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柱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模板制作、安装、拆除作业模板制造(1)墩柱模板按照墩柱尺寸用钢模板分节拼装而成,模板间采用螺栓连接。
(2)模板准备:首先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模板配置,然后对模板进行组合、整理后用机械抛光,清理干净(用手摸完后无黑迹)后刷脱模剂,涂刷时保证均匀、不流淌、不漏涂。
抛光要做到抛出钢模板的本色,表面光洁、平整,且模板边角必须顺直、平整、洁净。
挑选模板要检查模板肋齐全、板眼一致,分堆码放,便于控制并用于同一部位,有利于控制组合钢模板拼缝的严密度和平整度。
(3)模板加工精度1)模板安装允许偏差1、表面平整度:3mm2、模板的侧向弯曲:L/1 500mm3、两模板内侧宽度:+10mm,-5mm4、相邻两模板错台1mm2)焊接钢结构制作与安装工程的连接,必须保证结构的正确结构位置,连接部位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焊缝缺陷分级(mm)1、未焊满:每100.0焊缝内缺陷总厂≤25.02、咬边:≤0.1t且≤1.0,长度不限3、裂纹:不允许4、电弧擦伤:不允许5、接头不良:缺口深度≤0.1t且≤1.0,每m焊缝不超过一处6、焊瘤:不允许7、表面夹渣:深≤0.2t,长≤0.5t且≤208、表面气孔:每50.0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且≤3.0气孔两个3)边缘加工及置孔质量要求1、宽度及长度:±10cm2、加工边直线度:L/3 000且不大于2.0mm3、加工面垂直度:0.025t且不大于0.5mm4)螺栓制孔允许偏差(mm)1、直径:+1.0,02、圆度:2.03、垂直度:0.03t且不大于2.04、同组内任意两孔间距:±1.05)连接组装缝隙(mm):±1.5(4)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自检合格后报检验。
(5)模板拆除: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正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时方可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模板拆除应在养护期后进行。
拆模应遵循“先搭后拆、后搭后拆”的原则,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拆除时不可整片拆下。
模板、脚手管及扣件拆除完成后及时清理、分类码放整齐,退回周转库。
(6)模板施工注意事项:1)若平整度不够,支模以前要用砂浆找平模板底脚。
2)为防止模板缝漏浆,在模板底脚用水泥砂浆封堵,模板拼缝间夹双面胶(粘双面胶一定要平直),严禁在没有对拉螺栓的部位用带眼的模板。
3)模板在安装前必须进行机械抛光,抛光后清理干净,用手摸完无黑迹。
4)在混凝土浇筑前,用空压机吹干净模板内灰尘,对于模板上所粘灰尘,用棉布擦干净。
5)模板的加工精度要严格检查,确保基础的外形尺寸。
6)模板接缝螺栓要上满,并设置足够的外撑,保证模板的整体稳定性。
二、钢筋制作、安装作业(1)原材料的技术要求1)非预应力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1997)的有关规定。
各种规格钢筋其机械性能应符合下表规定:各种规格钢筋机械性能钢筋类型抗拉强屈服点σs伸长率σs冷弯180°不小于Q235 370 235 25 d = ɑQ235(盘条)410 235 23 d = 0.5ɑHRB335(6~25mm)490 235 16 d = 3ɑ注:d:弯心直径;ɑ:钢筋直径2)钢筋外观:无裂纹、重皮、气孔、氧化、铁皮锈、死弯及油污等。
3)钢筋进场前应有厂家提供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进场后钢筋应分批(每批超过60t)抽样复验。
第一次抽样一组试件,各试验合格,该批钢材视为合格。
第一次抽样不合格,应加倍抽样试验,全部合格者该批钢材视为合格,若任一项不合格该批钢筋不合格。
4)钢筋应存放在干燥地点,最低点离地面不小于20cm,按照批号分堆存放,并挂上标识。
不得沾污油脂酸碱盐等有害物质。
(2)钢筋加工及安装钢筋表面有明显的锈蚀、油污、焊渣时,外观质量为不合格。
1)钢筋加工及安装1、主要受力钢筋接头均采用焊接连接。
2、墩柱钢筋绑扎安装时,为保证施工方便及钢筋位置准确。
3、钢筋网的钢筋根数,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4、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同一根钢筋接头间距和焊接、质量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2)钢筋保护层为保证钢筋保护层满足规范要求的误差允许范围(+10,-5)mm,钢筋均采用混凝土垫快。
按照梅花形布置,纵横向间距为50cm。
3)验收标准1、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序号名称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 受力钢筋全长±10尺量2 弯起钢筋的弯折角度±203 箍筋内净尺寸±52、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名称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1受力钢筋排距 ±5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2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103分布钢筋间距±20尺量,连续3处4箍筋间距绑扎骨架±20焊接骨架±105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包括在内) 30尺量6钢筋保护层厚度c (mm )c ≥ +10,-5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25<c <35 +5,-2c ≤25+3,-1三、混凝土浇筑、养护作业(1)混凝土灌注 1)混凝土灌注方式 采用漏斗输送混凝土。
