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OT融资建设模式及合同谈判要点

BOT融资建设模式及合同谈判要点

(5)BOT融资模式可以提前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采用此种 融资方式可使一些本急需建设而政府目前又无力建设的基 础设施设项目得以实施。由于其他资金的介入,可以使政 府有能力提前建成基础设施设项目并发挥其作用,从而加 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活力的进一步提高。
(6)BOT项目由外国的公司或民营企业进行承包时,会给项目 所在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既给承包商带来较多 的发展机会,也促进了国际经济的融合。
1、正确的签约主体
➢BOT合同签约时,首先应审查该政府部门 是否具有签订合同的权限。特许合同的特 性是政府通过授予投资人特许经营权以获 得投资,因此,合同甲方应该是有权力做 出该授权的政府部门。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规 定:“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公用 事业主管部门依据人民政府的授权(以下 简称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 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具体实施。”根据
(2) 能减少政府的直接财政负担,减少政府的借款负债义务。 所有的负债项目融资责任都转移给项目的发起人,政府无 须保证或承诺支付项目的借款,从而也不会影响东道国或 发起人为其他项目融资的信用,避免政府的债务风险,政府 可将原来拟用于这些方面的资金转用于其他项目的投资与 开发。
(3)有利于转移和降低风险。国有部门把项目风险全部转给项 目发起人,BOT模式通过将发起人的投资收益与他们履行 合同的情况相联系,从而大幅度降低项目的超支预算风险 。
(4) 有利于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BOT 多被视为提高设计管 理实效的一种方式。BOT项目一般项目周期长,有巨额资 本投入、项目周期长等因素带来的风险。同时,由于私营 企业的参与,贷款机构对项目的要求会比政府机构更加严 格;另一方面,私营企业为了减少风险,获得较多的收益,客观 上促使其加强管理,控制造价。因此,尽管项目的前期工作 量较大,但进入实施阶段,项目的设计、建造、运营效率会 比较高,用户也可以得到较高质量的服务。
BOT项目的各参与方
BOT各参与方关系图
BOT 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项目发起人对项目没有直接控制权,在融资 期间也无法获得任何经营利润,只能通过项 目的建设和运行获得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
2)由于采用BOT 模式融资的项目涉及巨额资 金,又有政府的特许权协议作为支持,投资者 愿意将融资安排成为有限追索的形式,在项 目中注入一定的股本资金,承担直接的经济 责任和风险;
BOT 模式的基本思路是,由财团或投资 人作为项目的发起人,从政府或所属机构获 得某些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特许权,然后由 其独立或联合其他方组建的项目公司负责 项目的融资、设计、建造和运营,整个特许 期内项目公司通过项目的运营来获取利润, 并用此利润来偿还债务。在特许期满之后, 整个项目由项目公司无偿或以极少的名义 价格转交给政府。
其涵义是,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特许权协 议,将一个公共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项目的特 许权授予承包商(投资商),承包商在特许期内 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 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和赚取利润,特许期
BOT 模式的概念由土耳其总理厄扎尔 于1984 年正式提出后,在越来越多的国家
得到运用和推广,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发 达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法制体系与BOT 作 用的发挥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各 类经济法规健全,政策透明度高,市场竞争有 序而高效,为BOT 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所以,BOT 在发达国家运作比较规范,政府 对BOT的管理方式也比较成熟。
特许权协议及参与方
BOT融资模式的参与方众多,为明确各 方的权利、义务及应分担的风险,须签署一 系列的合同及协议,特许权协议是其中最具 代表性和最重要的协议。
特许权协议是BOT 项目的最高法律文 件,又是整个项目得以融资、建设和经营的 基础和核心,同时又是BOT 项目框架的中心, 它决定BOT 项目的基本结构,是BOT项目融 资中的主合同。
2、项目的立项审批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规定: 实施特许经营的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 市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确定。
➢投资人投资1个项目时,需要考察发起项目 的政府部门是否履行了完备的政府审批程 序,也就是项目在程序上是否合法;同时, 需要考察签约部门是否具备协调协议中可 能涉及的其他政府部门职能的能力。
3)通过采取让本国公司或外国公司筹资、建 设、经营的方式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基础设施项目,项目
环保产业的BOT应用
BOT 环保项目都集中在市政设施上,主 要是污水、自来水、工业废水、垃圾处理 等方面,这些项目从单一项目来讲,投资 都不太大,基本是几千万到几亿元之间。
环保产业的BOT融资应用
(1) 通常采用BOT融资模式的项目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其中包括城市环保项目。特许期内项目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可能销给国有单位或直接向最终使用者收费。
基础设施建设特点及BOT模式
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分类
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分类(二)
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分类(三)
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批权限
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参与方
BOT的几种衍生模式
BOT审批流程及主要合同关系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的选择模式
特许经营协议---首要协议文本
政府及 代理机构
BOT融资建设模式及合同谈判要点
路漫漫其悠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目录
一、"BOT" 概念及发展简介 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点及BOT模式 三、BOT主要合同结构关系 四、BOT在环保建设中的应用 五、BOT合同谈判的要点
概念及发展简介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 式,即建设--运营--移交,是一种国 际上普遍采用的投融资方式,又称“公共 工程特许经营权项目”。它具有民营化、 全额投资、特许期和垄断经营四个基本特 征。
BOT招标谈判
发起人
签订BOT特许协议
合资 组建
项目公司
合资协议--成立项目公司
融资贷款协议
项目公司
项目贷款合同 收费权质押协议
银团
担保协议
履约担保协议
发起人
政府机构
BOT特许经营协议
项目公司
建设合同
土建合同
土建商
设备制造安装合同
设备制造商




工程保险合同
保险公司
原料采购合同
原料供应商
BOT合同谈判要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