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物理学教学资料》第十五章 量子力学基础

《医学物理学教学资料》第十五章 量子力学基础


维恩位移定律

每一曲线都对应 (T) 一个辐射能量最大 的波长(峰值波长) λm,λm随温度升 高向短波方向位移。
1700K 1500K 1300K 1100K
1 2 3 4 λ(μm)
维恩根据热力学理论指出:
λm
λm = b/T
常数b=2.898×10-3 m·k,
此结果称为维恩位移定律。铁块被加热
4、黑体 (black body)
如果一个物体对入射的电磁波能全部吸收,即称为黑体(black body) 。
用一个耐高温不透明材料做成一个大空腔,外面开一个小 孔,入射光线不会被反射,此空腔可看作是黑体模型。
补充:基尔霍夫辐射定律
单色吸收比 aλ(T) : 物体对某一单色波长吸收的能量与入射能量之比。 单色反射比 rλ(T) : 物体对某一单色波长反射的能量与入射能量之比。
一个是热辐射现象中的紫外灾难 另一个是否定绝对时空观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正是这两朵小小的乌云,冲破了经典物理学的束缚, 打消了当时绝大多数物理学家的盲目乐观情绪,为后来 建立近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作出了贡献。事实上还有第 三朵小小的乌云,这就是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它有力地 表明了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原子也是可以分 割的。
斯特藩(J.Stefan,1835—1893)建立了黑体面辐射强 度与绝对温度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制成辐射高温 计,测得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 1884年玻尔兹曼同时也从热力学理论上证明了此公 式成立,故此定律称为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作用;在已知物体表面温度时,我们可以求出物 体因辐射损失的能量。
维恩位移定律的作用:
一、量子力学的产生
二、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
黑体辐射实验—1900年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交换 只能是量子化的。 光电效应实验-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 1911年卢瑟福α粒子轰击原子核散射试验,提出了原子 的核式模型
1913年波耳理论解释了氢光谱证实原子中量子态的存在
1923年德布罗意提出所有的物质粒子都具有波粒二向性 假设,1925电子在晶体中的衍射证明了该结论的正确性
颜料
红 混合
橙紫

黄 绿蓝
第一节 黑体辐射
1、热辐射(Thermal radiation) :
一切物体或固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向空间发射各种波 长的电磁波 由原子分子热运动引起的辐射现象称为热辐射。 低温物体的辐射远红外线,不易觉察; 高温物体的辐射可见光、紫外线,易被感知、感觉, 如太阳发光、火炉发热等。 所辐射电磁波的特征仅与温度有关。
量子革命的导火线
辐射问题 热的物体发光,越热发出的光越明亮。
光谱的范围很广,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呈 现出的颜色向短波方向移动,人们试图结 合热力学和电磁学作出解释,不过所有的 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就连当时赫赫有名对物理学各方面都做出过重要贡献 的权威人物开耳文勋爵在一篇于1900年发表的瞻望二 十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文章中也说:“在已经基本建成的 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需要做一些零星的修补 工作就行了”,不过他还不愧为一名确有远见卓识的物 理学家,因为他接着又指出:“但是在物理晴朗天空的 远处,还有两朵小小令人不安的乌云”,即运用当时的 物理学理论所无法正确解释的两个实验现象。
海森堡的矩阵力学,薛定鄂的波动力学建立起了量子力 学的理论基础
物体为什么有颜色?
1.物体自身发光 2.对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射不同,产生了物体的颜色
红黄蓝三种基本颜料(也称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各种色 彩的颜料,颜料的颜色是反射光的颜色。 三原色光(红绿蓝)可以组合出各种色彩;
色光 红
混合
黄 品红
白பைடு நூலகம்
绿 青蓝
Mλ (T)
加,实验确定:黑体
总辐射能量
1700K 1500K 1300K 1100K
M(T)=∫Mλ(T)dλ 与绝对温度T的四次方
成正比,即
1 2 3 4 λ(μm)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实验证明:总辐射能量M(T)=∫Mλ(T)dλ与 绝对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即
M (T)=σT 4
σ= 5.67×10-8 w/m2k4 ,称为斯特藩常数。
对于不透明的物体,单色吸收比和单色反射比的总和等于1 黑体的单色吸收比等于1
实验发现:孤立系统中几个物体,在同样的温度下,各种不同物体 对相同波长的单色辐出度与单色吸收比之比值都相等,并且都等于 黑体对同一波长的单色辐出度。-基尔霍夫辐射定律
M 1(T ) a(1 T )
M 2 (T ) a(2 T )
固体在温度升高时颜色的变化
800K
1000K
1200K
1400K
2、热平衡辐射
一个物体若辐射电磁波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等于 它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辐射能时,物体的温度保持 不变,此即热平衡辐射。
一个物体辐射能小于它同时间内吸收的辐射能,物 体的温度将升高;否则,温度降低。
3、辐出度
物体单位时间在单位表面积上辐射的能量称为辐出 度,用M (T)表示;(T 表示辐出度与温度有关) 物体对某一单色光的辐出度称为单色辐出度, 单色辐出度用M λ(T)表示,单位为:W·m -2 某一温度下物体对所有波长的总辐出度为:
第十五章 量子力学基础
概述: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结构、运动与变
化规律的物理科学。它是20世纪人类文明发展 的一个重大飞跃,量子力学的发现引发了一系 列划时代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对人类社会 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近 代物理的两大支柱。
对于许多人来说,也许量子力学比相对论更为 有用。后者一般用于研究基本粒子的产生和相互转 化以及大尺度的时空结构,但对于20世纪人类的生 产生活,原子层次的世界显得更为重要。在量子力 学基础上,材料科学、激光技术、超导物理等学科 蓬勃发展,为深刻影响20世纪人们生活方式的计算 机技术、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
M 0 (T )
M(0 T)表示黑体的单色辐出度。
5、黑体辐射能谱曲线
给黑体模型加热,由小孔处发出的辐射就是黑体 辐射。
用分光技术把从空腔发出的辐射拍摄成光谱,再 测量各种波长的功率,可得出黑体辐射的能量分 布曲线,如图。
此曲线给出两个重要的定律:
由左图可看出温度T升 高,各波长的能量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