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句子课件
比喻:把A比作B,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某某事物的 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拟人:把……人格化,赋予……以人的情态,生动 形象的写出了人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 者……的思想感情。 夸张:突出某某事物XX的特征,加强了……感情。 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强调突出人或事物 的……特点,更加突出要表达的感情。 反复:强调突出……特点,表达了……感情。
赏析角度
(4)句式角度 答题思路:运用 句式(疑问句:吸引读者, 制造悬念;设问句、反问句:加重语气等), 表达了 情感。 (5)表现手法角度 答题思路:运用 手法(衬托、对比、铺垫 等),结合句子具体分析,表达了 情感。
“案”例分析
外祖父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 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后来从外祖 母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强烈要求外 祖父分家。母亲带着我突然回到这个大家庭来,这使他们分 家的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他们怕母亲向外祖父讨回她本应 该得到的嫁妆。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而结婚被扣下了。 两个舅舅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除此之外,当 然还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 河对岸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他们吵翻了天。 我们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唰 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外 祖父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外祖父用饭勺敲着桌子,脸 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外祖母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 他们再吵!” (节选自高尔基《童年》)
(2)人物描写角度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下面句子进行赏析。 父亲扶着墙慢慢地蹲下了,把十指叉进了头发,使劲 地绞动着。(《全品阅读》P12《穿越死亡的父爱》) 示范: 角度
内容
情感
运用动作描写,扶、蹲、叉进、绞动等动词,写出了父亲得 知“我”患了绝症后绝望、痛苦的心情。
答题思路: 描写角度﹢ 内容﹢ 情感(性格、心情、品质等) 描写手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文章在刻画许小然时用了细节描写,试举出一例并 分析其表达效果。(《全品阅读》P45《暖爱拂过红 围巾》第3题)
许小然第一次卖废品的收入是11元钱,她把那11元 钱放在口袋里,又紧紧捏着口袋,好像怕它飞走似的。 角度
内容
示范:运用动作细节描写,“紧紧捏着口袋” 表现了许小然对第一次卖废品得到的11元钱 的珍视。
专题复习
学习目标:
1.在明白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能够了解赏析 句子的主要角度。
2.能够结合具体句子从恰当角度进行赏析。
考查内容
1、常见题型 (1)对句中加点词语赏析。 (2)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 其一,分析其表达效果。 (3)请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 生长着。(《春》) 2、赏析角度
பைடு நூலகம்
请赏析下面句子。(4分) 唰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 对面的外祖父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 学生答案,讨论失分点: 1、表现出他们争吵很厉害,引出下文的争吵。 0分 2、表现出当时俄国社会底层的黑暗和两个舅舅的凶 狠残暴,侧面烘托出阿廖沙生活的艰苦和他坚强的 性格。 0分 胡乱牵扯 缺结合文本内容,只赏没析 3、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1分 4、“狂吼,龇出了牙”生动地写出舅舅们的怒容和丑 缺手法和表达的感情 恶嘴脸。 2分 5、运用比喻,把舅舅对姥爷吼叫比作狗咬般地龇出 了牙,说明他们非常凶狠野蛮。还运用动作描写。3分
情感/性格/品质
赏析角度
(3)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角度
根据句子后面的提示加以赏析。(2013福州《快递》) 我的火终于“腾”地窜上来,那窜上来的声音也几 乎听得见。(从用词角度) 示范:
角度
情感/效果
这句话运用了“腾”这个拟声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 听到快递员粗暴喊叫时心中怒火升腾的情状。
答题思路: 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情感/效果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叠词 拟声词等 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赏析角度
(3)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角度
本文词语极富表现力,试选一词分析其表达效果。
(《全品阅读》P15《我家有女初长成》) 她捧上蒸鱼时,盘子倾斜,腥膻的鱼汁鲁莽地直淋而下,泼洒在 我搁于椅子的皮包上。 情感/效果 角度 示范: 用“ 鲁莽 ”一词来写鱼汁极富表现力,既形象地写 出了鱼汁 淋下来的突然和猝不及防 ,又含蓄地表达了“我” 当时的 不满 情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做到“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 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解读之一:能结合文章的背景、内容和中 心,评析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效果。
河南中考现代文阅读赏析句子 真题回眸
2011年 11.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 句,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 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 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 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2012年 10.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 具体内容进行赏析。(3分) 话还没说完,女孩伸出细小的胳膊,绕住男子的脖子,男子 犹豫了一下,紧紧地抱住了女孩。随即,男孩也扑过去,三 个人拥抱在一起。 2013年 9.品读第⑦-⑩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 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 2014年 8.品读第③段和第⑥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 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
赏析角度
(2)人物描写角度
品阅读》P45《暖爱拂过红围巾》第2题)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5段画线的句子(《全
许小然无精打采地离开商场,心里失望透了。 内容
许小然看到红围 示范:运用了 神态描写 ,写出 巾的价钱与自己 , 手里的钱相差很 表现 她灰心丧气的心情 。 远 情感 角度
赏析角度
补充:细节描写角度
赏析角度
(1)修辞角度 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全品阅读》 P11《母亲的菜篮》)
那火红的辣椒,躲在绿叶下面,一串一串的, 或长或肥,如同小孩子在吃吃地笑,煞是可 爱。 示范:运用 拟人 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 辣椒成熟时可爱的情态 ,表现 了 作者对母亲劳动成果的喜爱之情 。
赏析角度
赏析角度
(1)修辞角度
请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示范:
角度
效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的生命力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 春天的赞美。 内容/特点 情感 答题思路: (写出… … )
修辞手法﹢效果+ 写出了内容/特点﹢ 表达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