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穿术后的护理
谢谢
腰穿术后的护理
颜柳云 神经内科
腰穿目的
1.了解颅内压力机脑脊液循环通路是否通畅 2.留取脑脊液送检验:常规、生化细菌学检 查、肿瘤细胞检查等等; 3.释放血性脑脊液或高蛋白的脑脊液; 4.鞘内注射(药物治疗)。
适应症
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包括 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霉 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等 2.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包括脑溢血、脑梗 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4)限制液体的摄入量。补液量每24小时不超过 2000ml,保持尿量不少于600ml,并记录24小时出 入水量; (5)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便秘者给予 轻泻剂或低压小量液体灌肠。躁动者给予适当的镇 静剂,同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6)抽搐发作可加重脑缺氧和水肿,应及时控制, 防止病人发生坠床、窒息等意外。 (7)行脑室引流和颅内压监护者,应注意保持管道 通畅,记录颅内压,保持引流或监护系统的密闭性, 预防你行感染; (8)有手术指征者积极做好一切术前准备。
3.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用于诊断脑膜白血病, 并通过腰椎Hale Waihona Puke 刺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脑膜白血病。
禁忌症
1.穿刺部位有化脓性感染脊柱结核者; 2.颅内压明显增高; 3.怀疑颅后窝肿瘤; 4.脊髓压迫症的脊髓功能正处于丧失的临界 状态者; 5.血液系统疾病有出血倾向者; 6.使用肝素等药物导致的出血倾向者; 7.血小板<5×1010L者
脑脊液的压力:正常人卧位时为0.78~ 1.76(80~180毫米汞柱) 脑脊液的颜色(正常澄清透明色) 1、红色: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硬膜 下血肿等。如腰椎穿刺时观察到流出的脑脊液 先红后转无色,为穿刺损伤性出血。 2、黄色: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 包囊性硬膜下血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粘连、 脑栓塞;椎管梗阻;脑、脊髓肿瘤及严重的结 核性脑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黄疽;心功 能不全、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胡萝卜素血症、 早产儿等。 3、乳白色: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4、微绿色:见于绿脓假单胞菌性脑膜炎、甲型链 球菌性脑膜炎。 5、褐色或黑色: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黑色素瘤、 黑色素肉瘤等。
颅内压增高护理
(1)病人保持安静,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 头15~30 º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 肿; (2)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 化,注意原有症状是否加重,一旦发现有 急性颅内压增高表现,应立即给予处理; (3)充足给氧,高热者降温,以改善脑缺血 缺氧状况。昏迷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分 泌物多难以抽吸者尽早行器官切开术。
颅内低压性头痛
指外伤后发生的脑脊液痿或腰椎穿刺,是 脑脊液继续从穿刺部位想脊膜腔外渗出过 多,导致椎管内压力下降,后颅窝疼痛敏 感组织被牵拉乡下而导致的头痛。腰椎穿 刺后出现头痛常见。
护理
1、嘱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不可抬高头部,乙方穿 刺后放映入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取头低脚 高位,卧床休息有利于头痛缓解。 2、鼓励病人多饮水,如每日口服盐开水2000~3000ml, 增加体液摄入,促进脑脊液分泌。 3、经脑室内或腰穿注入空气或生理盐水10-15ml,不 仅能直接填充蛛网膜下腔容积,更有刺激脑脊液分 泌的作用。 4、病情观察:观察有无头痛,腰痛,有无脑疝及感 染等穿刺后并发症。 5、防感染:保持出啊次部位的纱布干燥,观察有无 渗液及渗血。
透明度
1、微混:常见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 脓肿(未破裂者)。 2、混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 等。 3、毛玻璃状: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 脑膜炎等。 4、凝块: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脑梅毒、脊髓 灰质炎等。 5、薄膜: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等。
颅内压增高的标志性
颅内压增高三联征和两慢一高表现: 即头痛、喷射状呕吐、视乳头水肿、呼 吸变慢、心律变慢、血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