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护理常规

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护理常规

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护理常规
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可以提供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性质、范围、侧支
循环状况等地准确资料,有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
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一组治疗技术。

【护理评估】要点
1、手术适应症。

2、生命体征、心率、心律、心功能状况、心理状况。

3、心电图、心脏彩超、电解质、凝血功能等。

4、评估服药史:长期服用华法林的病人,术前应停药 3 天,并使 INR<1、8;糖尿病病人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者,术前停药 3 天。

【常见护理问题】
1、恐惧:对导管手术缺乏了解;信息错误。

2、知识缺乏:缺乏指导及信息来源。

3、疼痛与冠脉痉挛、心肌缺血有关。

4、潜在并发症:出血。

5、潜在并发症:心梗、猝死、栓塞。

【护理措施】
(一)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术前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过程,术中配合要点,消除顾虑,取
得合作。

2、协助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检查。

术前行 ALLen 试验,即同时按压桡、尺动脉,嘱病人连续伸曲五指至掌面苍白时松开尺侧,如
10 秒内掌面颜色恢复正常,提示尺动脉功能好,可行桡动脉介入治疗。

3、饮食与休息:术前不需禁食,术前一餐饮食以六成饱为宜,可进食米饭、面
条等,避免进食牛奶、油腻食物,以免术后卧床发生腹胀或腹泻。

保证充足睡眠。

4、对于已服用华法林的病人,术前应停用 3 天,并使 INR<1.5。

5、术日晨准备:更换手术衣,非术侧上肢留置静脉通道,佩戴腕带,填写介入
手术交接单。

6、特殊准备
护理常规
(1)术前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1)择期 PTCA 者术前晚与术晨共口服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片 300mg;
2)急诊 PCI 者,术前 6 小时内遵医嘱服用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片 600mg 和阿司匹林 300mg。

(2)为了减少造影剂的肾毒性作用,有肾损害者应适当补液和利尿。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1)术后心电、血压监护 6-24 小时,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并发症,血压不稳定者 15-30 分钟测量血压一次,直至稳定后改为每小时测量一次。

(2)观察桡动脉、手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局部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变化。

术后继续抗凝药物治疗,观察注意伤口和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并随时监测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

2、穿刺部位护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肿胀情况。

术后压迫器压迫 2-4 小时后开始逐步递减压力,气囊充气式压迫器每 2 小时缓慢抽气 1-2ml;螺旋式压迫器每 2 小时旋转按钮放松一圈,6-8 小时后可撤去压迫器,平卧时术侧上肢适当抬高(45-60°),腕关节制动,指导指关节活动,坐位时上肢前臂抬高至胸部以上。

3、用药护理:术后根据医嘱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伤口渗血、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血便、呕血等。

4、饮食:术后鼓励多饮水(2000ml 左右),促进造影剂排泄。

合理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二)经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术前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过程,术中配合要点,消除顾虑,取得合作。

2、协助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电解质、凝血功能等。

3、饮食与休息:术前不需禁食,术前一餐饮食以六成饱为宜,可进食米饭、面条等,避免进食牛奶、油腻食物,以免术后发生腹胀或腹泻。

保证充足睡眠。

4、适应性训练:术前练习床上排尿排便。

5、术日晨准备:更换手术衣,非术侧上肢留置静脉通道,佩戴腕带,填写介入手术交接单。

6、特殊准备
(1)术前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1)择期 PTCA 者术前晚与术晨共口服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片 300mg;
2)急诊 PCI 者,术前 6 小时内遵医嘱服用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片 600mg。

(2)为了减少造影剂的肾毒性作用,有肾损害者应适当补液和利尿。

护理常规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1)术后心电、血压监护 6-24 小时,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并发症,血压不稳者 15-30 分钟测量 1 次,至稳定后改为每小时 1次。

