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的演变及发展
• ⑵“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 欧文
• 认为工厂是由员工组成的,把他们有效组织起来,相 互合作,就能产生最大效果。他曾进行过大力减轻劳 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为职工提供较多福利设施等 实验。
• ⑶科学管理思想的先驱者——查尔斯· 巴贝奇
• 主要贡献于对工作方法和对报酬制度的研究上。他主 张通过科学研究来提供动力、材料的使用效率和工人 的工作效率,采用利润分配制以谋求劳资之间的调和 。
• 对科学管理思想的评价
• ⑴它冲破了百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 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 的科学管理方面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 的旧方法。这是管理理论上的进步,也为管理实践开 创了新局面。
• ⑵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 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 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的发展的需要。
• 二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方式的变化对管理提出了新 的要求,从而促使人们对管理工作进行多方面的探索 。
• 主要的人物及贡献:
• ⑴“古典经济学之 的影响,主要观点如下:
• ①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 • 人们主要是为了谋求利益而从事经济活动,但社会中
• B.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 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自己挑选I作,并尽自己 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 C.与工人们衷心地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 的科学原则去办
• D.管理当局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几乎是相等 的,管理当局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各种工作都承揽 过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责任都推到 了工人们头上)
每个人的利益又总受他人利益的制约,必须兼顾他人 利益,由此产生了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以 个人利益为基础。
• ②提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 增加国民财富只有通过减少非生产性劳动,增加生产
性劳动,同时提高劳动者的技能。
• ③强调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性。 • 分工的优点: • A.可以发展生产者的技能 • B.可以节约由于工作变化而损失的时间 • C.有利于从事专项作业的劳动者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
• 凡是大事呈报到你这里,所有的小事由他们去裁决, 这样他们会替你分担许多容易处理的琐事。如果你能 够这样做事,这是上帝的旨意,那么你就能在位长久 ,所有的百姓将安居乐业。
• 罗马天主教会是另一个关于管理的有趣的例子。教会 今天的组织结构基本上是在公元2世纪建立的,那时 ,教会的目标和教义规定得更加严格,最高权威集中 于罗马。教会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权力等级结构,由五 个层次组成,社区教士、主教、大主教、枢机主教和 教皇。在将近2000年中,这种结构基本上没有变化。
• 《圣经》中也提到管理的概念。例如,下面这段引文 戏剧性地说明,一个大型组织的管理者,需要授权和 只过问那些较低层管理者不能解决的例外问题。摩西 的岳父对他说:
• 你这种做事的方式不对头,你会累垮的。你承担的事 情太繁重,光靠你个人是完不成的。现在你听我说, 我要给你一个建议……你应当从百姓中挑选出能干的人 ,封他们为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和十夫长,让 他们审理百姓的各种案件。
•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迅速发展,组织和 管理企业的拙劣方式便成为当时阻碍生产率提高的主 要障碍。这种状况客观上要求用科学的管理来代替传 统的经验管理方法。
• 科学管理实现着眼于寻找科学地管理劳动和组织的各 种方法,包括三个不同的学派:科学管理学派、一般 管理学派和官僚组织学派。科学管理思想有时也称之 为古典管理思想。
• 但是,只是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尤其是在上一个世纪 ,管理才被系统地加以研究,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知 识体系,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
• 二、传统管理思想阶段
• 18世纪80年代——19世纪末,经历了100多年时间。 • 产生的原因: • 一是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使工厂成为资本主义工
业生产的主要经营形式,推动了劳动分工的发展和生 产的专业化程度。
管理思想的演变及发展
2020年4月19日星期日
• 第一节 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 • 第二节 中国的管理思想及其发展 • 第三节 未来管理发展趋势
• 第一节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
• 一、西方管理思想的总体图像
• 埃及的金字塔要动用10万人干20年,谁来吩咐每个 人该干什么?谁来保证在工地上有足够的石料让每个 人都有活干?答案是管理。
• 主要内容 • 泰勒所创立的管理理论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 ⑴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 ⑵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 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 ⑶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 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 泰勒的科学管理四原则 :
• A.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科学方法,用以代 替老的经验方法
•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 ⑴资本家是生产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由拥有资本的
资本家直接担任企业管理者。 • ⑵靠个人的经验从事生产和管理,没有统一的操作规
程和管理方法。 • ⑶管理的重点是解决分工和协作问题,以保证生产的
顺利进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 三、科学管理思想阶段
• 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 • 主要原因:
• ⑶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 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这就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 展有了实践基础。
• ⑷泰勒把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 员的决定、指示、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 最大限度的压榨。
• 2.一般管理理论
• 法约尔关注与整个组织,研究有关管理者干什么以及 怎样才能干好等更一般的管理问题,即注重于管理者 用于协调组织内部各项活动的基本原则的研究。
• 1.科学管理理论 • 美国的泰罗(Frederick Taylor,1865-1915)于
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提出了通过对工 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提高工人劳动效率的基本理论与 方法。在该书中提出的理论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 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泰罗也因而被 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