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原则及目的 (3)1.1、编制依据 (3)1.2、编制原则 (3)1.3、编制目的 (3)二、编制依据 (4)2.1 工程概述 (4)2.2 墩身工程量 (4)三、施工准备 (5)四、施工机械设备 (5)五、墩身施工组织机构人员安排 (6)5.1墩身施工拟投入的管理人员明细表 (6)5.2墩身施工拟投入的施工人员明细表 (7)六、施工工艺及方法 (8)6.1施工工艺流程 (8)6.3承台与墩身接触面凿毛清理 (11)6.4模板工程 (11)6.5墩身混凝土浇筑 (13)6.6混凝土养生及拆模 (14)6.7墩身外观质量控制 (15)6.8墩身施工注意事项 (16)七、墩身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7)八、墩身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8)九、墩身环境保护措施 (20)佛开跨线桥墩柱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原则及目的1.1、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5)、《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8)、《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1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12)、《公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剂》(JT/T 523-2004);(13)、《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14)、佛开高速跨线桥施工设计图纸;(15)、招投标文件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16)、墩柱首件施工总结。
1.2、编制原则1、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既有资源配备,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进行佛开跨线桥墩身施工。
2、符合设计要求,满足规范标准,方便于佛开跨线桥墩身施工。
1.3、编制目的为保证本桥墩身工程能优质、高效完成,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特制定墩柱工程施工方案,以指导墩柱施工,同时使每道施工工序都处于受控状态,保证工程施工的优质性和安全性。
二、编制依据2.1 工程概述主墩墩身为矩形实心截面,横桥向尺寸8.6m,顺桥向厚度为2m,C40混凝土。
过渡墩采用D160cm与D180cm的双柱式圆柱墩,柱间距9.25m,左幅38号墩采用门架墩。
引桥装配式小箱梁桥墩主要采用双柱式大挑臂梁方柱墩,圆柱式双柱墩,现浇箱梁采用圆柱式墩。
方柱墩根据跨径的不同采用120cm*120cm,130cm*130cm。
圆柱采用D140cm接160cm,D160cm接180cm,以及D180cm接D200cm不等。
墩身施工拟分两次进行,在承台施工时整体预埋墩柱第一节钢筋骨架,该节骨架在承台施工时已安装完成,承台浇筑完成后对预埋钢筋进行调整,检查合格后立模浇筑混凝土。
第二节为系梁底以上部分墩柱及墩间系梁,在第一节混凝土终凝后即接长安装剩余墩柱钢筋及系梁钢筋,检查合格后立模浇筑C35砼,拆模后外表面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墩顶滴灌的方式进行养护。
2.2 墩身工程量表1-1 主墩墩身工程量表表1-2 过渡墩墩身工程量表表1-3 引桥桥墩墩身工程量表三、施工准备1、施工现场已经做到路通、电通、水通。
2、各种必备的施工机械、工具、材料已经全部备齐,并在使用前试运行,保证其状态的良好。
3、施工用料:已经自检合格。
各种原材报试验监理抽样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与施工,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
4、技术准备:①、组织项目经理部有关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学习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合同文件以及有关施工的技术文件。
②、作好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会审工作,对项目部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现场施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进行逐级技术交底,并认真执行各项施工技术规范。
③、测量放样工作:施工测量采用全站仪。
导线点、水准点已经复核、加密,并据此进行定线放样,放出立柱的中心线,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四、施工机械设备五、墩身施工组织机构人员安排5.1墩身施工拟投入的管理人员明细表表5-1 佛开跨线桥墩身施工拟投入的管理人员表5.2墩身施工拟投入的施工人员明细表六、施工工艺及方法6.1施工工艺流程桥墩施工工艺流程图6.2脚手架搭设1、工程及主要工作量;构造、尺寸、界限、要求墩台身脚手架,根据施工需要确定脚手架高度。
2、主要设备、材料、构件的型号、规格和质量要求①搭设脚手架全部采用ф48mm,壁厚3.5mm的钢管,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
②脚手架钢管的尺寸、横向水平杆最大长度2.2m,其它杆最大长度为6.5 m,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小于25kg。
③钢管表面平直光滑,无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剌、压痕和深的划痕。
④钢管上严禁打孔,钢管在便用前先涂刷防锈漆。
⑤扣件材质必须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
1)旧扣件使用前,先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拴进行更换处理。
2)新、旧扣件均进行防锈处理。
3)脚手板采用杉木制作,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大于等于200mm,长度为4~6m。
3、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①脚手架底步距为1.2m,其余每步为1.2m。
②立杆纵距为1.5m,横距为1m。
③架子高在7m以上,每隔4m,水平每隔7m,设拉结点,转角处以及每隔6~7根立杆设剪刀撑。
4、地基与基础①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原土或回填土必须事先进行夯实。
