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幸福指数与测算幸福

幸福指数与测算幸福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幸福指数与测算幸福张自礼(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社会文明不能等同个人幸福。

在很文明的社会有很不幸福的人;在不文明的社会里有很幸福的人。

幸福是实现欲望的感受程度,欲望逾强往往感受幸福愈低。

在同一个社会里,一个道德高尚重修养的人同一个道德低俗缺教养的人而论,他们能有同样的幸福感吗?世界应该制定社会文明度考察办法,以同比社会文明度才符合世界和谐的历史趋势。

* * * “幸福之家”、“幸福人生”、“我会给你幸福”、“祝你幸福”……人类多么渴望幸福。

人类诞生几百万年来,生活由原始、简单到丰富、现代。

“食色人之性也。

”原始初民或落后贫困的人,一靠食来维持生命;二靠性来愉悦,繁衍,只要满足了食和性的需求欲望,就会快乐幸福。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人的一生实际上都处在不断追求中。

需求欲望是社会前进的动力,追求实现欲望社会才能发展进化,个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没有欲望,人类必然衰退消亡;个人没有欲望,必然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需求欲望的内容和质量不断丰富提高。

但社会发展不会齐步走、一刀切而社会层次增多。

加之人世间因种族、民族、国家、宗教、信仰、文化、贫富、地位等不同和时空变化,需求欲望和幸福感受就有层次高低和高尚低俗之分、程度大小之别。

古人云:“知福是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可不慎哉”!欲壑难填,欲极则否。

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幸福观念。

一世界有用0—10之间的级数评估人类生活幸福的。

我国也有人提出了幸福度指数,包括知足充裕、心理健康、成长发展、社会信心、目标价值、自我接受、人际适应、身体健康、心态平衡、家庭氛围十个方面。

笔者认为无论测评多少内容的幸福度指数,都必须多点大范围抽样;必须求其幸福度各级次的平均值,再将各级次的平均值乘以该级次所占人口之比,所得之和,方是一个地区整体国民幸福度,以便国际接轨排名次。

假设求得某地区5%的人口幸福度平均值为8.0;依次15%的人口幸福度为7.0;10%的为6.0;50%的人为5.0;10%的人为4.0;10%的人为3.0。

则该地区整体国民幸福度作如下计算,而不可‘被平均’:(8.0×5%+7.0×15%+6.0×10%+5.0×50%+4.0×10%+3.0×10%)=5.25据报道丹麦整体国民幸福度为8.2,在世界排首位;美国7.4居15位;坦桑尼亚3.2排最后。

笔者认为整体国民幸福度是个人幸福度的充分必要条件,但不是绝对条件,单纯使用整体国民幸福度不能反映国民幸福状况和幸福感受。

地球上蒙昧、野蛮、文明并存。

人类生活像恩格尔定律那样,有极端贫困、贫困、温饱、小康、富裕、非常富裕几等群体。

财富(包括钱财、权力、知识、技能等)是人类追求的重要目标,用以提升人的等极、地位或幸福层次,但不是幸福的绝对感受条件。

〈〈论语〉〉:“贫而不谄、富而无骄”“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恰似财富做就人生阶梯,人生首先是原始的快乐幸福,而后在不同台阶上,以其不同心态感受幸福与否和幸福程度大小。

对于过分自恃自负、在乎个人得失、处处拔尖、事事抢先、时时争顶、总想压人、被孔子称为“鄙夫”的人,心无坦荡、必然“心忧”、“心恐”、“心惑”、“心烦”。

,财富再多也感受不到快乐幸福。

马克思说:“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它一切动物。

”如此,人类需求欲望包括:食裹腹、衣蔽体、性、健康、住房、安居、乐业、自由、工具、家俱、家电、交通、车辆、上小学、上中学、读大学、留学、绿卡、技能、职务、职称、升迁、晋级、权力、成果、创业、赚钱、爱、被爱、婚姻、家庭、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教子成龙、亲情、友情、收藏、旅游、保健、美食、美容、美体、长寿、善终、名衣、名车、豪宅、理想、抱负、为社会贡献、为信仰献身、品德修养、社会责任、生存使命感、人生价值、流芳百世、航空、航天……以至想在外球星买地皮,就笔者调查人们的幸福重点首先是健康、乐业、饮食、爱情、友情、自由六个方面,这一切都是人类从原始到现代的需求欲望。

