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班级 学号……………………………密……………………………………………………封…………………………………………线……………………………………………………答……………………………………………………题…………………………………………线………………………《电工技术基础》上期期末考试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 学号________一、填空(每空1分 共27分)1. 电动势为2V 的电源,与9Ω的电阻接成闭合电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为1.8V ,这时电路的电流为0.2A ,电源内阻为1Ω。
2. 在图2-31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扳向2时,电压表读数为6.3V ;当开关S 扳向1时,电流表读数为3A ,R = 2Ω,则电源电动势为6.3V ,电源内阻为0.1Ω。
3. 有一个电流表,内阻为100Ω,满偏电流为3mA ,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6V 的电压表,需要串联1.9k Ω的分压电阻;若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3A 的电流表,则需并联0.1Ω的分流电阻。
4. 两个并联电阻,其中R 1 = 200Ω,通过R 1的电流I 1 = 0.2A ,通过整个并联电路的电流I = 0.8A ,则R 2 = 66.67Ω,R 2中的电流I2 = 0.6A 。
5. 用伏安法测电阻,如果待测电阻比电流表的内阻大得多时,应采用电流表内接法,这样测出的电阻值要比实际值大。
6. 用伏安法测电阻,如果待测电阻比电流表的内阻小得多时,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这样测出的电阻值要比实际值小。
7. 在图2-32所示电路中,R 1 = 2Ω,R 2 = 3Ω,E = 6V ,内阻不计,I = 0.5A ,当电流从D 流向A时:U AC = 5V 、U DC = 1.5V ;当电流从A 流向D 时:U AC =7V 、U DC = -1.5V 。
8. 在图2-332所示电路中,E 1 = 6V ,E 2 = 10V ,内阻不计,R 1 = 4Ω,R 2 = 2Ω,R 3 = 10Ω,R 4 = 9Ω,R 5 = 1Ω,则V A = 2V , V B = 2V ,V F = 1V 。
9. 某一电容器,外加电压U = 20V ,测得q = 4×10-8C ,则大容量C = 2000pF ,若外加电压升高到40V ,这时所带电荷为8×10-8C 。
10. 以空气为介质的平行板电容器,若增大两极板的正对面积,电容器将增大;若增大来极板间距离,电容量将减小;若插入某种介质,电容量将增大。
二 选择题(每空2分 共20分)1. 平行板电容器在极板面积和介质一定时,如果缩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电容量将( A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2. 某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40V 时,它所带的电荷是0.2C ,若它两端的电压降为10V 时,则( B )。
A. 电荷保持不变B. 电容量保持不变C. 电荷减少一半D. 电容量减小3. 一空气介质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仍与电源保持相连,并在极板中间放入εr = 2的电介质,则电容器所带电荷将( A )。
A. 增加一倍B. 减少一半C. 保持不变D. 不能确定4. 电容器C 1和一个电容为8μF 的电容器C 2并联总电容为电容器C 1的3倍,那么电容器C 1的电容量是( B )。
A. 2μFB. 4μFC. 6μFD. 8μF5. 两个电容器并联,若C 1 = 2 C 2,则 C 1、C 2所带电荷q 1、q 2的关系是( A )。
A. q 1 = 2 q 2B. 2q 1 = q 2C. q 1 = q 2D. 无法确定6.若将上述两电容器串联,则( C )。
A. q 1 = 2 q 2B. 2q 1 = q 2C. q 1 = q 2D. 无法确定7. 1μF 与2μF 的电容器串联后接在30V 的电源上,则1μF 的电容器的端电压为( C )。
A. 10VB. 15VC. 20VD. 30V8. 两个相同的电容器并联之后的等效电容,跟它们串联之后的等效电容之比为( B )。
A. 1:4B. 4:1C. 1:2D. 2:19. 两个电容器,C 1 = 30μF ,耐压12V ;C 2 = 50μF ,耐压12V ,将它们串联之后接到24V 电源上,则( B )。
A. 两个电容器都能正常工作B. C 1、C 2 都将被击穿C. C 1被击穿,C 2正常工作D. C 2被击穿,C 1正常工作10. 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测大容量电容器质量时,若指针偏转后回不到起始位置,而停在标度盘某处,说明( C )。
