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导论复习重点
提示:本次考试的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画图题、材料分析题、
第一部分:微观部分
1)什么是市场:
2)供需定理:
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与需求量变化成反比。
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与供给量变化成正比。
影响供给、需求的因素:供(投入品的价格)、互补品等概念
?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加的两种物品
?例如,皮萨与汉堡包。
皮萨价格的上升会增加汉堡包的需求,并使汉堡包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其它例子: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笔记本电脑与台式电脑,CD 与音乐下载
?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减少的两种物品
?例如,电脑与软件。
如果电脑价格上升,那人们会减少电脑的购买,因此也会减少软件的购买。
软件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其它例子:大学学费与教材,百吉饼与奶油乳酪,鸡蛋与咸肉
?预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定
?例如:
?如果人们预期他们的收入将增加,他们对于昂贵餐厅的饮食需求现在就可能增加
?如果经济不好,人们会担心他们未来的就业保障,现在对新汽车的需
求就可能减少
3)什么是弹性:
A、需求价格弹性:
B、供给价格弹性:
C、交叉价格弹性:
弹性与收益的关系:
Ed<1(缺乏弹性),p(价格)增加,TR(总收益)增加。
ED>1(富有弹性),p减少,TR 增加。
4)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它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入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MC):额外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
5)宏观经济学
GDP/GNP
6)
7)失业(劳动力数据):指在劳动围,有就业能力并且有就业要求的人口没有就业机会的经济现象。
自然失业率
?失业率围绕它而波动的正常失业率
周期性失业
?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背离
?这和商业周期有关,如:经济衰退引起的失业
?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摩擦性失业
?由于工人寻找最适合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对大多数工人而言,失业持续时间较短
?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结构性失业
?由于某些劳动市场上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不足以为每个想工作的人提供工作而引起的失业
?通常持续时间较长
8)中央银行:为了监管银行体系和调节经济中的货币量而设计的
9)经济利润/会计利润/生产要素
10)四部门经济关系
Y=C+I+G+NX
T-G=收入-消费=公共储蓄
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
11)通货膨胀: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12)
生产者剩余:供给价格以上,均衡价格以下消费者剩余:供给价格以下,均衡价格以下
13)现值与未来值的换算:
14)货币的职能
?交换媒介:买者在购买物品与劳务时给予卖者的东西
?计价单位:人们用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标准
?价值储藏手段:人们可以用来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变为未来的购买力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