②脚手架底面标高高于自然地坪50mm③立杆基础外侧设置截面20cm×20cm的排水沟。
5、搭设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要求①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一般顺序是:里立杆→外立杆→小横杆→大横杆→扫地杆→脚手片→防护栏杆和踢脚杆→连墙杆→安全网②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保证搭设过程中和稳定性。
③脚手架搭设中累计误差超过允许偏差,难经纠正,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按规定校步距、纵距、横距、立杆的垂直度。
④竖立杆时应由两人配合操作。
大、小横杆与立杆连接时,也必须两人配合。
⑤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或雪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搭设作业。
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注意防滑,并采取防滑措施。
⑥非操作层脚手架上严禁堆放材料,且必须保持清洁,操作层脚手架上材料堆放不能集中,不能超高,堆放要稳固,每平方米的堆放不得超过300kg,工作完成后及时清除干净。
⑦脚手架搭设后由施工企业组织分段验收。
验收表中应写明验收的部位,内容量化,验收人员履行验收签字手续。
验收不合格应在整改完毕后重新填写验收表。
脚手架验收合格并挂合格牌后方可使用。
6、拆除方案外架拆除前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对架子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与签证确认,建筑物施工完毕,且不需要使用时,脚手架方可拆除。
②拆除脚手架应设置警戒,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禁止非操作人员通行和地面施工人员能行,并有专人负责警戒。
③长立杆、斜杆的拆除应由二人配合进行,不宜单独作业,下班时应检查是否牢固,必要时应加设临时固定支撑,防止意外。
④拆除外架前应将通道口上的存留材料杂物清除,按自上而下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顺序。
⑤拆除顺序为:踢脚杆→防护栏杆→剪刀撑→大横杆→小横杆→立杆,自上而下拆除,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除,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⑥如遇强风、雨等气候,不能进行外架拆除。
⑦拆卸的钢管与扣件应分类堆放,严禁高空抛掷。
⑧吊下的钢管与扣件运到地面时应及时按品种规格堆放整齐。
4.2.3 钢筋的制作和安装按照现场所放的墩身中线、边线和设计图纸进行墩身钢筋的制安。
应预先在承台施工时对伸入承台内的墩柱钢筋进行预埋,绑扎完毕后,应采取必要措施对预埋钢筋位置进行加固,防止在承台砼浇注过程中预埋钢筋发生移动。
钢筋制作安装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规范执行:墩柱钢筋的主筋与箍筋按照正反扣交错绑扎,钢筋连接采用搭接焊,其中同一截面内的接头不能超过50%。
加工成形的墩柱钢筋骨架长、宽、高、平整度及垂直度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安装完成后,经现场技术人员及监理工程师检验符合规范后,方可进行模板安装。
钢筋接头应满足(JG163-2004)要求,接头应错开布置,直径16mm及以上的钢筋接头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闪光对焊接或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滚扎直螺纹套筒连接之间或连接件与钢筋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小于2.5cm。
墩身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cm。
冬期钢筋焊接时,要在脚手架外搭设棚布,用来防风防雨和保温。
墩柱钢筋安装完成后再安装垫石钢筋及各种预埋件。
6.3承台与墩身接触面凿毛清理在承台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对墩身与基础接触面进行凿毛,人工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露出新鲜混凝土并用水将表面冲洗干净。
在承台顶面放样、用墨线弹出墩身纵横向中心线、墩身轮廓线。
检查预埋墩身钢筋和预埋件数量、位置。
墩、台身施工前,应对其施工范周内基础顶部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并应将表面的松散层、石屑等清理干净;在施工第二节墩柱时,其接缝亦应作相同的凿毛和清洁处理。
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6.4模板工程1、模板计算墩身施工前必须先对模板进行验算,模板的验算参照《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
2、模板制作(1)、模板采用钢模,由专业厂家设计,由面板、纵横加劲肋、桁架等组成,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
模板采用无拉杆设计,由模板外型钢骨架用螺栓连接形成环状抱箍。
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
(2)、模板的组装焊接,宜采用组装胎具定位及合理的焊接顺序。
(3)、模板加工毛刺、焊渣要清理干净,除锈要彻底,防锈涂漆刷均匀。
(4)、模板加工要求各部位焊接牢固,焊缝尺寸符合要求,焊缝外型应光滑、均匀,不得有漏焊、焊穿、裂纹等缺陷,不得产生夹渣、咬肉、开焊、气孔等缺陷。
(5)、手工校正模板的变形时,不得碰伤其棱角,且板面不得留有锤痕。
(6)、模板使用前须进行现场组拼、编号,并检查合格。
模板制作质量标准注:板面局部不平用2m靠尺、塞尺检测。
3、模板安装墩身预埋钢筋检查修整完成,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即进行墩身模板的安装。
墩身模板采用大块钢模,外壁加竖、横向加劲肋,由加工厂制做,分块在现场拼装,螺栓联结,具体方法为:(1)、依据墩身纵横十字线用墨线弹出模板的的外轮廓线。
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标高控制线。
模板安装前,应先除锈,并涂刷脱模剂。
模板表面应无污物、砂浆及其它杂物,并应在使用前涂脱模剂,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以保证混凝土表面色泽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