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报审表表1-3 文件编号:80-CF0126-05-D06/APCC(F)-T004经办人:2009200902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会签页表1-4 文件编号:80-CF0126-05-D06057/APCC(F)-T0042009签名: 2009签名: 200920092009编号:TL-T320-T-0091.编制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是按照铜陵电厂六期2×1000MW机组冷却塔工程现场条件和资源配备的情况下编写的,为客户提供满意产品。
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作为冷却塔人字柱、支墩及环梁脚手架施工的依据。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铜陵发电厂六期2×1000MW机组#5冷却塔人字柱、支墩及环梁脚手架的施工。
3.编制依据:3.1《#5自然通风冷却塔环基支柱施工图》 F51965S-S5102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3.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3.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3.6《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3.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3.8《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土建工程)DL/T5210.1-20053.9《F标段施工组织设计》4.作业项目概述4.1冷却塔人字柱共48对,为现浇结构。
人字柱钢筋用量350t,混凝土强度为C40、W8、F150,砼方量1176m3;每根人字柱直径为1100㎜,长12896㎜。
每根人字柱有34根HRB335Φ32长度16700㎜的纵向钢筋及φ10@150箍筋和φ14的螺旋箍筋及φ18的加筋环。
4.2人字柱模具、钢筋采用搭设钢管脚手架支撑。
人字柱支墩纵向钢筋Φ32、Φ28在环基施工时已预先埋入,支墩箍筋为双肢Φ18钢筋,支墩混凝土强度为C40、W8、F150。
混凝土均采用现场JS-1000搅拌机搅拌施工;混凝土采用浇水养护,砼塌落度控制在140~160㎜范围内。
人字柱及支墩夏季施工措施详见《夏季、雨季施工措施》。
5.作业准备5.15.3图纸会审和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收到施工图纸后,组织技术、质检及施工等人员认真审阅图纸,把图纸上设计疑问及难以施工的问题记录下来,在图纸会审时向设计人员或设计工代提出来,根据设计图纸及会审情况完善本施工方案,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4工程用材料、设备到场5.4.1人字柱及支墩材料到达现场,并满足使用。
5.4.2人字柱模具到达现场。
5.4.3钢筋及水泥、砂、石、外加剂、脚手管及扣件到达现场并检验合格。
5.4.4吊车、搅拌车等到现场经检验性能良好。
6.作业条件6.1在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下,禁止施工,六级风以上严禁各种机械操作。
6.2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
6.3现场道路及通讯满足施工要求。
7.作业顺序7.1人字柱现浇顺序为:放线定出人字柱轴线在水池底板投影→搭设支撑脚手架→支墩钢筋绑扎→绑扎人字柱钢筋→支墩模板安装→支墩砼浇筑→人字柱下模具安装→人字柱第一节上模具安装→ 浇砼和上模具同时进行。
8.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8.1作业方法8.1.1人字柱中心定位8.1.1.1人字柱定位采用两点定位,垂准仪找正法施工方案,即先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在水池底板上放出相邻二人字柱底部和上部的控制射线,以半径R=69.0540m在底部控制射线定出T点,T点为相邻二人字柱中心轴线延长线交点在水池底板上的投影控制点,以半径R=62.9792m在上部控制射线定出K点,K点为相邻二人字柱中心轴线延长线交点在水池底板上的投影控制点;人字柱中心轴线在水池底板上的投影线落在K、T二点的连线上,以半径R=64.2993m、R=68.0153m、R=68.6024m在K、T二点的连线上定出人字柱中心轴线顶点(11.9431m标高)在水池底板上的投影控制点S,人字柱中心轴线与支墩表面交点(-0.1231m标高)在水池底板上的投影控制点U,及人字柱中心在水池底板上的控制点Z;SU即为人字柱中心轴线在水池底板上的投影。
8.1.2支墩施工:在脚手管支撑搭设之前进行支墩钢筋安装,HRB335Φ32、Φ28钢筋已经预先埋入环基中,只需绑扎HRB335 Ф18双肢箍筋及HRB335 Ф20盖筋,安装人字柱插筋,钢筋经验收合格后,即进行模板支护;人字柱钢筋插入支墩内长度不小于1760mm,人字柱钢筋较长,插入支墩内难以稳定,必须进行加固。
支墩施工前必须对混凝土施工缝充分打毛并清理干净,与模板接触的混凝土表面用砂浆找平,模板控制线处贴海绵胶带以防漏浆。
对拉螺栓布置均匀谐调,孔洞用同标号混凝土去石子砂浆修补。
支墩边角采用优质PVC角条做圆弧导角,PVC角条应与模板压紧不得有缝隙和扭曲变形,支墩上口四只角处PVC 角条接头用手工刨刨平,严禁直接用锯子下料,保持拐角圆滑,每处PVC 角条不得有接头。
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缝处应洒水充分湿润,并铺设50mm 同标号混凝土去石子砂浆防止烂根,为保证支墩上口PVC 角条内混凝土密实,抹灰工应手持刮刀沿一定角度向外口反复压紧混凝土。
