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PPT课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PPT课件


放大镜10
❖ 1、下列三幅动画在生活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 2、摄影师用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一位同学照了一张全身像,在想给他找 一张半身像,照相机和这位同学间的距离应怎样变化?
❖ 3 、在农村放映电影,试镜头时,发现屏上的影像小了一点,应当怎样调 整放映机( )
❖ A.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6
五、教学过程
❖ 1 .有趣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为导入新课的指导思想。上 课时,首先做如下演示实验:

实验一:使凸透镜正对着教室的电灯,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沿主
光轴放一张蜡纸做的屏,移动到适当的位置,纸屏上就会出现清晰的倒立
的电灯的像。引导学生说出此实验说明凸透镜可以成像,刚才观察到像是
CHENLI
3
二、学情分析
❖ 通过前面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区分实像和虚像,知道了照相机,投 影机,放大镜都运用了凸透镜使物体成像原理,对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归 纳能力,但是对像的放大、缩小,虚、实还处于不解状态,只有通过实 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才能完成对凸 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才能引发他们乐于探索日常和自然现象中的物理 道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
土门中学 靳大勇
CHENLI
1
《凸投镜成像规律》说课流程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过程 六、总结规律 七、效果与反思
CHENLI
2
一、教材分析
❖ 这节课既是第一节透镜和第二节生活中透镜知识的延伸,又是这 两节知识的升华,同时它又是第四节眼睛和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 镜的理论基础,(应用—理论—再应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是集物理概念、现象、规律于一体的课程。因此它在本章起至 关重要的作用.教材中对于实验探究是这样安排的:先给出或测 出凸透镜的焦距,再让学生观察u>2f、2f>u>f、u<f凸透镜的 成像特点,把观察结果记录表格中,分析得出结论,从中学习实 验——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 导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猜想,初步设计方案,组织学 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CHENLI
4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 件.
❖过程和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知道探究的重要 2.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 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 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CHENLI
11
七、效果与反思
❖ 学生通过动手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现象明显,大 部分学生能从实验现象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实验 既增加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及实验 操作的能力,营造了探究与创造的氛围,基本上达到了我们 高效课堂的目的。
CHENLI
12
CHENLI
13
❖ B.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 C.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 D.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 4、取一个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手紧靠在杯的背面,透过水杯看到的 手“变大”了。请实际试一下,并解释这个现象。
❖ 5 、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在光具座上将蜡烛放置在凸 透镜前,然后移动光屏,可他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 的像。请你分析发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
由实际光线集合而成的,叫做实像。是位置固定、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实验二:让学生拿着凸透镜看窗外的景物和看书上的字,请学生说出
所观察到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凸透镜能否成放大的实像?能否
成虚像?凸透镜的成像有怎样的规律,从而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 实验器材每四人一光具座、一个凸透镜、一支蜡烛、一光屏、一盒火柴。
CHENLI
5
四、重难点教学分析
❖ 1、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 ❖ 2、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 采用边实验边记录
边总结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演示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记 录数据,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从而得出规律,进而加深学生的认 识. 使知识一步步延伸,实验过程逐步完善。
CHENLI
CHENLI
7
CHENLI
8
09.03.2021
❖ 2.进一步提出问题:凸投镜成像的性质发生了那些变化,通过 (实验——讨论——活动——再探究)的过程,这样学生始终是课堂 的主人,注意力高度集中,知识点不知不觉中就印入脑中了。
❖ 3.分析数据总结规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物距大于二倍焦 距、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的成像规 律。由学生来归纳,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在此过程中,我让基础 差的同学说出实验现象,基础中等的学生公布测量的数据,基础好的 学生总结规律,大家监督评价,这样不同层次学生都有了发言的机会, 让他们都有成就感.
CHENLI
9
物距(u)
像的性质
倒立或 放大或 实像或 像距( v)
正立 缩小 虚像
应用பைடு நூலகம்
一束平行光
u>2f u=2f f<u<2f u=f u<f
实像点 V=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测凸透镜焦 距
照相机
投影仪
正立 放大 虚像 CHENL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