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体墩施工作业指导书

实体墩施工作业指导书

实体墩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桥涵工程实体墩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2.1.1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复核设计图纸,重点为墩身顶面标高,钢筋布置方式、钢筋型号、保护层厚度,墩顶吊篮设计型式,墩身混凝土标号,相邻墩身跨度,不同梁式交替处墩身偏心设置,墩身顶支座预留孔,“四电”专业在墩身是否有特设设计等,对出现的差、错、碰情况,填写审图记录,报监理、设计单位进行答疑,分部工程部根据答疑情况,在施工图纸对应位置进行修改,并签名,标注日期;2.1.2墩身施工涉及的相关通用图纸已配置齐全,并审核完成;2.1.3墩身所用模板已设计完成;2.1.4供作业人员作业和上下的脚手架,设计完成;2.1.5工程数量计算完成,材料计划提报分部物机部;2.1.6平面坐标和高程计算,复核完成;2.1.7机械进场合格证已审核完成,并上报监理单位审批;2.1.8工程部对墩身施工工艺、安全已向作业人员进行交底;2.1.9安质部对作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完成,经考试,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2.1.10试验室对墩身混凝土,配合比已试配完成,并上报监理单位审批。

2.2 外业技术准备2.2.1试验室对进场的材料,按照验标进行检测,合格后,进库存放,并按照要求进行物资状态标识;2.2.2进场的墩身模板试拼完成,已经安质部、工程部验收合格;2.2.3班组长已向钢筋加工班下发配料单,并经现场技术人员复核无误。

加工的半成品钢筋,经验收,满足规范要求偏差。

半成品按照要求标识清楚;2.2.4现场临时材料存放场地,平整完成,支垫材料按要求摆放;2.2.5物机部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检修,机械设备状态良好;2.2.6墩身纵横线轴线已放样完成,墩身底部轮廓采用墨线标识;2.2.7墩身施工,涉及的机具已进场,满足施工;2.2.8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临时设施,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3.技术要求3.1墩身施工前,对承台顶面进行凿毛,露出新鲜混凝土面不得小于75%,清洗干净,整修墩身预埋钢筋;3.2模板及支架经过设计计算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施工荷载,保证结构物各部形状、尺寸准确;3.3圆端形实体墩高度小于等于18m一次浇筑成墩,圆端形实体变坡墩高度大于18m 分两次进行浇筑;3.4钢筋接头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分散布置。

在“同一连接区”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为,焊接接头在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不得大于25%。

3.5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要求。

3.6夏季气温较高时宜安排在傍晚开始浇筑,不宜安排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内部温升。

冬季施工时,气温低于5℃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新入模的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的混凝土、钢筋、模板介质间温差不得大于15℃。

3.7自高出向模板内倾斜混凝土时,自由倾斜高度不宜超过2m。

超过时,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辅助设施,进行混凝土浇筑。

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超过1m。

3.8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实心墩施工程序:墩身与承台衔接面凿毛→墩身钢筋调整→墩身钢筋安装→底节模板安装→墩身四周搭设脚手架→顶层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墩身模板拆除→脚手架拆除。

4.2施工工艺流程墩身浇筑工艺流程,见图1。

5.施工要求5.1墩身底部范围承台顶面凿毛墩身施工前,需将墩身底部范围内承台顶面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除,凿毛后露出的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总面积75%。

凿毛分墩身结构钢筋内部分和墩身钢筋保护层部分。

具体的凿毛方法为:首先,使用墨线在承台顶面弹出墩身底部轮廓线,然后用无锯齿切割机沿轮廓线切2~3cm深切缝,最后,在砼强度不低于2.5MPa时,采用风动机等机械凿除。

图2 墩柱钢筋凿毛图5.2钢筋加工、安装5.2.1钢筋加工钢筋加工详见钢筋加工作业指导书部分。

5.2.2钢筋安装(1)半成品钢筋现场摆放墩身钢筋在钢筋场统一加工完成后,根据墩身钢筋绑扎进度要求,各类型半成品钢筋标识清楚,采用平板车运输至施工地点。

现场临时存放时,将不同规格型号的钢筋分类摆放,并采取下垫上盖的方式,防止钢筋锈蚀,下垫高度满足钢筋离地面不小于20cm 和不自然下垂为宜,上盖采用彩条布覆盖的方式。

(2)钢筋定位钢筋绑扎的高度按照每次浇筑的混凝土高度确定,其中,直坡实心墩一次绑扎到位,斜坡实心墩根据浇筑米数来绑扎。

钢筋绑扎过程中为了保证钢筋绑扎的外形尺寸,需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

在墩身钢筋直线段定位模具采用纵横向绑扎φ16螺纹钢进行定位,其两侧圆端形部分可自圆心向圆周绑扎适当数量的扇形定位钢筋。

定位钢筋每隔1.5~2m高度设一道,其中心与墩身中心吻合。

完成该节段后绑扎下一节段的钢筋时,再重新绑扎定位钢筋模具。

(3)钢筋绑扎墩身钢筋采用人工现场绑扎,主筋接长采用搭接电弧焊,箍筋采用搭接绑扎接头的型式。

钢筋绑扎前先核对半成品钢筋的编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技术交底相符,如有错漏,立即纠正增补。

钢筋绑扎采用22号铁丝,铁丝长度300mm~350mm,扎丝的长度能使扎丝钩拧2-3转后,余10mm左右。

钢筋绑扎时可设置定位卡,确保钢筋间距准确。

钢筋绑扎按设计要求牢固控制钢筋位置,并满足以下要求:1)钢筋两端交点均绑扎牢固,中间间隔绑扎,但拐角处必须绑扎。

2)钢筋弯折角与纵向分布筋交点全部绑扎。

3)箍筋接头处交错绑扎。

4)其余各交叉点用梅花式跳绑。

5)在钢筋交叉点处,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八字形)交错扎结。

6)绑扎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钢筋接头的布设,满足下列要求:⑴钢筋接头分散布置,在“同一连接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满足技术要求。