混凝土凝固和拆模后及时覆盖浇水养护14天。
支墩施工时应注意沉降标埋设和避雷引下线连接。
钢管脚手架支撑搭设;脚手管规格为Ф48×3.5,此脚手架搭设,既做为人字柱支撑又做为第一节环梁底模支撑。
脚手架采用七排脚手架,环梁底模支撑立杆间距为45㎝×60㎝,两支墩之间共有立杆15排,65根,脚手架扫地杆离地面距离为20㎝,脚手架共9层,宽5.85m ,高13.6m 如下图。
由于考虑中间支撑受力较大,设计中间立柱经向间距为450mm (下环梁底),同时考虑到支墩或人字柱本身对搭设脚手架的影响,可适当调整间距,但调整后务必采用加斜支撑进行加固,并要求在受力最大的竖杆顶部处采用双扣件以防止下滑。
8.1.3下环梁脚手架作业方法 搭设顺序摆放扫地杆 →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 → 装扫地径向横杆和扫地杆扣紧 → 装第一步环向水平杆与各立杆扣紧 → 安装一步径向水平杆 → 安装第二步径向水平杆 → 安第三、四步径向和环向水平杆 → 接立杆 → 加设剪刀撑 → 铺竹笆 → 绑防护栏每组支墩脚手架分布图共15排11杆。
放置横向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和扣件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固定(固定立杆底端前应吊线确保立杆垂直)每边竖起3-4根立杆后,按照40—60N.m力矩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扣件架的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设,严格确保设计要求和构架质量——按照第一步的作业程序和要求搭设第二步,第三步…….——随着搭设进程及时装设剪力撑——装设作业层间横杆,在构架横向水平杆加设用于缩小铺板支撑跨度的横杆,铺设竹笆和装设作业层栏杆、护围封闭措施。
剪刀撑设置,沿径向布置48处即每相邻二人字柱之间布置一道,脚手架内侧环向布置48处。
塔外适当位置按1:3搭设2m宽坡道共材料运输和人员通行。
8.1.4排距±20mm一根杆的两端允许偏差±20mm。
同跨内两根纵向水平高差±10mm。
8.1.4.3扣件安装:A.主接点处各扣件中心间距a≤150mm。
B.同步立柱上两个相隔对接口的高差a≤500mm。
C.立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a≤h/3=600mm。
D.纵向水平杆上对接口碱至接点的距离a≤la=600mm。
E.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40—60N.M8.1.4.4剪力撑与地面的倾角40—60°8.1.5搭设、拆除作业主要事项和验收要点:8.1.5.1放线:脚手架搭设前必须按照立杆位置将立杆位置用彩色粉笔在水池底板和环基垫层上标出。
8.1.5.2底立杆应按立杆接长要求选择不同的钢管交错设置,两相邻的立杆接头不应在同步内,两个相隔接头的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 mm,至少应有两种适合的不同长度的钢管作立杆。
严禁将外径48mm与50mm的钢管混合用做立杆。
8.1.5.3立杆的接头:搭设时,相邻杆要错开,并不在同一步距内,其接头距横杆的距离不要大于步距的1/3,并且立杆必须垂直。
8.1.5.4一定要采取先搭设起始段而后向前延伸的方式。
8.1.5.5剪力撑应及时设置,不得滞后超过2步。
8.1.5.6杆件端伸出扣件之外的长度不得小于100m。
8.1.5.7剪力撑斜杆与基本构架之间至少有3道连接,其中斜杆的对接或搭接的接头部位至少有2道连接。
8.1.5.8脚手管及扣件使用前应逐一检查,并具有出厂合格证或检验合格证,钢管不得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严重腐蚀;扣件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凡不符合安全及质量要求的应剔除禁止使用。
8.1.5.9扣件开口朝向:使用直角扣件时开口不得朝下,以保证使用安全。
8.1.5.10对接平铺脚手板时,对界外侧的两侧必须设置间横杆。
8.1.5.11作业层的栏杆和挡脚板一般应设置在立杆的内侧,栏杆接长也应符合对接和搭接的相应规定。
8.1.5.12松开扣件的平杆应随时拆下,不得松挂在架上。
8.1.5.13拆除作业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8.1.5.14拆除的杆配件应吊运至地面,不得向下抛掷。
8.1.5.15拆除时应设置安全隔离并派专人监护。
8.1.5.16环向水平杆放置在立杆内侧,立杆与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紧,每个节点不能缺口。
8.1.5.17脚手管的垂直运输使用吊车运输。
吊装时,脚手管要使用两点绑扎钢丝绳,钢丝绳与管件要绑扎牢固。
运输时要有起重工指挥。
8.1.6脚手架验算(参考建筑施工手册脚手架验算方法)初选a=1.5m b=1.8m h=1.8m其它参数:立杆截面积A=489mm2ф=48/3.5立杆的截面抵抗弯距W=5.08×103mm3,惯性矩I=1.36×10-7m,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0.17N/mm2。
8.1.6.1恒载计算G kG k=hgK1+nLgK2=13.5m×0.1346+1×1.5×0.4637=1.8171+0.696=2.5131KN其中脚手架自重gk1=0.1346KN,作业层面gk2=0.4637KN/M,用于结构施工时,高度为13.5m(考虑到浇注第一节环梁后人字柱可以作为支撑构件),故只计算第一节施工荷载。
8.1.6.2活载的标准值Q k=nl a g k=1.5×1.8=2.7KN/M2。
风载W=0.7Us UzWo=0.7×0.814×1.1×0.25=0.22KN/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