人人相异而对同一人而言,需求欲望和幸福感受随其经济和教育状况及其心理、心态因健康、地位、环境逆顺、年龄增加等变化而变化。

个人能否世动(正或逆)而变,怎么变,都直接影响幸福。

试问企业家、科学家、官员们,忆当年心态依旧吗?曾记否,想当年两个窝头就乐开花,而后有的人端着肉碗骂娘!?传说中皇帝的“翡翠白玉汤”、“到口酥”就是环境、心理、心态变化、感受不同的典例。

所以硬行统一用幸福指数指标级次来衡量人的幸福是静态的、不客观的,不全面的、行不通的。

“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生活,”(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幸福是变化的、发展的、相对的。

奴隶获得自由的喜悦是不是比不自由者幸福,他们的幸福指数几何?食不裹腹与生猛海鲜的、贫穷辍学与读贵族学校留学的如何等论他们的幸福?饱汉不知饿汉饥、站着说话不腰痛,重庆挑担的棒棒挣扎一天挣得富人一支香烟钱就乐呵呵;下岗失业人哪顾得目标价值、社会信心……幸福指数!好吃就好吃、貌美自觉很幸福、有的女士年轻靓丽、缺乏进取欲、生活自立无术、甘做二奶,一旦自己人老珠黄、被‘丈夫’花心变心狠心抛弃,就从浪漫幸福的顶峰跌入痛苦不幸的深渊、甚至轻生。

这种深感不幸与幸福的变化是很难用幸福指数指标诠释的。

恰如俗语云:口福、艳福、绝不仅仅吃满汉全席、以名模为妻是幸福。

何况富商有富商的欲望、官员有官员的目标、平民有平民的幸福,不在一个层次怎可一杆而度?再者,谁能说玉食金帛或学富五车、修养成熟者一定都幸福,贫寒之家、目不识丁之人一定感受不到一点幸福。

人生天灾病祸是很不幸的,而幸福指数达标的人就不会有不幸?当一个人的需求欲望被遏制阻绝,其欲望愈强愈觉不幸。

大富翁等上层人物食不甘味、夜不安寝、轻生自杀者并不鲜见。

张学良将军爱国抗日、被囚终生、不能报国不幸福;诗圣杜甫才高八斗、精诚为国、不被朝庭重用,穷困潦倒很不幸福;光绪皇帝不能主政、维新失败、囚禁瀛台、爱妃被害、心身憔悴很不幸福;“十年浩劫”中许多伟大人物惨遭不幸、怎说幸福?清顺治十四年“南围科场案”,只因一考生与主考官同姓方,就想当然地被举报同姓则联宗,联宗则作弊,作为考官的二十名学者被处死、株连九族、抄没家产、流放宁古塔、为奴为娼,突发事变、一夜间成为罪犯;陆游文武全才、高中状元、因力主抗金和国家统一、与秦桧道不同不相与谋、被秦桧除名落第、主考官被罢黜;历代皇亲国戚争权夺位、骨肉相残成新鬼,这都幸福有多少?名震九州的大文学家、大词人、官居湖州太守苏东坡,被他的同僚妒忌、诬告以莫须有的“乌台诗狱”案变成罪犯。

苏辙愤言:“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就连很欣赏他的那个宋神宗和太皇太后也没能抵住那群文化流氓的围攻,被投入大牢、流放黄洲。

