菌的致病性[重点]真菌对人类的致病性包括哪些方面?第四章抗感染免疫[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教学内容] 抗感染免疫[教学时数] 2学时[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1、熟悉非特异性抗病毒免疫2、了解机体的抗菌免疫、机体的特异性抗病毒免疫、抗真菌免疫[内容]1、抗感染免疫的机制2、抗菌免疫(自学内容)3、抗病毒免疫4、抗真菌免疫(自学内容)[重点]1、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成分有哪些?2、什么是干扰素?有哪些主要作用?第五章遗传与变异[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教学内容] 遗传与变异[教学时数] 2学时[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1、掌握细菌的变异机制2、熟悉细菌遗传物质、细菌的变异现象3、了解细菌遗传学在医学上的应用、病毒的遗传与变异[内容]1、遗传与变异的原理2、细菌的遗传与变异3、病毒的遗传与变异4、微生物遗传与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重点]1、什么是L型细菌、噬菌体?2、常见细菌的变异现象有哪些?3、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有哪些?[难点]细菌变异的机制第六章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教学内容] 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教学时数] 2学时[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1、掌握条件感染2、熟悉正常菌群3、了解医院内感染[内容]1、正常菌群2、条件感染3、医院内感染(自学内容)[重点]1、什么是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引起感染的因素有哪些?2、什么是机会性感染?3、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是什么?第七章消毒与灭菌[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教学内容] 消毒与灭菌[教学时数] 1学时[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1、掌握消毒、灭菌、防腐、无菌的概念2、熟悉物理学消毒灭菌法3、了解化学消毒灭菌法[内容]1、有关消毒、灭菌、防腐、无菌的概念2、物理学消毒灭菌法3、化学消毒灭菌法(自学内容)[重点]1、什么是消毒、灭菌?2、物理消毒灭菌法有哪些?各有哪些应用范围?第八章病原学诊断与防治[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教学内容] 病原学诊断与防治[教学时数] 2学时[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1、掌握感染的特异性预防、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快速诊断2、熟悉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治疗,病毒感染的治疗3、了解病毒学诊断、真菌学诊断、治疗[内容]1、细菌学诊断2、病毒学诊断3、真菌学诊断4、特异性预防与治疗[重点]1、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有何区别?2、用于防治病毒感染的生物制剂有哪些?3、标本采集与送检时应注意什么?第九章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教学内容]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教学时数] 1学时[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1、熟悉细菌的耐药性2、了解控制耐药性的策略[内容]1、细菌的耐药性(自学内容)2、控制耐药的策略(自学内容)[重点]1、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是什么?2、控制细菌产生耐药性的策略是什么?[难点]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第十章化脓性细菌[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教学内容] 化脓性细菌[教学时数] 3学时[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1、熟悉引起人类化脓性感染的主要病原性球菌的种类、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2、掌握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求和防治原则:链球菌的分型,甲型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的鉴别要点;脑膜炎球菌的标本采集及注意点[内容]第一节葡萄球菌属1、球菌概述2、葡萄球菌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构造、抵抗力及分类致病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采集和初步诊断、分离培养、致病株的确认、肠毒素检查防治原则:医学性感染、耐药问题、自身菌苗第二节化脓链球菌1、链球菌属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分类致病性:致病物质包括特殊结构、毒素及侵袭酶类;所致疾病以A 群最多,分化脓性、中毒性和变态反应性三类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与初步诊断,分离培养,抗“O”试验防治原则2、肺炎链球菌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与培养;抗原构造与分型致病性:主要靠荚膜致病,引起大叶性肺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注意与甲型链球菌相鉴别防治原则:多价菌苗第三节奈瑟菌属概述膜膜炎奈菌与淋病奈菌的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第四节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形态,培养;所致疾病;诊断与防治[重点]1、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哪些重要与表皮葡萄球菌如何鉴别?2、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及所致疾病类型有哪些?3、链球菌的主要致商因素及所致疾病类型有哪些?4、脑膜炎球菌在致病上有何特点?5、淋球菌的感染方式及所致疾病如何?6、常见化脓菌的微生物检查的采样、检测方法与鉴别依据是什么?第十一章肠道感染的细菌第一节肠道杆菌[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教学内容] 肠道杆菌[教学时数] 2学时[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1、熟悉肠杆菌科的共同特性、埃希菌属中的致病株及其致病物质、克雷伯菌属与变异杆菌属的生物学性状与致病性2、掌握志贺菌属与沙门菌属的致病性3、掌握志贺菌属与沙门菌属微生物学检查步骤[内容]1、肠杆菌科的共性2、埃希菌属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3、志贺菌属:抗原构造与分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病原体分离鉴定的步骤;防治4、沙门菌属5、克雷伯菌属与变形杆菌属[重点]1、什么是IMVC试验、大肠菌群指数、肥达反应?2、比较几种重要肠道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点。
3、常见沙门菌有哪些?致病因素如何?可致哪些疾病?4、大肠杆菌致病性如何?5、痢疾杆菌致病因素和所致疾病如何?第二节弧菌[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教学内容] 弧菌[教学时数] 1学时[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1、熟悉霍乱弧菌的两种生物型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与所致疾病2、熟悉副溶血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3、掌握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内容]1、弧菌属概述2、霍乱弧菌:形态结构、培养、抗原构造与分型;O139、抵抗力、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3、副溶血弧菌:形态、培养(嗜盐性);神奈川试验;所致疾病;防治[重点]1、霍乱弧菌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如何?2、霍乱弧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致病机制如何?第十二章厌氧性细菌[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教学内容] 厌氧性细菌[教学时数] 2学时[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要求]1、掌握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等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防治原则2、熟悉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特点3、了解厌氧菌的种类[内容]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1、破伤风梭菌生物学特性:形态(突出典型特征)、染色及抵抗力(结合实践意义)致病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致病条件及临床特点)防治:特异性预防(类毒素、抗毒素紧急预防)和治疗(伤口处理、特异性抗毒素、抗生素)2、产气荚膜梭菌: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有荚膜的G+大杆菌)、培养和生化反应(汹涌发酵)致病性:致病物质(种类多、既是外毒素又具有侵袭性酶功能)所致疾病:气体坏疽(产气荚膜梭菌与气性坏疽的关系及临床特点)食物中毒微生物学检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及动物实验防治3、肉毒梭菌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芽胞与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比较)致病性:致病物质(肉毒毒素特点、产生特点)所致疾病:食物中毒、婴儿肉毒病第二节无芽孢厌氧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重点]1、什么是汹涌发酵?2、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是什么?感染特征有哪些?3、破伤风梭菌的致辞病条件、致病机制如何?4、肉毒毒素的致病机制如何?5、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性如何?第十三章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第一节分枝杆菌属[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周正任主编)[教学内容] 分枝杆菌属[教学时数] 1学时[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