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到底什么样的期望动机强度才能有较好的效率,不会变成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的结果呢。
驱动人去完成学习工作休闲等活动的内在动力就是动机,动机的强度与学习工作效率是有关联的。
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动机越强烈,他的工作学习效率就越高。
其实不然,动机强度与工作学习效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倒U 型”的曲线关系。
假设在直角坐标系中,横轴代表动机强度,纵轴代表效率,这种“倒U 型”的曲线关系可以解释为:当动机强度很小时,学习工作的效率就很低;而当动机强度很大时,学习工作的效率也很低。
只有在倒U的顶点位置,动机强度适中时学习工作效率达到顶峰。
这也就是说,并不是学习工作的动机强度越强学习工作的效率就越高,应该取一个适中的最佳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学习工作效率下降。
其次,心理学家耶克斯和道德森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也随任务难度的不同而不同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工作积极性愈高,潜能发挥的愈好,取得的效率也愈大;与此相反,动机的强度愈低,效率也愈差。
因此,工作效率是随着动机的增强而提高的。
然而,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
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
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
上述研究还表明: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效率最佳。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
(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