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整体式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班级:20130211学号:20130211**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6.5.30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目录1.设计资料 (3)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4)3.板的设计 (5)3.次梁的设计 (8)4.主梁的设计 (14)5.参考文献 (21)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设计资料(1)设计任务某多层工业厂房,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标准层建筑平面图如图2所示。
1)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2)进行板、次梁和主梁的承载力计算。
要求板、次梁的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主梁支座负弯矩考 虑调幅,调幅值15%。
3)绘制结构施工图:板平面配筋图、板剖面配筋图;次梁及主梁配筋图。
(2)楼面做法:厂房楼盖四周支承在砖砌体墙上;楼面面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容重为20kN/m 3),板底及梁用20mm 厚混合砂浆粉底(容重为17kN/m 3)。
图1 楼面做法(3)选用材料:钢筋除主梁和次梁的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2300/y y f f N mm ==外,其余均为HPB300级钢筋'2270/y y f f N mm ==。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2214.3/, 1.43/c t f N mm f N mm ==。
图2 建筑平面图布置(4)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6.5kN/m;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级别为Ⅱ级,重要性系数01.0γ=。
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楼盖尺寸为(21.6×30)m,如果梁下不设钢筋砼柱,主梁跨度21.6米,截面尺寸太大,因此在设计中主梁下设置柱子,拟定尺寸(400×400)mm,主梁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整体现浇肋形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附图3所示。
梁、板支承长度为:板120 mm,次梁240 mm,主梁360 mm。
按板周边支撑条件,将板区分为中间区格板(4)、边区格板(B、C)和角区格板(D)。
梁、板尺寸确定如下。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7.2m,次梁的跨度为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4m,这样主梁的弯矩图较为平缓。
(2)估计梁、板尺寸:1)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L/30≥2400/30=80mm,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h≥80mm,所以取板厚取h=80mm。
2)次梁截面尺寸:高度应满足h=L/18~L/12= (1/18~1/12)x6000=333~429.7mm,取h=400mm,截面宽b=(l/2~l/3)h,取b=200mm。
3)主梁截面尺寸高度应满足h=L/14~L/8=(1/12~1/8)x7200=600~900mm,取h=700mm,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图3 结构平面布置图3.板的设计本设计中,板区格长边与短边之比5.1/2.4 =2.125>2.0但<3.0,按规范要求, 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本例题按单向板计算,并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
(1)荷载 恒荷载标准值:20mm 水泥砂浆面层: 0.02×20 =0.402/kN m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25 =2.002/kN m 15mm 板底石灰砂浆: 0.015×17=0.262/kN m 恒荷载标准值 k g =2.662/kN m 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k q =6.502/kN m 考虑恒荷载分项系数为1.2,因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02/kN m ,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则板上的荷载设计值荷载设计值应取下列两种 情况的较大者。
1)当恒载起控制作用时,恒载分项系数为1. 35,活载组合系数为0. 7,2/51.95.67.03.166.235.1m kN q g =⨯⨯+⨯=2)当活载起控制作用时,恒载分项系数为1. 20,活载组合系数1. 0, 2/64.115.630.166.220.1m kN q k=⨯+⨯=因此,荷载设计值取{}2/64.11,max m kN q q q gk ==(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mm mm 400200⨯,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边跨:mma l mm h l l n n22402/12012010024002/122202/8012010024002/101=+--=+〈=+--=+= ,取mm l 222001=(mm a 120=)中跨: mm l 2200200240002=-=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图:图4 板的几何尺寸和计算简图(3)弯矩计算值根据端支座支撑情况,按表1确定各控制截面的弯矩系数,计算各控制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计算边跨跨中弯矩时,0l 取本跨跨度;计算离端第二支座负弯矩时,0l 取相邻两跨跨度的较大值。