⑵钢筋接头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小于10d。

⑶两钢筋接头相距在30d以内,或两焊接接头相距在50cm以内,或两绑扎接头的中距在绑扎长度以内,均视为处于同一连接区段,且不得小于50cm;⑷在同一根钢筋上不得配置过多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上只准有一个接头。

⑸绑扎接头受拉区域内的光圆钢筋末端做成彼此相对的弯钩(图3),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三处)300mm,在受压区内不小于200mm。

②d为钢筋直径。

⑹受压光圆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纵向钢筋的末端不做弯钩,但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30d。

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满足以下要求:⑴垫块相互错开,分散布置,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采取梅花形布置,数量不少于4个/m2,绑扎垫块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⑵保护层垫块的尺寸为保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其形状为工字形或锥形有利于钢筋的定位。

⑶垫块的耐久性和抗压强度不低于构件本体混凝土。

5.3脚手架搭设墩身脚手架搭设主要作为人员的上下通道和模板安装作业平台所用,布置形式采取双排脚手架,沿墩身四周交圈布置,脚手架立杆外侧悬挂安全密目网,距墩身模板外侧距离控制15cm。

见图5.3-1、5.3-2所示。

墩身脚手架搭设,参见脚手架搭设作业指导书。

图4 实心墩墩身脚手架图图5 墩外模作业平台图5.4综合接地系统和预埋件5.4.1综合接地系统(1)在桥墩一侧左右位置各设一根接地钢筋,一端与基底水平接地极(钢筋网)中的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以上接地钢筋可用基底、桥墩中的结构钢筋代替。

(2)综合接地钢筋的连接、接地钢筋和接地端子的焊接采用搭接焊,禁止对焊。

要求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200mm,双面焊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焊缝饱满无夹渣。

综合接地纵、横、竖向钢筋的连接,采用Ф16钢筋L型焊接(3)每个部位混凝土浇筑前,量测接地极的接地电阻、贯通性电阻值。

并在拆模后及时复测接地端子的接地和贯通性,确保端子合格。

单点接地电阻≤1Ω,综合贯通地线上任一点的接地电阻≤1Ω。

5.4.2预埋件在钢筋绑扎完成后,模板安装前进行预埋件的埋设,本工程的预埋件类型如下:(1)桥墩电缆爬架预埋件。

电缆爬架预件主要是槽道的预埋,埋设方法自墩底150cm 起,每150cm在水平方向上埋设四处。

(2)桥墩集中排水管道的预埋件。

集中排水管道的预埋件指的是槽道的预埋,埋设方法自墩底起,每100cm在水平方向上埋设四处。

(3)桥墩检查梯预埋件。

桥墩检查梯预埋件是在墩顶预埋∠75×75×8角钢,后期再制做一个可以进入桥梁的爬梯以供检查所用。

(4)墩顶吊篮预埋件。

墩顶吊篮预埋件是在墩帽的设计部位埋设预埋构件,供后期吊篮的安装。

(5)沉降观测桩的埋设。

沉降观测桩是用于对墩台身的沉降观测,为不至影响模板整体性和混凝土的外观,可以在墩身内预埋套筒,然后在观测时拧入连接杆即可进行观测。

5.5模板安装模板采用无拉杆定型钢模板。

5.5.1模板进场验收墩身模板进场后,组织试拼装,试拼装完成后,由分部工程部、安质部、物机部联合进行验收。

(1)根据墩身设计图纸,对单块模板加工尺寸和组装后整体模板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量测。

模板的分节是否满足施工需要;(2)模板面板厚度,竖肋型号、间距、与面板的连接方式,背肋的型号、间距、连接法兰厚度和两法兰间密贴情况,以及连接法连与背肋的垂直度,模板竖、横向连接法兰尺寸;(3)模板板面平整度,横竖向接缝是否严密、错台大小、连接螺栓孔眼对位情况、加劲板的设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4)预留孔的孔径、间距是否满足设计;(5)模板拼装所用定位销间距、数量、型号。

连接螺栓的型号、长度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上述内容验收后,单套模板填写验收记录表,填写验收结论,需整改的内容通知模板加工厂家派专业人员处理,整改完成经复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5.2模板安装图6 直墩配模图图7 坡墩配模图(1)模板安装顺序测量放样→搭设安装支架→吊装组拼模板→检查对角线、垂直度和位置→设置缆风绳→模板固定→模板安装质量检查在支架搭设与墩身钢筋绑扎完成后,搭设内架时,拆除脚手架,由下至上安装墩柱模板面板,并及时安装桁架;搭设外架时,由上至下边安装桁架边拆除脚手架。

最后进行模板加固措施。

(2)测量放样墩身模板安装前,作业人员根据测量人员放样的承台、墩身底部四角控制点,墨线弹出承台、墩身轮廓线和模板安装线。

并且,技术人员复核模板安装线处承台、墩柱顶面实际高程,如存在凹凸不平现象,采用干硬性砂浆抄平,砂浆带内边缘距墩身轮廓线距离控制在1cm左右。

砂浆带强度满足要求后,技术人员根据施工承台、墩身设计高度,向班组出具模板配置图。

(3)模板吊装单块模板吊装,采取双点吊装的方式,吊点必须严格设置在模板设计的位置。

吊装钢丝绳和吊环,根据单块模板的重量经计算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