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


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1、直观认识离散时间信号与连续时间信号
离散时间信号获取:
①某种不连续事件获取,可不限于时间变量。 ②由连续信号抽(采)样获得。 总之,离散信号可淡化时间意义。
2、离散时间信号的意义
只在某些规定的离散点上给出的函 数值,而其它点函数无定义或为零 的信号。简称离散信号或数值序列
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由其收敛域可知原序列应为单边左序列,因此幂级数应按 Z的升幂排列展开。即长除法应从Z的最低次幂开始除。
结束
【部分分式展开法】
含单极点
含重极点
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留数法】
F(Z)仅含一阶极点 F(Z)含r重极点
n 1
Res ( Z k ) ( Z Z k ) F ( Z ) Z
实质上是一个脉冲调幅过程。被调制的脉冲载波是一
串周期为T,宽度为τ 的矩形脉冲即f s (t)=f(t)
· p(t)
二、采样信号的频谱与原连续信号频谱的关系 采样信号的频谱是原连续信号的频谱的周 期延拓,即将原信号的频谱不断的频移
n ωs 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三、采样定理:观察一下采样信号的频谱与采样频率的关系
y (k )
n
f 3的门序列为:
f (k ) (k ) (k 4) (k ) (k 1) (k 2) (k 3)

冲激信号:
(k ) (k ) (k 1)
6、采样信号与采样定理(离散信号的频率特性)
f (n) 2 (n 2) 2.5 (n 1) 3 (n) 2.3 (n 1) 2 (n 2) (n 3) (n 4)
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4、典型离散信号
①单位序列
②单位阶跃序列 ⑤正弦序列
③矩形序列
④指数序列
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Z变换必须对应收敛域存在 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3、求指数序列的Z变换
4、常用序列的Z变换
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1、性质 ①线性性质
二、Z变换性质及应用
②移位性质 ③尺度变换性质
④卷积定理
⑤序列求和性
⑥Z域微分性
⑦时间反转性
⑧初值及终值定理
f (n) F ( z 1 )
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结束
5、序列的运算
①相加:两序列同序号的序列值逐项对应相加 ②相乘:两序列同序号的序列值逐项对应相乘 ③移位:序列沿n轴逐项依次移位 f(n+j) f(n)向左平移 j f(n-j) f(n)向右平移 j
f(-n) 以y轴为对称轴反折
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f (k ) f (k 1) f (k )
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
开始
下一页
结束
本章说明

与连续信号与系统相比较,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是激励响应的差分方 程,其系统分析求响应实质是求解描述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离散系 统的零状态响应可以用卷积和来求取。 时域分析: 1.掌握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2.熟悉并掌握常用基本信号的描述、特性、运算与变换。 3.深刻理解采样定理的意义、内容及应用。 4.掌握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差分方程及模拟图 5.掌握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经典法求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6.熟悉卷积和法及其主要性质并会应用卷积和法求零状态响应。
4、图解法卷积
①变量代换 f1(n) 变成f1(k) f2(n) 变成f2(k) ②反折其中之一信号 ③将反折信号移位 m f2(-k) f2(m-k) 以k代n
④e将平移后的f2(m-k)与对应的f1(k)相乘 ⑤将各乘积值相加可画出全部y(m) ⑥重复步骤③到⑤可画出全部y(n) 5、系统零状态响应为
5、序列的运算



④差分:离散信号的差分运算 f (k ) f (k 1) f (k ) 前向差分: f (k ) f (k ) f (k 1) 后向差分: ⑤反折:将离散信号以纵轴为对称轴反折(转) ⑥压扩:将离散信号中f(k)的自变量k置换为ak得到的过程称为信号的尺 度变换 注意:不存在非整数ak的值! ⑦求和:离散信号的求和运算是对某一离散信号进行历史推演的求和过程。
h(0) h(1) ... h(n 1) 0 h(n) 1
h(k n) an1h(k n 1) an2h(k n 2) ... a0h(k ) 0 K>0时, n 齐次差分方程解: k
h(k ) [ ci ( ) ] (k )
三、卷积和求零状态响应
本节说明: 卷积和法是在时域求解离散系统状态响应 的好方法。实质也是求非齐次差分方程解 的方法。

