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单向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姓名:xxx专业:xxxx班级:xxx学号:xxx目录一、设计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楼面做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楼面活荷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楼面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楼面梁格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截面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板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荷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总荷载设计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计算简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弯矩设计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配筋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次梁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荷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总荷载设计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计算简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内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斜截面强度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主梁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荷载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总荷载设计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计算简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内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主梁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 主梁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 主梁吊筋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8 抵抗弯矩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全套图纸,加153893706一、平面结构布置:柱网及梁格布置应根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确定,因本厂房在使用上无特殊要求,故结构布置应满足实用经济的原则,并注意以下问题。
1、柱网布置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2、板跨一般为1.7~2.7m,次梁跨度一般是4.0~6.0m,主梁跨度则为5.0~8.0m,同时宜为板跨的3倍(二道次梁)。
3、对于板、次梁和主梁,实际上不宜得到完全相同的计算跨度,故可将中间各跨布置成等跨,而两边跨可布置得稍小些,但跨差不得超过10%。
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m,次梁的跨度为5.4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m。
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如图所示。
2、初步确定构件截面尺寸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确定。
板厚 mm h B 80≥,(当l h 401≥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次梁 121(=c h ~L )181, 21(=b ~c h )31。
主梁 81(=z h ~L )141, 21(=b ~z h )31。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 ≥l/40=2000/40=50㎜,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h ≥60㎜,所以板厚取h=80㎜。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1/18 ~ 1/12)l=(1/18 ~ 1/12)×5400=250~500mm ,取h=400mm ,截面宽取b=200mm 。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1/14 ~ 1/8 )l=(1/14 ~ 1/8) ×6000=430~750mm,取h=600mm ,截面宽度取b=250mm 。
3、 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1)、荷载计算恒荷载标准值单位面积水磨石重度:0.65 kN/㎡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0.08×25=2.0 kN/㎡板底粉刷重度:0.25 kN/㎡小计0.65+2+0.25+2=2.9 kN/㎡活荷载标准值: 5.0 kN/㎡因为是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m2,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1.2组合荷载设计总值:1.2×2.9+1.3×5=9.98 kN/㎡1.35组合荷载设计总值:1.35×2.9+1.3×5×0.7=8.465 kN/㎡荷载设计总值:9.98 kN/㎡(取两者之间最大值)(2)、计算简图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实际结构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次梁截面宽为b=18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250mm,则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边跨按以下二项较小值确定:l01=ln+h/2=(2000-250-200/2)+80/2=1690mm中间跨:l02=ln=2000-200=1800mm板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3) 弯矩设计值因边跨与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1820-1700)/1700=7.1%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由资料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αM,,板的弯矩设计值计算过程见下表板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截面位置 1 边跨跨中 B 离端第二支座 2 中间跨跨中 C中间支座 弯矩系数M α 1/11 -1/11 1/16 -1/14 计算跨度l 0(m)l 01=1.755 l 01=1.755 l 02=1.80 l 02=1.80 2)(l q g M M +=α(kN.m) 2.79-2.792.02-2.31(4) 配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板厚80mm,ho=80-20=60mm,b=1000mm,C25混凝土 a1=1.0,fc=11.9N / mm 2,HPB235钢筋,fy=210 N / mm 2。
对轴线②~⑤间的板带,考虑起拱作用,其跨内2截面和支座C 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20%,为了方便,近似对钢筋面积折减20%。
板配筋计算过程见表。
板的配筋计算 截面位置 1 B 2 C 弯矩设计值(m kN ⋅)2.790 -2.790 2.020 -2.310 αs =M/α1f c bh 02 0.0650.065 0.047 0.054sα211--=ξ0.0670.0670.0480.056轴线①~② ⑤~⑥ 计算配筋(mm 2) A S =ξbh 0α1f c /f y227.8 227.8 163.2 190.4 实际配筋8@2008@2006/8@2006/8@170(mm2)As=251As=251As=196As=196轴线②~⑤计算配筋(mm2)A S=ξbh0α1f c/f y227.8227.8130.56 152.32实际配筋(mm2)8@2008@200 8@2008@2000As=251As=251As=251As=251配筋率验算p min=0.45ft/fy=0.45×1.27/210=0.27%P=As/bh=0.314%P=As/bh=0.314%P=As/bh=0.314%P=As/bh=0.314%(5)板的配筋图绘制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还应配置构造钢筋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附加钢筋。
板的配筋图如图所示。
4、次梁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1)荷载设计值:恒荷载设计值板传来的荷载:3.48×2.0=6.96kN/m次梁自重:0.2×(0.4-0.08)×25×1.2=1.92kN/m次梁粉刷: 2×0.012×(0.4-0.08)×16×1.2=0.147 kN/m小计g=9.027kN/m活荷载设计值: q=6.5×2.0=13 kN/m1.2组合荷载设计总值:1.2×9.027+1.3×13=27.73 kN/㎡ 1.35组合荷载设计总值:1.35×9.027+1.35×13×0.7=24.47kN/㎡ 荷载设计总值:27.73kN/㎡(取两者之间最大值)(2)、计算简图由次梁实际结构图可知,次梁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370mm ,主梁宽度为b=250mm ,梁高h=600mm 。
次梁的边跨的计算跨度按以下二项的较小值确定:l 01=ln+a/2=5400-250-250/2+370/2=5210mml 011=1.025ln=1.025(5400-250-250/2) =5150mm 故边跨板的计算跨度取lo1=5210mm 中间跨: l 02=ln=5400-250=5150mm 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3) 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因边跨和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5242-5150)/5150=1.8%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由表可分别查得弯矩系数M α和剪力系数V α。
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见表:截面位置 1 边跨跨中 B 离端第二支座 2 中间跨跨中 C中间支座弯矩系数M α 1/11 -1/11 1/16 -1/14 计算跨度l 0(m)l 01=5.15 l 01=5.15 l 02=5.15 l 02=5.15 20)(l q g M M +=α(kN.m)69.27-69.2745.97-52.53(4)配筋计算①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次梁跨中正弯矩按T形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其翼缘宽度取下面二项的较小值:b’f=lo/3=5150/3=1717mmb’f=b+Sn=200+1800=2000mm因h’f /ho=80/365=0.22>0.1,故b’f 不受此限制,取b’f=1717mm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