又在他花甲之年进一步流放到更荒凉的海南岛,他做棺材、找墓地、静等死去。

然而海南岛的自然美景、海南岛黎族纯朴民风唤起了他生活的乐趣和信心,调整心态又开始吟诗填词。

以“坦荡荡”平和的心态“不忧”、“不惑”、“不惧”,而与黎族人民相爱与共,快乐和谐的生活。

他诗云:“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在遇赦归途吟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些人难道他们的心理、心态、才华、家庭、社会信心、目标价值等不成熟吗?他们的幸福指数指标不高吗?然而他们很不幸福。

当社会处在丧失仁爱、正不压邪、奸佞猖獗霸道的年代或环境,包括达到马斯洛心理健康十要点、成熟的善良的人们必然成为邪恶奸佞的牺牲品;理想、才华、幸福、和谐……就成了历史悲剧的殉葬品,这个幸福指数就更不相宜了。

一四O七年炎夏,明朝永乐皇后驾崩,死于久治不愈的乳岩(癌),永乐皇帝朱棣素服御驾西角门、举国悲哀,明成祖依皇后遗愿下旨刘纯主持进行了旷世仅有的、长期的、大规模的以囚试药的人体实验研究,成就了我国享誉几百年的刘氏太医一系列疾病的三分治、七分养、生饥食疗法。

若皇帝震怒常例处死了胆战心惊的太医院院使刘纯也就没有刘纯及其二十几代后人由此带来的荣耀和幸福,这又怎样用幸福指数评说!吴越争雄使“越溪女”西施变成“吴宫妃”,乃至成为“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的兴越“女神”和“脸横一寸波,浸破吴王国”的亡吴“女祸”。

显然西施的人生价值和幸福感受来自机遇而不是自身的幸福指数增减。

中国文化史中稀世大学者、大艺术家嵇康,厌恶官场仕途、主张摆脱束缚、享受悠闲自由才是幸福,在洛阳城郊打铁为生、会文交友。

其好友大学者山巨源推荐他接任自己的吏部要职,这在常人是求之不得的,他竟然生气地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拒绝当官、断绝了“契若金兰”的友情,这在常人难以理解。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十六岁参加革命、身负重伤、瘫痪失明,病榻写作、一生艰辛,然而他说:“对于我,作为一个战士是最大幸福……一切个人问题都不如社会事业那样永久。

”足见欲望和感受幸福各人不同,是他人不可替代或评选的。

常言道:“生在福中不知福”,“知福是福”就十分精辟地说明这个道理。

人生价值取向决定幸福观。

例如德国人注重人对自然的认识、征服、改造,富不傲贫,穷不嫉富,锦衣夜行,人间平等成俗;中国人注重人对人的征服、内圣外王、出人头地、锦衣还乡,显耀自我;波斯人以健康、聪明、好品德、好名声为《幸福四珍宝》。

可见幸福观截然不同,如何运用幸福指数来测评他们不同价值取向的人生幸福,反映不同的传统思想文化。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人生几十年每段幸福与否岂能都由自己负责?平衡木小女孩夺得世界金牌非常幸福;高官富豪的子女从小就幸福,其指数就很高吗?11岁发表小说、12岁成名的多产“神童作家”刘绍棠被错划右派,便和他的在版长篇《金色的运河》一同地下沉睡了二十多年,平反后又焕发了艺术青春,发表作品多部,多么可惜的二十多年。

刘绍棠及俗语‘少年福’、‘老来福’的幸福指数怎样由本人表现?世界贫富悬殊,20%的人占有社会80%的财富;20%的社会财富养活人类80%的人口。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的幸福度需要相当的时间,用高指数指标评定宣传那20%人的幸福(据闻作为访谈嘉宾的总裁、董事长们自测幸福指数也就8.0,平民百姓特别是七亿多农民该多少?)就等于硬性的,公开的把国民分等分级,使幸福指数成了国民等级指数,极大的刺伤贫困人群。

让弱势群体望尘莫及、深感不幸、悲叹人生,不利于安定团结、不利于让那80%的平民也富起来、幸福生活并投入和谐社会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