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7章 鱼类的洄游与分布及其研究方法——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课件PPT
第7章 鱼类的洄游与分布及其研究方法——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课件PPT
35.00
35.00
34.00
34.00
长江径流量(4-5月):
2009,2006>2008 > 2007;
渔场偏离岸边程度
2009>2006>2008> 2007
2009较2007偏东一个渔 区
33.00
33.00
32.00
32.00
31.00
31.00
30.00 119.00
120.00
121.00
40
40
Mar
Apr
39
39
38
38
37
37
36
36
35
35
34
34
33
33
32
32
31
31
30
30
29
29
28
28
27
27
26
26
25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25 1310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22.00
123.00
30.00 124.00 112159..0000
120.00
121.00
122.00
123.00
124.00
125.00
0
40
Jan
Feb
9
39
8
38
7
37
6
36
5
35
4
34
3
33
2
32
1
31
0
30
9
29
8
28
7
27
6
26
5
25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40
Nov
Dec
39
39
38
38
37
37
36
36
35
35
34
34
33
33
32
32
31
31
30
30
29
29
28
28
27
27
26
26
25
25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10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索饵洄游的特点:
①洄游目的在于索饵,因此其洄游的路线、方向和时 期的变更较多,远没有生殖洄游那样具有比较稳定 的范围。
②决定鱼类索饵洄游的主要因子是营养条件,水文条 件(温度、盐度等)则属于次要因子。
50.00
0.00 4月21日
4月26日
5月1日
5月6日 5月11日 5月16日 5月21日 5月26日
吕泗洋渔场2007年春季蓝点马鲛日CPUE变化
2. 索饵洄游 又称摄食洄游或肥育洄游。越冬后的性未成熟鱼
体和经过生殖洄游和生殖活动,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的成鱼,游向饵料丰富的海区强烈索饵,生长育肥, 恢复体力、积累营养,准备越冬和来年生殖。
40
40
May
39
39
Jun
38
38
37
37
36
36
35
35
34
34
33
33
32
32
31
31
30
30
29
29
28
28
27
27
26
26
25
25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1310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40
40
Jul
Aug
39
39
38
38
37
37
36
36
35
35
34
34
33
33
32
32
31
31
30
30
29
29
28
28
27
27
26
26
25
25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1310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37.00
36.00
120.00
121.00
122.00
123.00
30.00 124.00 112159..0000
37.00
20082008
2008年春季马鲛流刺网渔场分布图36.00
120.00
121.00 122.00 123.00 124.00 125.00
20029009
2009年春季马鲛流刺网渔场分布图
通常按年龄或体长组群循序进行。
③在生殖洄游期间,性腺发生剧烈的变化,无论从 发育情况或体积和重量来看,前后的差异是非常 明显的。
④生殖洄游的目的地是产卵场,每年都在一定的海 区,但在水文条件(如温度、盐度的变化等)的影 响下,会发生一些变化。
250.00 200.00
CPUE
150.00
100.00
二、鱼类洄游的生理学机制与生物学意义
① 对盐度的适应 ② 对温度的适应 ③ 对饵料的要求 ④ 繁殖的要求
三、鱼类洄游的类型 根据洄游目的
根据生态环境
产卵洄游 索饵洄游 越冬洄游 海洋鱼类的洄游 溯河性鱼类洄游 降河性鱼类洄游 淡水鱼类的洄游
1.产卵洄游
产卵洄游又称生殖洄游,是当鱼类生殖腺成
熟时,由于生殖腺分泌性激素到血液中,刺激神 经系统而导致鱼类排卵繁殖的要求,并常集合成 群,去寻找有利于亲体产卵,后代生长、发育和 栖息的水域而进行活动的洄游。
0
40
Sept
9
39
Oct
8
38
7
37
6
36
5
35
4
34
3
33
2
32
1
31
0
30
9
29
8
28
7
27
6
26
5
25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10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第七章 鱼类的洄游与分 布及其研究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洄游的定义与鱼类洄游类型及其划分 第二节 鱼类的分布与分布型 第三节 鱼类洄游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洄游的定义与鱼类洄游类型 及其划分
一、洄游的定义
鱼类的洄游正像候鸟的迁徙,是一种大 规模集群进行周期性、定向性和长距离的 迁移活动。
黄 渤 海 蓝 点 马 鲛 洄 游 分 布 示 意 图
(渤
徐、
兆 礼
,
黄 、
东
2009
海
)
小 黄
鱼
洄
游
路
线
产卵洄游的分类:
(1)由深海游向浅海或近岸 ,如小黄鱼等。
(2)由海洋游向江河的溯河性洄游 ,如鲑鳟鱼类、刀 鲚。
(3)由江河向海洋的降河性洄游 ,如鳗鱼丽。
产卵洄游的特点:
①游速快,距离长,受环境影响较小。
②在生殖洄游期间,分群现象最为明显,
黄海南部春季蓝点马鲛水平分布的年际变化
37.00
37.00
36.00
20062006 2006年春季马鲛流刺网渔场分布图
36.00
2007
2007
2007年春季马鲛流刺网渔场分布图
35.00
35.00
34.00
34.00
33.00
33.00
32.00
32.00
31.00
31.00
30.00 1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