(2)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观察肢体皮肤颜色与温色,防止栓塞。

(3)注意病人排尿情况及排便体位,避免排便时术肢突然弯曲,指导或协助术
侧肢体做趾端运动、踝泵运动。

2、穿刺部位护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肿胀情况。

术后常规压迫穿刺点 30分钟,无活动性出血后进行加压包扎 24h,并予 1kg 沙袋压迫 6-8h,术侧肢体制动 24h。

3、用药护理:术后继续抗凝药物治疗,注意观察伤口和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并
随时监测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

4、饮食:术后鼓励多饮水(2000ml 左右),促进造影剂排泄。

合理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5、休息与活动:术后绝对卧床休息 24h,协助完成生活护理。

6、并发症护理
(1)腰酸,腹胀多由于经股动脉穿刺者术后要求平卧位,术侧肢体伸直制动
位所致,告知病人起床活动后腰酸与腹胀自然会消失,可适当活动另一侧肢体,严重者可帮助热敷,适当按摩腰背部以减轻症状。

(2)穿刺血管损伤的并发症
1)术区出血:股动脉穿刺者,正确采取压迫止血方法,术侧下肢保持伸直位,
咳嗽及用力排便时压紧穿刺点,观察术区有无出血、渗血、血肿;必要时重新包
扎并适当延长肢体制动时间。

桡动脉穿刺者:观察术区加压包扎是否有效,松紧
度是否得当,监测桡动脉搏动情况。

2)局部血肿及淤血者,根据血肿分度,采取护理措施。

①轻度血肿:血肿范围 2-5cm,术肢制动,使用体位垫抬高术肢45°,标记
血肿范围,动态观察血肿的变化。

②中度血肿:血肿范围 5-10cm,术肢制动,使用体位垫抬高术肢45°,血
肿范围进行标记,手法按压 15 分钟或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测量双上肢臂围,
比较双上肢皮肤张力并进行动态观察。

③重度血肿:血肿范围大于 10cm,血压计袖带间断压迫止血 30 分钟,压迫
压力为患者收缩压+20mmHg,压迫 5 分钟,放松 1 分钟,使用体位垫抬高术肢45°,
血肿范围进行标记,术肢制动,测量双上肢臂围,比较双上肢皮肤张力,检查动
脉搏动及肢体活动耐力,必要时可给予局部冰敷。

3)腹膜后出血或血肿:立即输血和压迫止血等处理,必要时行外科修补止血。

4)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一旦确诊立即局部加压包扎,如不能愈合可行
护理常规
外科修补术。

5)穿刺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观察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温
度、感觉改变,下床活动后肢体有无疼痛或跛行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6)骨筋膜室综合症:外科手术治疗。

(3)尿潴留术前训练床上排尿,做好心理疏导,诱导排尿,无效时可进行导
尿术。

(4)低血压多为拔除鞘管时伤口局部加压后引发血管迷走反射所致。

备好利
多卡因,协助医生在拔除鞘管前局部麻醉,减轻病人疼痛感。

备齐阿托品,多巴胺等抢救药品,连接心电,血压监护仪,除颤仪床旁备用,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5)造影剂不良反应极少数病人会出现皮疹、畏寒甚至寒战,经使用地塞米
松后可缓解。

肾损伤及严重过敏反应罕见。

术后可经静脉或口服补液,在术后
4~6 小时内使尿量达到 1000~2000ml,以达到清除造影剂保护肾功能和补充容量的双重作用。

(6)心肌梗死由于病变处血栓形成,斑块脱落导致局部或远端血管急性闭塞
所致。

故术后要注意观察并观察有无胸闷,胸痛等症状,动态监测心电变化,必要时复查心肌损伤标志物,以及时发现。

7、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有效控制冠心病各种危象因素。

(2)病情监测与服药指导:遵医嘱继续服用降压、降糖、调脂及各种抗凝药物,预防再狭窄发生。

服药期间观察有无出血症状,如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发现出血情况及时就诊。

定期门诊随诊,监测出凝血时间、血糖、血脂、肝功能情况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