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炮制学实验大纲

中药炮制学实验大纲

中药炮制学实验
中药炮制实验课是中药炮制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探讨炮制原理,从而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进一步为探讨炮制原理,规范工艺、制订饮片质量标准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验教材列出十二个实验,共58学时,根据教学任务,实验课为36学时,故根据学生毕业之后的实际工作情况,有选择的开设八个实验。

除第一个实验以参观形式完成外,其余均要求学生每人一组动手操作。

实验一饮片厂见习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饮片工业的现状及饮片厂的设计。

2、了解中药饮片生产中净制、切制、炮炙及贮藏保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实验器材:无。

三、实验内容:参观中药饮片厂。

四、实验作业:写一份参观后的报告。

五、实验时数:5~6学时。

实验二净选与切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净选加工及切制的目的。

2、掌握净选加工的一般方法及药材的软化方法、程度及条件。

3、掌握手工切制及机器切制和饮片干燥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锅、锤子、笊篱、盆、蒸煮容器、恒温水浴箱、电炉、抽滤器、两通活塞、水银减压计、切药刀、压板、铁夹、切药机等。

三、实验内容
净制药物:剥取巴豆仁、砂烫骨碎补、制白扁豆。

切制药物:大黄、赤药、槟榔、陈皮。

软化:冷浸软化、热浸软化、减压浸泡软化。

切制:手工切制、机器切制。

干燥:自然干燥、干燥箱干燥。

四、实验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五、实验时数:5学时。

实验三清炒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清炒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炒黄、炒焦、炒炭的基本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三种炒法的不同火候,炒后药性的变化及炒炭“存性”的含义。

二、实验器材:炉子、铁锅、铁铲、瓷盆、筛子、温度计、天平、竹匾等。

三、实验内容
1、炒黄:酸枣仁、王不留行、牵牛子。

2、炒焦:山楂、麦芽。

3、炒炭:蒲黄、槐米。

四、实验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五、实验时数:2学时。

实验四加固体辅料炒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加固体辅料炒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加固体辅料炒的方法及质量标准。

3、掌握加固体辅料炒的火候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器材:炉子、锅、铁铲、扫把、筛子、台称、瓷盆、温度计等。

三、实验内容
1、麸炒:苍术。

2、米炒:党参。

3、土炒:山药。

4、砂烫:穿山甲。

5、蛤粉烫:阿胶。

6、滑石粉烫:水蛭。

四、实验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五、实验时数:3学时。

实验五炙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各种炙法的目的意义。

2、掌握各种炙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成品规格、辅料选择和一般用量。

二、实验器材:炉子、铁铲、铁锅、瓷盘、量筒、台称、纱布;酒、醋、盐、姜、蜂蜜、羊脂油等。

三、实验内容
1、酒炙:当归、白芍、黄芩。

2、醋炙:乳香。

3、盐炙:黄柏、车前子。

4、蜜炙:甘草、款冬花、麻黄。

5、姜炙:厚朴。

6、油脂炙:淫羊藿。

四、实验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五、实验时数:5学时。

实验六煅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煅法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三种煅制方法的操作要点及火候,注意事项和质量标准。

二、实验器材:炉子、铁铲、锅、坩锅、烧杯、量筒、火钳、电炉、大小瓷蒸发皿、搪瓷盘、台称、马福炉、盐泥、米醋等。

三、实验内容
1、明煅法:明矾、石膏。

2、煅淬法:代赭石。

3、扣锅煅法:灯心草。

四、实验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五、实验时数:5学时。

实验七蒸、煮、燀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蒸、煮、燀制的目的和意义,辅料的性质和作用。

2、掌握蒸、煮、燀制的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

二、实验器材:蒸锅、搪瓷盘、台称、烧杯、量筒、筛子、漏斗、纱布、黄酒、甘草等。

三、实验内容
1、蒸:大黄。

2、煮:远志。

3、燀:苦杏仁。

四、实验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五、实验时数:5学时。

实验八煨法及水飞法
一、实验目的
1、明确煨法的目的意义及对药性的影响。

掌握煨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质量要求。

2、明确水飞的目的意义。

掌握水飞朱砂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质量要求。

二、实验器材:电炉、锅铲、铁筛、吸油纸、固定木夹、绳子、乳钵、磁铁、烧杯、量筒等。

三、实验内容
1、面裹煨:肉豆蔻。

2、纸煨:木香。

3、水飞:朱砂。

四、实验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五、实验时数:5学时。

实验九提净法及干馏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提净及干馏法的目的意义。

2、掌握提净及干馏法的操作方法、质量要求。

二、实验器材:电炉、漏斗、抽滤瓶、蒸发皿、烧杯、石棉网、玻璃棒、切刀、砧板、滤纸等。

三、实验内容
1、精制芒硝、紫硇砂。

2、制备蛋黄油。

四、实验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五、实验时数:5学时。

实验十黄芩炮制的质量控制
一、实验目的
1、通过不同软化方法的比较,说明黄芩加热软化的意义。

2、掌握黄芩炮制的质量控制方法。

二、实验器材: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具塞三角烧瓶、玻璃漏斗、容量瓶、容量瓶、移液管、滤纸、毛细管、层析槽、薄层层析板;黄芩苷、硅胶G、
0.5%CMC—Na溶液、甲苯、甲酸、乙酸乙酯、乙醇。

三、实验内容:黄芩有效成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定量方法:分光光度法。

定性方法:薄层层析。

四、实验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五、实验时数:5学时。

实验十一大黄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比较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大黄不同炮制品的成分含量比较,探讨大黄的炮制意义。

2、掌握含苷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操作方法。

二、实验器材:分光光度计、小型索氏提取器、分液漏斗、磨口三角烧瓶、三角烧瓶、冷凝器、水浴锅、刻度吸管、称量瓶、1,8一、二羟基蒽醌、混合碱(15%氢氧化钠——2%氢氧化铵)、乙醚、氯仿、混合酸(10ml冰醋酸加2ml25%盐酸)等。

三、实验内容:大黄炮制前后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比较,方法为分光光度法。

四、实验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五、实验时数:6学时。

实验十二中药炒炭前后止血作用的比较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中药炒炭的目的和意义。

二、实验器材:乳钵、电炉、剪刀、秒表、注射器、小鼠灌胃器、兔开口器、导尿管、毛细管、小砂轮、婴儿磅秤、天平、小鼠、家兔等。

三、实验内容:槐米炒炭前后止血作用的比较。

四、实验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五、实验时数:5学时。

课时分配表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