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历史选择题型解析及专项训练

高考历史选择题型解析及专项训练

近五年高考历史形势分析
一、近五年历史高考(必修)分值分布情况
1、从模块内容分布角度:
年份必修1(政治文明史)必修2(经济文明史)必修3(思想文化与科技
史)
2008 16分(25、26、28、31
题)57分(29、30、33、
34、35、40题)
12分(24、27、32题,
24题文化常识)
2009 28分(25、28、29、30、
32、33、34题)49分(20、27、40题)8分(24、35题,24题
为文化常识)
2010 28分(24、25、29、32、
33、34、35题)41分(27、40题)16分(26、28、30、31
题)
2011 49分(24、28、29、30、
31、40、41部分)20分(25、32、33、
34、41部分)
16分(26、27、35、41
部分)
2012 20分(24、28、29、31、34题)20分(26、30、32、
33、35题)
33分(25、27、40、41
题三大模块综合)
结论:
(1)必修1侧重出选择题。

(2)必修2所占分值较多,而且侧重出大题。

(2)必修3所占分值较少,但2012年出现三大模块综合;另外文化常识考题逐渐淡化。

2、从通史体系内容角度(必修):
年份中国史
世界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
2008 16分(24、25、
26、27题)16分(29、30、31、
32题)
8分(33、34题)45分(28、35、40
题)
2009 20分(24、25、
26、27、28题)4分(32题)37分(40题)24分(29、30、31、
33、34、35题)
2010 24分(24、25、
26、27、40(1)
题16分(30、31、33、
35题)
4分(34题)41分(28、29、32、
40(2、3)题)
2011 37分(24、25、
26、40题)12分(29、30、31
题)
8分(33、34题)41分(27、28、31、
35、41题)
2012 24分(24、25、
26、27、28、29
题)28分(30、31、32、
33、41题)
0分33分(34、35、40
题)
结论:
(1)从通史体系看,中国史和世界史几乎是各占一半。

(2)中国史中古代史所占分值较多,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但也有大题出现(如2011年高考);现代史分值比例较小;近代史也主要以选择为主。

(3)世界史所占分值较大,而且主要以大题为主。

3、选修试题情况
年份选修1 选修3
2008 戊戌变法、彼得一世改革、明治维新一战后德国赔款问题
2009 北宋初改革(租佃关系、青苗法)二战波兰边界问题(地图)
2010 刘晏改革(榷盐法)远东国际法庭
2011 盟旗制度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爱因斯
坦)
2012 王莽改制马歇尔计划(背景、影响)
结论:
(1)近年来选修1基本不在考查教材上的内容,而且选修1基本是考查古代史
文言文的内容。

(2)选修3则侧重对教材基础的考查
二、高频考点分布情况
模块考点考查内容及分值
必修1 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
治制度
2009年(25题)宗法制(4分)
2010年(24题)分封制(4分)
2011年(24题)西周对秦统一的影响(4分)
考点2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
2008年(25题)治理地方的关键(4分)
2008年(26题)吏治腐败问题(宋设通判)(4分)
2010年(25题)郡县制(4分)
2011年(40题)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25分)
2012年(24题)十三州刺史(4分)
2012年(28题)清代内阁(政治制度僵化)
考点3古代希腊罗马
的政治制度
2009年(29题)罗马法(4分)
2012年(34题)《十二铜表法》(4分)
考点4英、美、法、
德代议制的确立
2009年(30题)《德意志帝国宪法》(4分)
2010年(29题)1782年英美关系(漫画)
考点5社会主义从理
论到实践
2010年(32题)十月革命(4分)
2011年(28题)巴黎公社(4分)
考点6鸦片战争、甲
午中日战争和八国
联军侵华战争
2008年(31题)甲午中日战争(4分)
2010年(35题)对甲午中日战争评述(4分)
考点7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2011年(29题)太平天国运动(从反孔到尊孔)(4
分)
考点8新民主义革命2009年(32题)五四运动(评述陈独秀)(4分)
2010年(33题)百团大战(4分)
2011年(30题)“公车上书”与“五四运动”规模
与影响差别大的原因(4分)
2012年(30题)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4分)
考点9新中国的政治
建设

考点10祖国统一大


考点11现代中国的
对外关系

考点12两极世界的
形成

考点13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出现和世纪
之交的世界格局
2009年(33题)二战后美日关系的转变(4分)
必修2 考点14发达的古代
农业和手工业的进

2010年(27题)明代土地买卖契约情况(4分)
2010年(40题1问)明代江南手工业发展特点(8
分)
考点15古代商业的
发展和经济政策
2009年(26题)均田制(4分)
2009年(27题)市的变迁(4分)
2011年(25题)南北朝货币使用情况(图表)(4分)
2012年(26题)明后期工商业发展影响
考点16开辟新航路、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
场的拓展

考点17第一次工业
革命和第二次工业
革命
2009年(31题)垄断(4分)
2010年(40题2问)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
阶段及阶段性特征(16分)
2012年(40题)第一次工业革命(25分)
考点18近代中国经
济结构的变动和资
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008年(30题)年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4分)
2012年(30题)张謇“实业救国”(4分)
考点19近现代中国
社会生活的变迁
2008年(29题)“慈禧坐车”(4分)
2008年(32题)“元旦”(4分)
考点20经济建设的
发展和曲折
2008年(33题)“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4分)
考点21从计划经济
到市场经济和对外
开放格局的初步形

2008年(34题)对外开放(珠海崛起)(4分)
2009年(40题)”“统购统销”(37分)
2011年(34题)国企改革(4分)
2012年(32题)“二五计划”时期情况
2012年(33题)市场经济(“下海潮”)(4分)
考点22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08年(40题)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
新政(37分)
考点23从“战时共
产主义”到“斯大林
模式”和战后苏联
改革

考点24战后资本主
世界经济体系的形


考点25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2008年(35题)世界一体化(联系加强)(4分)2011年(32题)经济全球化(4分)
必修3 考点26“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的形成和
“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

考点27宋明理学和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
家思想
2008年(27题)李贽思想(4分)
2010年(26题)“心学”(心外无物)(4分)
2011年(26题)黄宗羲思想主张(4分)
2012年(27题)理学家王明阳思想(4分)
考点28古代中国的
科技和文艺
2012年(26题)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宋代市民价
值取向)(4分)
考点29西方人文主
义思想的起源
2010年(28题)亚里士多德“平等”(4分)
2011年(27题)苏格拉底(4分)
考点30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


考点31近代中国的
思想解放潮流
2012年(29)梁启超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4
分)
考点32 20世纪以来
中国的重大的思想
理论成果

考点33现代中国的
科技、教育与文学艺


考点34近代以来世
界科学发展历程
2011年(35题)哥白尼、爱因斯坦理论(4分)
考点35 19世纪以来
的世界文学艺术
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