2)墩柱混凝土灌注顺序、振捣方法、注意事项 1、灌注中不得用振动棒推移混凝土以免造成离析。
2、混凝土振动时间,应以表面没有气泡逸出和混凝土面不再下沉为宜。
混凝土振捣应有专人指挥、检查,振捣应定人定点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操作插入式振动器是宜快插慢拨,振动棒移动距离应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约40cm),每点振动时间约20~30s,振动时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振动棒插入深度以进入前次灌注的混凝土面层下50~100mm为宜。
(2)墩柱混凝土养护1、为保证混凝土充分湿润,设专人不间断洒水养护,以确保在任何时候塑料薄膜内均处于充分湿润状态。
洒水次数应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为度。
洒水养护期:从灌注完开始计时,夏天一般不少于7d,其他季节不宜少于14d。
2、外模拆除后,在墩柱混凝土表面覆盖薄膜保湿。
四、劳动组织1.劳动组织模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2.作业工地应配备专职队长、技术负责人,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领工员、工班长、均应有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
五、质量控制及检验工作在作业时,按照列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质检员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验。
桥梁墩柱施工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祥见下表。
桥梁墩柱施工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序号质量控制项目质量标准和要求施工单位检验方法监理检验方法备注1 墩柱身钢筋安装单面焊≥10d;双面焊≥5d;焊缝厚度≥0.3d,并不得小于4mm;焊缝宽度≥0.7d,并不得小于8mm;焊渣敲净。
允许误差:主筋间距±10mm,主筋长度±10mm;箍筋间距±20mm,箍筋内净尺寸±3mm。
观感洁净、规整观察和尺量观察和尺量2 保护层垫块采用与设计保护层等厚的砂浆垫块(强度不低于墩台身混凝土的强度),数量4个/m2,呈梅花形布置观察和尺量观察和尺量3 测量放样测出墩台中线、水平、标出墩台低面位置,墩台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允全站仪和水平仪测量检查测量资料、许误差0~+20mm尺寸检查 4模板及安装采用整体钢模板(尽量一次安装完成)。
模板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10mm ,表面平整度3mm ,相邻模板错台1mm ,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及支架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
将脱模剂涂刷均匀 挂线、吊垂球、尺量检查至少三个断面观察、尺量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标高在模板上作出记号,混凝土严格按试验室提供配合比拌和,墩台混泥土一次浇筑到顶,连续不间断浇筑,混凝土垂直下落高度超过2m 挂串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有专人观察模板情况 测量、观察、坍落度筒测试 巡查6 混凝土捣固 混凝土水平、分层、浇筑,每浇筑40cm 高,采用插入式捣固棒捣固一次,要快插满拨,将混凝土中的气体引出,插入深度进入前次混凝土面10cm 左右,墩柱顶部将面收平 观察 巡查7 拆除模板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强度达到2.5MPa 时即可拆模,拆模时严禁用撬棍和大锤猛撬、猛砸,注意成品保护观察 观察 8墩柱养护 拆模以后,用塑料薄膜罩上,洒水养护,混凝土面式中保持湿润,连续养护四周以上安排专人负责,做好养护记录 巡查,检查养护记录9 墩柱混凝土外观 光洁、颜色一致、无蜂窝、麻面,允许偏差:墩台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20cm 、桥墩平面扭角≤2°、表面平整度≤5mm ;支撑垫石:顶面平整度±1mm 、顶面高程-10~0mm 、同一墩台梁下两垫石高差≤3mm ;欲埋件和预留孔位置≤5mm观察、尺量和测量不小于5处 见证测量10 混凝土强度56d 龄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标准养护试件抗压试验见证检验六、安全及环保要求1.应注意模板的吊装和拆除安全。
拆下的模板不得从高处掷下,拆下的模板不得到处乱放,以免丢失或被埋入土中污染环境,应送至指定点,以备下次使用。
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意识。
高空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帽,严禁从高空扔物体。
经常检查线路,以防电线漏电。
起重设备,上料斗应经常检查,钢绳应注意检查保修,各种扣件应经常维护。
2.施工工地应悬挂危险标志和警示牌,并安排专职安全员随时检查安全状况,排除安全隐患。
施工人员按规章作业,加强通信联络,专人负责起重设备指挥。
3.墩柱混凝土灌注完成后,要做到工完料清,及时清除多余的砂石、废弃混凝土和各种剩余物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