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1、思想:
①将复杂激励f(n)分解 f (n)ε(n)=f(0)δ(n)+f(1)+δ(n-1)+f(2)δ(n-2)+… …………+f (j) δ( n -j) ②求出每个简单激励的响应 f(0)δ(n) →f(0)h(0),f(1)δ(n-1) →f(1)h(n-1)…… ……f (j )δ (n -j) →f(j)h(n-j) ③迭加全部简单激励的响应得复杂激励的响应 开始 上一页 2、卷积和公式 3、卷积和性质 ①交换律 ②分配律 ③结合律 下一页 结束
i 0
后向方程: y(k ) a1 y(k 1) a2 y(k 2) ... an y(k n) x(k )
h(k ) a1h(k 1) a2h(k 2) ... an h(k n) (k )
h(0) 1 h(1) h(2) ... h(n 1) 0
1、离散时间系统:系统激励(输入)与响应(输出)均为离散信号 2、LTI(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特点
①齐次性:激励f(n) →y(n )响应 k f(n) →k y (n)
②线性可加性:激励 a1f1(n)+a2f2(n) →a1y1(n)+a2y2(n) 响应 ③时不变性:激励 f(n-m) →y(n-m) 响应
定理内容: 如果f(t)为带宽有限的连续信号, 其频谱的最高频率为fm,则以采 样频率f s>2fm对信号进行等间 隔采样所得的f s (t)将包含原信 号f(t)的信息,因而可利用 f s (t)完全恢复出原信号。即为 使信号采样后能够不失真还原, 采样频率必须大于原连续信号 的最高频率的两倍。
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四、从采样信号fs(t)恢复原连续信号f(t) 频域恢复 采样信号通过理想低通滤波器
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二、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及求解
本节说明: 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为激励响 应的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求差分方程的解即为系统响应,从而完成 系统分析的任务。
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K>0时, h(k ) a1h(k 1) a2h(k 2) ...... an h(k n) 0 n 齐次差分方程解: h(k ) [ ci ( ) k ] (k )
i 0
(2)单位阶跃响应
r (k ) h(k n)
n 0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
内容:采样信号与采样定理 1、采样信号的产生


2、采样信号的频谱与原 连续频谱的关系
3、采样定理
4、从采样信号恢复原连 续信号
本章说明: 从采样信号的产生和恢复 过程理解采样频率的意义, 采样定理是数字化分析处 理信号的基础。
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一、采样信号的产生: 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连续信号抽取样本值的过程。
开始
经典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5、离散系统的模拟

(1)基本运算器
5、离散系统的模拟

(2)差分方程直接模拟
y(k ) 5 y(k 1) 6 y(k 2) x(k ) 2 x(k 1)
y(k 2) a1 y(k 1) a0 y(k ) b1 x(k 1) b0 x(k )
由其收敛域可知原序列应为单边右序列,因此幂级数应按 Z的降幂排列展开。即长除法应从Z的最高次幂开始除。
单边左序列:
N ( z) 1 2 k F ( z) a1 z a2 z ... ak z f (k ) z k D( z ) k 1 f (1) a1 , f (2) a2 , f (3) a3 ... f (k ) ak
2、应用
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本节说明:

幂级展开法 部分分式法 留数法 查表法
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幂级数展开法】
利用定义通过长除将其商表达式写出: 单边右序列:
N ( z) 1 2 k F ( z) a0 a1 z a 2 z ... a k z f (k ) z k D( z ) k 0 f (0) a0 , f (1) a1 , f (2) a 2 ... f (k ) a k



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 离散信号的频域分析
开始
下一页
结束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离散时间信号分析 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及分析 卷积和求零状态响应
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一、离散时间信号
本节说明: 离散信号的概念表示方法,掌握几个常用序列
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