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关系协作与沟通规程

公共关系协作与沟通规程

1.0目的
明确公共协作与沟通公共要求,营造良好的外部公共关系。

2.0范围
适用于公共关系协作与沟通的管理、控制。

3.0职责
3.1各项目管理处负责有公共关系协作与沟通的日常操作。

3.2公司相应职能部门负责公共协作单位及公共关系维护公共的统一管理。

4.0管理要求
4.1公共关系协作与沟通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公司本部及项目管理处辖区房管理/物业管理部门、专业协会;
2)工商、税务、劳动监管等政府部门;
3)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
4)派出所
5)保持业务合作的新闻媒体;
6)自来水公司
7)供电局
8)燃气公司
9)通讯公司
10)重点服务供方
11)保持业务往来的商业企业
12)保持业务往来演出/艺术团体
13)保持长期公共协作关系的外部机构
14)项目管理处业委会成员
15)项目管理处特殊、特定客户
4.2公共关系协作对象的建档
4.2.1公司各部门及各项目管理处根据各自公共协作关系情况,建立《公共关系联系事项清单》,并提交客户服务业务主管部门集中、汇总。

4.2.2客户服务业务主管部门建立必要的公共关系协作对象档案,至少每季度对档案内容进行必要的维护、更新。

4.3公共关系协作对象的日常沟通
4.3.1公司职能部门及各项目管理处在接到公共关系协作对象有关信息后,若需要公司层面管理内容,应立即上报公司职能部门协助完成有关的公共沟通,包括:
1)有关专业分包事宜由公司对口职能部门协作进行;
2)涉及项目管理处工程维护、整改等相关事务,由工程主管部门协助进行;
3)涉及安全防范、消防公共,由安全主管部门协助进行;
4)涉及对外宣传、公司形象等事宜,由品牌宣传主管部门协助进行
5)涉及顾客投诉、外部投诉事宜,由客户服务主管部门协助进行
6)涉及用工投诉、仲裁事宜,由行政人事主管部门协助进行
7)涉及保洁、绿化、消杀等坏境事宜,由坏境主管部门协助进行
8)涉及财税、服务收费等事宜,由财务主管部门协助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