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模拟考试试题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本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8分)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拨的槲树(朝气蓬勃、生意盎然、老气横秋),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
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
秋收已顺利结束,挖马铃薯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
地里新翻的梅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妖艳。
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酣然。
在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2分)晶莹.()湛.()蓝(2)找出语段中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2分)应改为应改为(3)在语段括号里选一个最恰当的成语填在横线上。
(2分)(4)语段中划线的句子有毛病,请加以改正。
(2分)2.默写。
(12分)(1) 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3),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5)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表达不惧遮挡的望远境界的诗句是:,。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生疾苦的名句,请你从以下指定的诗文中各默写出两句: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7)当你的同学或朋友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需要安慰和鼓励,请你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给予鼓励:,。
3.名著阅读。
(8分)(1) 依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出人物的名字或书名。
(4分)①他敢于冒险,即使流落荒岛,也绝不气馁。
在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小岛上,孤身一人,克服了许多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
他: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我国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开篇词。
这部古典名著的书名:③游小人国时对“高跟”“低跟”党的斗争的情节出自哪一本名著?书名:④“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
’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吗?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喜气的事情。
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她:(2)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4分)他.提了哨棒,大着步,自过景阳冈来。
……一路走来,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
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後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他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他的名字叫什么?请简述他打虎的全过程。
(80字左右)二、综合性学习(11分)4.综合性学习。
(11分)(1)4月20日四川雅安地区发生了7.0级强地震。
该地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惨重损失。
请你参加下列活动:①学校准备为雅安灾民举行一场爱心捐赠,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分)②假如你是活动的组织者,请你致一个简短的开幕词。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
)(2分)③如果你校要办一期关于地震常识的版报,请你为这期板报再设计两个栏目。
(2分)例栏目一:地震前兆。
栏目二:栏目三:④假如一位灾区的同龄人在网上发帖,地震造成了他的父母悲惨离世,自己也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请你给他跟帖留言。
要求不少于30字。
(2分)(2)请从思想内容和对联形式两方面考虑,给下面的上联选出最恰当的下联。
(3分)上联:读万卷书,可知天知地;下联:。
A行万里路,得跋山涉水。
B创万世业,赢千秋美名。
C闻千家事,当爱己爱人。
D知一方难,能尽心尽力。
三、阅读(51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15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①,蓁莽②荒秽,因作小(竹)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③,幽阒辽夐④,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虚畅……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⑤,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注释】①雉堞圮毁:雉堞:城上的矮墙;圮毁:倒塌毁坏。
②蓁莽:丛生的杂木和野草。
③濑浅水流经沙上。
④幽阒:清幽寂静;辽夐:辽阔遥远。
⑤鹤氅:鸟羽编织的大氅。
5.解释下面加点词。
(4分)(1)鱼可.百许头可:(2)斗.折蛇行斗:(3)不可具.状具:(4)亦谪.居之胜概也谪:6.翻译下面句子。
(4分)(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2)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译文:7.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3分)A甲文通过写游鱼的各种情状,从侧面衬托潭水的清冽。
