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设计余定蓉一、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能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来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数问题,能探索和发现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使学生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导学设计导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简便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导学重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导学方法: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分析比较,推理归纳。

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整个蛋糕看作标准量(单位“1”);把每人吃的份数看作比较量。

借助示意图理解题意?个(1)根据题意列出加法算式92+92+92 (2)观察引导: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

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教师板书:392⨯。

再启发学生说出392⨯表示求3个92相加的和。

(3)比较392⨯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

(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392⨯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 2.学习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392⨯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92的和。

板书:92+92+92。

学生计算,教师板书:9222++。

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3296932==⨯(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

(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932⨯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392⨯两个数有什么关系?第二课时一个数乘分数导学设计导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通过直观操作,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

3.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用画图法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直观性,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导学重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导学方法:动手操作引导探究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第三课时分数乘法中的约分导学设计导学目标:1.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2.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数学美。

导学重难点: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导学方法:提出问题,引导探究。

分析比较,推理归纳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引入1.出示复习题。

(1)把下列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12/18 7/21 9/45 14/21(2)你能很快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9和18 7和9 15和212.引出课题。

分数乘法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中的约分技巧。

9第四课时小数乘分数导学设计导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导学重难点: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导学方法:提出问题,引导探究。

分析比较,推理归纳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第五课时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导学设计导学目标:1.知道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

2.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导学重难点: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定律,能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导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第六课时解决问题(1)导学设计导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各个步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导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不同的解题策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分数连乘问题。

导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七课时解决问题(2)导学设计导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经历解题过程,掌握解题步骤,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导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导学难点:灵活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导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整理与复习导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整理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整理和复习的习惯。

导学重点: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忆和整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导学难点:通过整理和复习,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灵活选择最优计算方法。

导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单元教学反思:第二单元位置和方向(二)第1课时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教学内容:第1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五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通过学生动手量一量,数一数,算一算的方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描述物体的位置。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量角器。

方向标加在哪里?(本市)说说台风中心在什么位置?(在本市的东南方向)(2)测量角度师:知道台风中心在本市的东南方向就可以确定了吗?有学生提出质疑:不能,因为本市的东南方向范围很大,台风运动的路线不过明确。

师适时追问:那怎么样才能准确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呢?小组讨论:怎么样才能准确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呢?学生汇报结果:生1:台风中心位于本市东偏南30°。

师:你是怎么量出这个角的度数的?说说你的方法。

学生汇报量角的方法,梳理归纳:(1)点对点(2)线对线(3)读出夹角的度数。

师:这是他的方法,还有不同意见吗?生2:台风中心位于本市南偏东60°。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都能描述台风中心的方向,但在生活中我们一般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小)的方位。

2、确定距离。

师:我们确定了台风中心的方向,如果只有这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生再次质疑,因为在本市的东偏南30°方向是一条射线,这条射线上的任何点都可以说是在本市的东偏南30°方向。

师追问:那么怎么样才能确定的台风中心的准确位置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

生:我们只要知道台风中心与本市的距离就可以了。

(课件出示比例尺)师:如果图中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100千米,你能知道台风中心在距离本市多远的地方吗?现在你能准确说出台风中心在什么位置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台风中心在本市东偏南30°的方向上,距离是600千米。

3、小结。

师:回忆我们刚才是怎样确定台风中心位置的呢?学生通过回顾梳理,明确描述物体所在位置需要方向(角度)和距离两个条件。

4、现在你能测算出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本市吗?学生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计算。

第2课时根据条件绘制物体位置教学内容:第20页,例2及相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确定方向和距离。

教学准备:课件、量角器、三角尺。

第3课时路线图教学内容:第22页,例3及相关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掌握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教学难点: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课件、量角器、三角尺、中国地图等。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1课时倒数的认识导学内容:第28和29页。

导学目标:1.通过计算与观察,分析与推理的过程理解倒数的意义。

2.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倒数。

3.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在探索活动中,培养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能力。

导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导学难点:求小数、带分数的倒数方法。

导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导学准备:课件。

第2课时分数除以整数导学内容:第30页和34页1—4题。

导学目标:1.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导学重点:探究并得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导学难点:对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的理解。

导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导学准备:课件、纸。

(四)、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1:4/5÷2=4÷2/5=2/5 把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1/5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1/5,就是2/5。

预设1:将分数化成小数计算4/5÷2=0.8÷2=0.4=2/5预设3:4/5÷2=4/5×1/2=2/5 把4/5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4/5的1/2,也就是4/5×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