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春风练习
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侍.坐()饥谨.()哂.()俟.()千乘.()莫.( )春冠.者()鼓瑟.()铿.尔()喟.然()撰.()舞雩.()二、解释加点词语指出活用类型,并解释
活用类型解释
1、可使足.民:
2、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
3、鼓.瑟希,铿尔:
4、浴乎沂,风.乎舞雩:
5、三子者出,曾皙后.:
6、可是有勇.:
7、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三、解释划线词语:
1、侍.坐:
2、居.则曰:
3、如或
..知尔:
4、如.五六十:
5、如.其礼乐:
6、尔.何如?
7、摄乎
..大国之间:鼓瑟希,铿尔. 8、加.之以师旅
..:
9、因.之以饥馑
..三年子路率尔.而对曰..: 10、比及
11、且知方.也 12、夫子哂.之 13、愿学焉.
14、以俟
....君子: 15、愿为小相.焉 16、舍.瑟而作
17、何伤.乎 18、夫子喟然
.. 19、吾与.点也 20、其言不让.
21、唯.求则非邦也与 22、宗庙之事,如会同
...:
四、判断句式并翻译:
1、毋吾以也/不吾知也翻译
2、则何以哉/何伤乎翻译
3、尔何如翻译
4、浴乎沂翻译
5、为国以礼翻译
6、加之以师旅翻译
7、异乎三子者之撰翻译
8、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翻译
9、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翻译
10、可使有勇翻译
五、翻译重要句子
1、子曰:“以吾一日之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3、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4、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六、问题复习:
1、子路率尔的神态表现了他什么性格?他的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政治主张?
2、孔子为什么哂之?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比较看重什么/
3、曾皙的志向是什么?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
4、孔子为什么喟然叹曰;?
5、本文塑造了孔子什么样的形象?
习题小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喟.(kuì)然叹曰吾与.(yǔ)点也风乎舞雩.(yú)浴乎沂.(yí)
B.冠.(guān)者莫.(mù)春三子者之撰.(zhuàn)铿.(kēng)尔C.愿为小相.(xiàng)因之以饥谨.(jǐn)夫子哂.(shěn)之千乘.(shèng)之国D.曾皙.(xī)长.(zhǎng)乎尔以俟.(sì)君子鼓瑟.(sè)希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摄乎大国之间.时时而间.进
B.比及.三年此其近者祸及.身
C.且知方.也方.六七十
D.吾与.点也失其所与.,不知
3.下列句子中的“如”,和例句中的“如”词义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C.宗庙之事,如.会同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4.下列句子中的“比”,和例句中的“比”词义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比及三年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D.义之与比.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方”字的解释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夫虽无四方.之忧 D.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与.点也:跟,介词唯求则非邦也与.:同“欤”,表反问语气
B.冠者
..六七人:儿童
..五六人:20岁以上的成年人童子
C.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妨害舍瑟而作.:起
D.因之
..以饥馑:于是,就以俟.君子:等待
7.下列句子加点的“以”,词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加之以.师旅④如其礼乐,以.俟君子⑤为国以.礼A.③与⑤ B.①与④ C.②与③ D.④与⑤
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鼓瑟希,铿尔 B.莫春者 C.因之以饥馑 D.唯求则非邦也与
9.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知吾也
A.夫晋,何厌之有? B.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古之人不余欺也
10.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类活用”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名词活用作动词,弹奏
B.如会同,端章甫
...:名词活用作动词,端:戴礼帽;章甫:穿礼服
C.浴乎沂,风.乎舞雩:名词活用作动词,吹风乘凉
D.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小事,大事
1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宗庙之.事,如会同②千乘之.国 B.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子路率尔.而对曰C.①亦各言.其志也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D.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 ②唯赤则.非邦也与1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率尔
...?亦各言其志也:哪里受伤..而对曰:草率的样子 B.何伤乎
C.其言不让,是故
..叹曰:感叹的样子
..哂之:所以 D.夫子喟然
13.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吾知也——说不定我能知道。
B.则何以哉——那么你打算做些什么C.因之以饥谨——拿饥荒之年紧接着它 D.异乎三子者之撰——跟他们三个人的才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