B乙文中作者运用排比句式极写竹楼的音响美,突出竹楼的宜于居住。
C甲文通过“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体现了作者观赏小石潭的奇景后暂时的轻松与快慰。
D乙文既从高远视角落笔勾勒竹楼旷远青隽的境界和室内人的人事之乐,又展现了该地的民俗风情。
8.柳宗元和王禹偁(chēng)都是被贬的朝廷命官,但他们在两文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有所不同。
请分别加以概述。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19分)杏茶①小时候,家里用过一个名叫杏茶的保姆。
她的名字,令我很难忘。
杏和茶都是清淡与馨香的植物,同时,杏仁和茶叶,又都有丝丝的苦味和醇醇的香味。
她的模样还留在我的心里,很素净的:齐耳的短发,斜挑头路,在发多的一面卡一个夹子,总是穿斜襟蓝布的衫子和带钮襻的布鞋。
她不结婚,吃长素。
空闲的时间里,她总是坐着绣花。
她绣花并不描摹现成的花样,而是捏一支我们用剩的圆珠笔芯,自己在白布上画,有时是花,有时是鸟。
记得她绣过一幅花样:一条河,岸上有苇子,和中间有一条小船,船上坐了两个小人儿,穿了和尚领的衣服。
我们和邻家的孩子最爱看的就是这对小和尚,当我们看这对人儿时,杏花就掩着嘴笑,笑得很快乐。
②母亲问过她为什么不结婚,又为什么吃长素这一类问题,我没有印象她是怎么回答的了。
只记得她有一个弟弟,得了绞肠痧,痛得叫喊了一夜就死了。
她平时言语极少,不喜欢人多,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待着,绣着花。
她是我弟弟奶妈的同村人,由奶妈介绍来烧饭的。
有时看见杏茶一个人坐在院子里落泪,问她,她也不说。
后来,听邻家的保姆说,是受了奶妈的气。
杏茶来了不长时间,就辞了回乡下去了,想来是与奶妈合不来的缘故。
③我那时十来岁,不懂得一个人为什么会不吃好吃的鱼肉,为什么这样委屈自己,不懂得自己对自己的禁忌是怎么回事。
我不懂得每个人都应有一件终身信守的东西,这东西凌驾于肉体与精神之上,使我们的行为不至于陷入盲目,再因盲目而苦闷。
④杏茶的守斋(指吃长素)使我好奇,我时常想:倘若她吃了荤会怎样呢?这一个问题缠绕着我,使我日夜不得安宁。
有一天,我终于决定去做一个实验。
我背着人,偷偷地在杏茶吃的素菜里滴了几滴肉汤,然后心里擂着鼓般看着杏茶毫无察觉地吃下了这碗菜。
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杏茶依然如往常那样,安祥地收拾了饭桌,洗净了碗,然后坐下来绣花。
这一天,我一直在窥视杏茶,心中忐忑不安。
这不安的心情伴随了我很长久的时间,虽然没有任何人责备我,虽然没有任何人知道。
我隐隐地感觉到自己将别人的一件宝贵的东西破坏了,而就在破坏别人宝贵东西的同时,也将我自己宝贵的东西破坏了。
我将别人纯洁的东西玷污了,也将自己纯洁的东西玷污了。
表面上,我依然骄横任性,但在内心里,我却长久地怀着一种暗淡的不洁的自我感觉。
这种暗淡的不洁的自我感觉,或者成为我终身的牢狱,或者使我破罐破摔,从此沿着黑暗的道路走下地狱。
幸好我注重现实,自我调节的本领很高,才避免了这两种下场,而且找到了一条让我生活下去的道路。
9. 文章第①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什么描写方法?从中你感到她是一个怎样的保姆?(3分)10.阅读全文,文章标题“杏茶”,请你说说这“杏茶”包含哪几层含义。
(4分)11.语言品析。
(8分)(1)每个人都应有一件终身信守的东西,这东西凌驾于肉体与精神之上,使我们的行为不至于陷入盲目,再因盲目而苦闷。
扣紧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2)“偷偷地在杏茶吃的素菜里滴了几滴肉汤,然后心里擂着鼓般看着杏茶毫无察觉地吃下了这碗菜”。
从修辞角度品析。
(4分)1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
(9分)谈阅读①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
②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
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方式。
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
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③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就必须阅读。
人并不只是一个酒囊饭袋,只需五谷与酒肉,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现代对人的定义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
这种动物需要通过修炼,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便是阅读。
④另一种人,他们不阅读,只是浑浑噩噩地生活,即使书籍在他们面前堆成山,他们也视而不见。
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比如麻将、赌博、洗脚房。
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我们更要诅咒。
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
⑤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
读书人的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成的。
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的外表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很不完美的。
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
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难忘。
有时我想:如果这些先生不是读书又将如何呢?我且不说他们的内心因精神缺失会陷于平庸与俗气,就其外表,大概也是很难让人恭维的。
此时,我就会惊叹读书的后天伟力,它居然能将一个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变得富有魅力。
⑥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13.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14.③④两段是什么关系?说说这样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