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用菌栽培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执笔人:周庆红审核人:范淑英教学院长:魏洪义)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代码:140561
(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食用菌栽培技术(Culture Technique of Edible Fungi)(三)修读对象:园艺
(四)总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
(五)考核方式:考试
(六)相关课程:微生物学、蔬菜栽培学
(七)内容提要:(不超过200字):
本课程是农业微生物学、真菌学、蔬菜学、发酵工艺学、生物技术等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一门实专业必修课。

主要内容包括食用菌生物学基础知识和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多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等进行较全面的介绍。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的:
《食用菌栽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并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及革新。

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及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一定高等专业人才素质及带领农民劳动致富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讲授,使课堂教授生动反映食用菌的生物学和生产特征。

另外设置20学时实验课,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成绩评定采用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方法,百分制计分。

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80%;考查根据课堂或实验等平时表现计分,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三、理论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
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1] 吕作舟.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松.食用菌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 陈士瑜.食用菌生产大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4] 李阜棣.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5] 郑其春.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6] 张金霞.新编食用菌生产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五、理论教学内容
(一)第一章、绪论
主要讲授内容:
1、概述
(1) 食用菌的概念(2) 是功能性食品
2、食用菌产业的前景
(1) 原料广泛(2)生效快、效益高(3)市场广阔(4)菌糠再利用价值高
3、生产概况与发展趋势
(1) 世界生产概况(2)我国生产概况(3)发展趋势
教学时数:2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食用菌的作用及其产业的特点
难点:产业的发展趋势
思考题
(1)你当地的食用菌生产现状如何?有哪些有利及不利的发展条件?(2)试分析我国食用菌生产的有利因素及限制因素有哪些?
(二)第二章、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主要讲授内容:
1、形态结构与生活史
(1)形态结构(2)生活史
2、食用菌的分类
(1)食用菌在真核生物中的分类位置(2)主要种类
3、毒菌
教学时数:2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菌丝体、菌丝的组织体、子实体
难点:一级菌丝与二级菌丝、二级菌丝与子实体、担子及担孢子间的异同点思考题
(1)在自然条件下,你发现易在何时何地生长野生食用菌,采完后还能再长出吗?为什么?
(2)长时间在菇棚内操作,容易产生呼吸道不舒服的感觉,为什么?应怎样避免?
(三)第三章、食用菌的生理生态
主要讲授内容:
1、食用菌的营养
(1)营养物质(2)食用菌的生理类型
2、食用菌的理化环境
(1)温度(2)水分和湿度(3)酸碱度(4)空气(5)光照3、食用菌的生物环境
(1)食用菌与微生物(2)食用菌与动物(3)食用菌与植物教学时数:2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
难点:生理类型
思考题
(1)对温度、空气湿度、空气、光照的需求有何规律?
(2)香菇、木耳等菌类为何不用粪草培养料栽培?
(3)利用自然条件,栽培食用菌最好是什么季节?
(四)第四章、消毒灭菌
主要讲授内容:
1、物理消毒灭菌
(1)热力灭菌(2)紫外线灭菌
2、化学消毒灭菌
(1)气雾熏蒸法(2)液体消毒灭菌法
教学时数:2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高压蒸汽灭菌
难点:冷空气的排除
思考题
(1)为何湿热比干热效果好、时间短?
(2)高压蒸汽灭菌成败关键是什么?
(3)紫外线灭菌应注意哪些问题?
(4)何高浓度乙醇杀菌力低?
(5)现有酒精灯、紫外线、高压锅、烘箱、甲醛、接种箱、接种工具、培养皿、水,应怎样对号使用?
(五)第五章、食用菌菌种生产
主要讲授内容:
1、菌种概述
(1)菌种概念(2)菌种类型(3)菌种生产程序
2、菌种生产主要设备
(1)配料设备(2)灭菌设备(3)接种设备(4)菌种培养设备(5)母种保藏设备(6)菌种厂的布局
3、菌种培养基
(1)概述(2)各级菌种的培养基(3)培养基的灭菌
4、菌种的接种
(1)无菌操作(2)母种的接种(3)原种、栽培种的接种
5、菌种培养及质量鉴定
(1)菌种培养(2)菌种质量的鉴定
6、菌种保藏与复壮
(1)菌种保藏(2)菌种复壮
教学时数:4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菌种分离;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培育。

难点:孢子分离
思考题
(1)设计菌种厂的依据是什么?
(2)怎样防止菌种的衰退?
(3)怎样判断菌种的衰退?
(4)自然基质保藏法是怎样进行的?有何优缺点?
(5)栽培时为何不用母种作菌种?
(6)母种扩成原种的目的是什么?
(7)怎样使用接种箱?
(8)菌种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9)育好的菌种表面若有粮食粒,该菌种是哪级菌种?
(10)若10月初制500瓶栽培种,何时制原种?何时制栽培种? (六)第六章、平菇栽培
主要讲授内容:
1、概述
(1)生产概况(2)食疗价值
2、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2)生活史(3)生活条件
3、栽培品种与栽培场所
(1)常见栽培品种(2)栽培场所
4、栽培技术
(1)栽培期的确定(2)栽培方法及管理技术
教学时数:2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酵料的制作,播种量的计算,栽培管理
难点:发酵料的制作,各生长期的管理要点。

思考题:
(1)若栽培5000kg干料的平菇,约需多少kg栽培种? (2)导致子实体颜色浅、菌盖小、菌柄细长的因素有哪些?(3)导致子实体呈水渍状,并停止生长的原因是什么?(4)平菇栽培为何发展最快,生产面积最广?
(七)第七章、香菇栽培
主要讲授内容:
1、概述
(1)生产概况(2)食疗价值
2、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2)生活史(3)生活条件
3、品种与栽培期的选择
(1)品种(2)栽培期
4、栽培技术
(1)培养料的配制(2)栽培方法——熟料袋栽法
教学时数:2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物学特性;培养料的配制;各生长期的管理。

难点:转色与催花技术
思考题:
(1)代料栽培香菇为何多用熟料栽培?
(2)香菇在管理中主要有哪些特点?
(3)花菇形成的花纹浅、窄、颜色暗,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八)第八章、金针菇栽培
主要讲授内容:
1、概述
(1)生产概况(2)食疗价值
2、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2)生活史(3)生活条件
3、品种与栽培期的选择
(1)品种(2)栽培期
4、栽培技术——袋栽
(1)培养料的配制(2)灭菌(3)接种(4)管理
教学时数:2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物学特性,各生长期的管理。

难点:抑制期与伸长期的管理
思考题:
(1)采菇后的料面若有层较厚的菌膜,会有什么影响?该怎样处理?(2)若金针菇长得颜色深、菌柄粗短、菌盖较大,是哪些原因导致的?(3)子实体不挺拔,易倒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九)第九章、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
主要讲授内容:
1、主要病虫害
(1) 竞争性杂菌及病害(2)害虫
2、综合防治
(1) 防治原则(2)防治注意(3)防治措施
教学时数:2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病虫害的特征,防治措施
难点:防治原则
思考题:
(1)在发菌阶段出现了局部的根霉污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样处理?
(2)出菇期间的培养料中出现了螨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样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