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思想的演变整理

管理思想的演变整理

管理思想的演变整理
管理思想的流派促发事件着眼点代表学派或
理论
基本观点
经验管理思想工业革命经验经验学派管理的有效
性取决于管
理者的经验;
通过研究经
验(案例)可
学会有效管
理。

科学管理思想(古典管理思想)发明热科学科学管理理
论;一般管理
理论(组织管
理理论);官
僚组织理论。

管理的有效
性不仅取决
于管理者的
个人经验,更
重要的是依
据一定的科
学方法或者
原则。

行为管理思想霍桑试验人人际关系学
派;行为科学
学派(行为管
理理论)。

人是组织中
最宝贵的资
源,管理应以
人为本。

定量管理思想第二次世界
大战
数字管理科学学

只有致力于
定量化,才能
真正提高管
理的效率与
效益。

权变管理思想石油危机环境系统理论学
派;权变理论
学派;过程理
论学派。

不存在普遍
适用的管理
理论和方法
下面详细介绍:
(一)科学管理思想(古典管理思想)
1、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并且有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泰勒。

理论核心认为应该通过科学研究来决定工作方法,而不是每一个工人自己过去的经验。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泰勒总结的4条基本的科学管理原理:1)、科学研究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制定出最佳的操作方法,以科学代替从前经验管理中工人们按各自经验开展工作的局面。

2)、细致挑选工人,并对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按照标准工作法进行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此来代替经验管理中由工人任意挑工作的局面。

3)、真诚与工人们合作,以确保劳资双方都可以从生产效率的提高中得到好处。

为此泰勒实行了“差别工资制”,通过金钱激励,促使工人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4)、明确管理者和工人各自的工作和责任,实现管理工作与操作工作的分工,并且对管理工作按照具体的职能不同进行细分,采用职能组织形式和推行“例外管理”制度。

局限性:把人看成单纯追求金钱的经济人,仅重视技术
因素,而不重视人的社会因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学理论的发展。

2、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并且有发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的法约尔。

他提出了适用于各类组织的管理五大职能和有效管理的14条原则。

(一般管理的理论)。

五大职能见书p063。

有效管理的14条原则见p64。

将工业企业中的各种活动分成6类,管理活动是企业运营中一项主要的活动,而管理活动本身又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5个要素。

管理存在于一切有组织的人类活动中,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活动。

他还认为管理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能灵活地贯彻管理的14条原则。

站在高层管理者的角度来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问题。

3、官僚组织理论(行政组织理论)
代表人物是被誉为“古典组织理论”创始人(“组织理论之父”)的韦伯。

该理论是科学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组织的运转要以合理的方式进行而不是依据业主或管理者的判断。

他提出了权力结构理论并且设计了“官僚”的理想组织模式(理想的行政性组织),模式特点见p65表格。

该组织模式强调规则和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最有效合理的)
总结:科学管理思想的特点:1、研究重点是如何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2、用科学管理来代替单纯的经验管理3、管理作为一种专业被社会所承认。

缺点:1、都把组织中的人当成机器来看待忽略了人的因素及人的需要和行为(“无人的组织”)2、没有看到组织与外部的联系,关注的知识组织内部的问题(“封闭系统”)因而称为古典的管理思想!
(二)行为管理思想
霍桑试验:梅奥通过此试验为人际关系理论的形成和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代表作《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对该试验进行了总结并且阐述了他的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思想,如下:1、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详细展开请见辅导教材p8)
行为科学学派:强调科学研究来形成关于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理论并要求能据此指导管理者的管理实践。

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管理者能据此评价各种情境并且采取合适行动的科学理论。

总结:行为管理思想的特点:改变了人们对管理的看法,把人看做组织中宝贵的资源,强调从人的作用需求动机相互关系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研究其对管理活动的及其结果的影响,研究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励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工作效率。

缺点:个人行为的复杂性,使得对行为进行准对的分析和预测非常困难,因此要得到广泛应用还有待完善和发展。

(三)定量管理思想把运筹学、统计学、电子计算机用于管理决策和提高组织效率的一种思想看教材p070
(四)权变管理思想(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管理思想)
1、系统理论
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现代组织理论的创始人”并且发表了《经理的职能》一书的巴纳德。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的众多因素组成的,这些因素的局部最优不等于整体最优,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确保组织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

同时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与科学管理思想相反),即组织和周围的环境存在着相互作用。

正因为如此,一个组织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其管理者能否及时察觉环境变化并适时作出正确的反应。

2、权变理论
权变有随机应变的意思。

该理论认为组织的管理应该根据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
世界上没有普遍适用、一成不变的最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3、过程理论
代表人物是孔茨和奥唐奈,两人的合著《管理学》。

该理论是在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管理看做是一个过程,认为管理是由许多相关连的职能所组成的,通过对这些职能的分析,可归纳出一系列的管理原则,从而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

总结:权变管理思想的特点:在继承以前各种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把管理学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对管理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上,希望通过对环境因素的研究,找到各种管理原则和理论的具体适用场合。

附加:
●现代管理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学派和其主要思想。

1、企业再造理论:中心思想企业不再需要劳动分工原理去组织自己的工作,取而代之的是企业应以流程为中心去安排工作。

2、学习型组织指人们能够得以在其中不断拓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法,全力实现共同的愿望,并持续学习如何共同学习的组织。

●古典理论所注重的是正式组织,人际关系学说则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在共同工作的
过程中,人们必然会形成共同的感情或兴趣,从而形成非正式组织。

●霍桑试验的主要内容: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大规模访问交谈,对接线
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