A. 电容器内部短路B. 电容器内部开路……………………………答……………………………………………………题…………………………………………线……………………………………………………答……………………………………………………题…………………………………………线……………………………………………………密……………………………………………………封…………………………………………线………………………C. 电容器存在漏电现象D. 电容器的电容量太小 三、判断题(每空1分 共26分)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仅适用于电路中的节点,与元件的性质有关。
(×) 2. 基尔霍夫定律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而且对非线性电路也适用。
(√) 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只与元件的连接方式有关,而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 4. 任一瞬间从电路中某点出发沿回路绕行一周回到出发点,电位不会发生变化。
(√) 5. 叠加定理不仅能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也能对功率进行叠加。
(×) 6. 如何一个含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模型来等效替代。
(√)7. 用戴维宁定理对线性二端网络进行等效替代时,仅对外电路等效,而对网络内部电路是不等效的。
(√)8. 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都是恒定的,是不随负载而变化的。
(√) 9.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量与外加电压的大小是无关的。
(√)10. 电容器必须在电路中使用才会有电荷,故此时才会有电容量。
(×) 11. 若干只不同容量的电容器并联,各电容器所带电荷均相等。
(×)12. 电容量不相等的电容器串联后接到电源上,每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它本身的电容量成反比。
(√)13. 电容器串联后,其耐压总是大于其中任一电容器的耐压。
(×) 14. 电容器串联后,其等效电容总是小于任一电容器的容量。
(√) 15. 若干只电容器串联,电容量越小的电容器所带的电荷也越少。
(×)16. 两个10μF 的电容器,耐压分别是10V 和20V ,则串联后总的耐压值为30V 。
(×) 17. 电容器充电时电流与电压方向一致,电容器放电时电流与电压方向相反。
(√) 18. 电容量大的电容器储存的电场能量一定多。
(×)19. 磁体上的两个极,一个称为N 极,另一个称为S 极,若把磁体做成两段,则一段为N 极,另一段为S 极。
(×)20. 磁感应强度是矢量,但磁场强度是标量,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21. 通电导通周围的磁感应强度只取决于电流的大小和导体的形状,而与媒介质的性质无关。
(×)22. 在均匀磁介质中,磁场强度的大小与媒介质的性质无关。
(√) 23.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某处受到的力为零,则该处的磁场强度一定为零。
(×) 24. 两根靠得很近的平行直导线,若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则它们相互吸引。
(√) 25. 铁磁性物质的磁导率是一常数。
(×)26. 铁磁性物质在反复磁化过程中,H 的变化总是滞后于B 的变化,称为磁滞现象。
(√)四、计算题 (共16分)1. 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是15cm 2,两极板相距0.2mm 。
试求:①当两极板间的介质是空气时的电容;②若其它条件不变而把电容器中的介质换成另一种介质,测出其电容为132pF ,这种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8分)答:pF F d SC r 45.661045.66102.010151086.811234120=⨯=⨯⨯⨯⨯⨯==----εε; 其它条件不变时,有245.66132112122211≈⨯=⨯=∴=C C C C r r r r εεεε。
2. 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 3×10-2T ,介质为空气,计算该磁场的磁场强度。
(6分)答:)/(1039.210411034720m A B H r ⨯=⨯⨯⨯=⋅=--πμμ 3. 已知硅钢片中,磁感应强度为1.4T ,磁场强度为5A/cm ,求硅钢片的相对磁导率。
(6分)答:22281041054.1,7200=⨯⨯⨯==∴⋅=--πμμμμH B B H r r4. 把“100pF 、600V ”和“300pF 、300V ”的电容串联后接到900V 的电路上,电容器会被击穿吗?为什么?(7分) 答:V V U C C C U 6006759003001003002121>=⨯+=⨯+=;U 2=225V ;电容“100pF 、600V ”(C 1)的电压超过额定值,被击穿;击穿后,900V 的电压加在电容“300pF 、300V ”上,使之也被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