中间区格板(4)考虑内拱作用,除边跨跨中和离端第二支座外,相应的弯矩设计值均降低20% (括号内数)。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板厚80mm ,板截面的有效高度o h =80-20=60mm ;板宽b=1000mm 。
C30混凝土, =1.0,2214.3/, 1.43/c t f N mm f N mm ==; HPB300级钢筋,2'/270mm kN f f y y ==。
板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0.35ξ≤,板如果要求满足0.1ξ≥规定,将导致用钢量比按弹性方法计算还多,不合理,因此不考虑此项要求,认为该调幅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配筋率检验:最小配筋率:min min(0.45/,0.2)%0.2%t y f f ρ== 对于HPB300:0.576b ξ= 满足最小配筋率。
(5)绘制施工图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还应配置构造钢筋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附加钢筋。
板的配筋图详见附图5。
图5 板的配筋图(分离式)3.次梁的设计主梁的梁高h=700mm,梁宽b=300mm,次梁的截面几何尺寸与支承情况见图6。
图6 次梁的几何尺寸和计算简图(1)荷载恒荷载由板传来: 2.66×2.4=6.39/kN m次梁自重: 25×0.20×(0.40-0.08)=1.60/kN m 梁侧抹灰: 0.015x17×(0.40-0.08)×2=0.16/kN mg k =8.15/kN m楼面使用活荷载 q k =6.5×2.4=15.60/kN m 荷载设计值次梁自重较小,因此荷载效应由活载控制,故取恒载分项系数1.20,活载分项系数1. 3, 活载组合系数1.0。
荷载设计值为:m kN q g q g q k k k k /06.303.12.160.153.115.82.13.12.1=+=⨯+⨯=+=(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尺寸为200x450mm ,主梁截面尺寸为300x700mm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次梁内力。
计算跨度:边跨: 0130024060002405730222n a l l mm =+=--+=1.025 1.025********n l mm ≥=⨯=,取015730l mm = (mm a 240=)中跨: 0260003005700n l l mm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上图6。
(3)内力计算:根据次梁端支座支撑情况,按表3取用弯矩系数。
计算边跨跨中弯矩时,0l 取本跨跨度;计算离端第二支座负弯矩时0l 取相邻两跨跨度的较大值。
由20()M M g q l α=+可计算出1M 、B M 、2M 、c M ,计算结果如下表:由()V n V g q l α=+可计算出A V 、BL V 、BR V 、c V ,计算结果如下表4:表4 次梁的剪力设计值(4)截面承载力计算:次梁弯矩及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结果见表5,其中计算参数取: b =200mm ,0h =450-35=415mm ;30C 级混凝土,14.3c f MPa =;纵筋采用 HRB 335 级钢筋,300y f MPa =;箍筋采 用 HPB 300 级钢筋,270y f MPa =。
表5中,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跨中截面按T 形截面计算。
T 形截面的翼缘计对跨中'03f l b ==按净距n S 考虑 '20022002400f n b b s mm =+=+= 按翼缘高度'f h 考虑 0h =450-35=415'h h f =80415=0.19>0.1,故翼缘不受限制, 故应取'1910fb mm =对中间跨中按梁跨考虑: '0570*******f l b mm === 按净距n S 考虑'20022002400f n b b s mm =+=+= 按翼缘高度'f h 考虑 0h =450-35=415'h h f =80415=0.19>0.1,故翼缘不受限制。
故应取'1900f b mm =按表4取用剪力系数,次梁剪力及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表6。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要求,支座边至距支座边1.05h 0的区段内,应将箍筋计算面积增大20%后配置。
20+120+120+18821008603830次梁纵筋最小配筋面积2,min min 0.2145%x200x450=193mm s A bh ρ==,表6中实配面弯矩调幅时要求的配箍率下限为:1.270.30.3x =0.14%270t tyv f f =实际配箍率为:57==0.19%>0.14%200x415sv v A bs ρ=满足要求。
(5)施工图的绘制次梁配筋图详见附图7。
图7 次梁配筋图4.主梁的设计柱截面400×400,由于钢筋混凝土主梁抗弯刚度较钢筋混凝土柱大的多,故可将主梁视作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续梁进行计算。
主梁端部支承于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a=370mm 。
(1)荷载 恒荷载由次梁传来 8.68×6=52.08kN 主梁重(折算为集中荷载) 0.3×(0.7-0.08)×2.4×25=11.16kN 梁侧抹灰(折算为集中荷载) 2×(0.7-0.08)×2.4×0.02×17=1.01kN G k =64.25kN使用活荷载 Q k =19.2×6=115.20kN主梁上恒载较小,荷载效应由活载控制,故活载分项系数 1.3Q γ=,组合系数1.0c 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