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LBM相变传热与流体流动数值分析11
LBM相变传热与流体流动数值分析11
有限容积法(finite-volume method)
有限元法(finite-element method) 有限分析法(finite-analytic method)
边界元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
……
11.1 计算流体动力学与计算传热学
微观分子模型
• • • • 流体由大量的离散分子组成; 体系的宏观特性和运动规律,在微观都表现为分子的不 规则运动 ; 1957年,Alerder 和 Wainwright 开创了分子动力学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i =
i = 0,6
0
1
absence
presence
n i x c i ,t 1 n i x , t
C i n
C i n : collisions
N-S Macroscopic
T
u
Averaging
Mesoscopic
ei
LBM
Ensemble Averaging
• Remove unwanted details - use minimal set of velocities in Simplification phase space. • Model just enough physics to obtain macroscopic behavior: e.g. observe conservation laws.
• LBM 源 自 于 格 子 气 自 动 机 ( Lattice Gas Automata , LGA )。
11.2 格子Boltzmann方法起源与发展
LBM 起源 (1)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 CA) LGA 是元胞自动机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元胞自动 机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离散的数学模型,根据若干简答的局
n_i=0,1 particle absence/presence
3
2
4
5 6 001001
1
11.2 格子Boltzmann方法起源与发展
LBM 起源
(2)格子气自动机—— FHP 模型
Pre-collision Possible post-collision configurations
(Choose based on random bit R)
撞后该向哪个方向运动)同步地随着时间步相互碰撞和移
动(称为时间演化)。 • 使用布尔变量来表示粒子在格点处的存在与否。
11.2 格子Boltzmann方法起源与发展
LBM 起源 (2)格子气自动机—— HPP 模型
• 第一个LGA模型是由 Hardy、Pazzis 和 Pomeau 在20世纪 70年代提出的。 • 流体被离散成一系列的粒子,空间被离散到一个二维正方形
关心分子个体对体系的影响,不同之处在于介观模型没有连续性
假设的限制。 • 常见的介观模拟方法
格子气自动机(lattice gas automata)
格子Boltzmann方法 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法(direct simulation Monte Carlo method)
11.1 计算流体动力学与计算传热学
域规则运行,通过模拟粒子间的演化过程来获得所需要的
解。此模型中,时间和空间仍是保持连续的。
11.2 格子Boltzmann方法起源与发展
LBM 起源
(2)格子气自动机 (Lattice Gas Cellular Automata) • • • • 空间划分为离散的网格 流体被看成由大量只有质量没有体积的微小粒子组成; 时间也离散成整时间步。 流体粒子存在于网格节点上并沿网格线运动。所有粒子根 据一定的规则(称为碰撞规则,指是粒子间相互碰撞和碰
• 基于格子气动机理论和BGK近似,我们可以从宏观连续模型推
导出介观格子模型; • 基于Chapman-Enskog展开以及Taylor级数展开,我们可以将
微观和介观的Boltzmann方程回归到宏观的Euler方程或NavierStokes方程组。
11.1 计算流体动力学与计算传热学
三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适用范围和条件
•
•
计算效率高、边界条件容易实现;
具有完全并行性。
11.2 格子Boltzmann方法起源与发展
概述:
Macroscopic Physics: • A result of collective behavior of many microscopic particles. • Not sensitive to underlying microscopic dynamics. Mesoscopic Physics:
Pre-collision
Post-collision
11.2 格子Boltzmann方法起源与发展
LBM 起源
(2)格子气自动机—— FHP 模型 t
3 4 5 6 2 1
t+1
i
t+1+ε
streaming
collision
11.2 格子Boltzmann方法起源与发展
LBM 起源
(2)格子气自动机—— FHP 模型
11.2 格子Boltzmann方法起源与发展
LBM 起源
(2)格子气自动机—— FHP 模型
• Fundamental basis is mass and momentum conservation • All particles have the same mass and speed so that momentum conservation reduces to conservation of the vector sum of the velocities • Maximum of 1 particle per direction • Boolean representation:
3. 此外,对于微尺度的流动换热,尺度效应会导致速度滑移
和温度跳跃,宏观的 CFD 也不再适用。
11.1 计算流体动力学与计算传热学
微观方法:目前适用于纳米尺度和纳秒量级的模拟
• 微观方法假设条件最小,原理上应用范围不受限制。但是
分子动力学方法需要跟踪大量分子的运动,描述每一个分
子的动力学行为,因此所需的计算量非常之大,对计算机 的存储量和计算速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 计算条件有限,目前还仅仅局限于纳米尺度的系统和纳秒 时间内的演化过程。
律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的简洁、便于求解。
11.1 计算流体动力学与计算传热学
介观格子模型
• 流体离散成一系列的流体粒子(微团)
•
•
这些粒子根据某些简单的方式在规则的离散格子上碰撞和迁移。
格子的尺度远比分子平均自由程要大,但又比有限差分的步长 或有限容积法中的控制容积宽度要小;
•
在格子之间有许多粒子在按一定规则作运动,这些粒子既比分
有很大的差别。
11.1 计算流体动力学与计算传热学
• • • • 流体流动及过程中的特性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描述: 宏观(流体动力学)层面; 微观(分子动力学)层面; 介观(格子气流体力学)层面。
11.1 计算流体动力学与计算传热学
Application range of different level numerical methods for gases
拟(Molecular Dynamic);
MD 描述的是一个微观动力学模型,从流体的微观结构 出发,运用非平衡统计物理的观点,一切宏观特征都看
作是流体分子做随机运动的结果;
• 在这个微观模型中,基本单位是流体分子,它们的运动 遵循物理守恒律,基本方法是统计方法 ,基本方程是
Boltzmann方程。
11.1 计算流体动力学与计算传热学
格点上。
• 在同一个格点上流体粒子----碰撞和迁移。 • 遵循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能够反映出流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 由于正方形格子缺乏足够的对称性,HPP 模型对应的宏观方
程不能反映正确的非线性和耗散效应。其宏观动力学方程也 不满足 Navier-Stokes 方程。
11.2 格子Boltzmann方法起源与发展
11.1 计算流体动力学与计算传热学
介观方法:原则上适用范围很广
• • • • 用于模拟小尺度的非连续流体; 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大于分子动力学的尺度,常用来模拟微米 和毫米尺度的流动问题; 由于它的微观特性,它可以方便地描述不同相之间的相互作用, 是研究两相流及多相流系统和复杂边界问题的有效途径; 模型简单而物理图像清晰,易于理解和编程;
介观格子模型
• 流体的宏观运动是流体分子微观热运动的统计平均结果, 宏观结果对每一个具体的分析的运动细节是不敏感的。 • Navier-Stokes方程随描述的守恒定律与微观粒子所遵循 的运动规律是一致的,流体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的差别只 是反映在Navier-Stokes方程的输运系数上。 • 因此,可以构造一个介观模型,使之在遵循基本的守恒定
11.1 计算流体动力学与计算传热学
宏观连续模型
• 连续介质假设,满足守恒定律 • 控制方程如Euler方程、Navier-stokes 方程组等 • 在数值计算中,通过各种离散方法,将非线性的偏微分方程 组离散成各种代数方程组,计算求解 • 常见模拟方法 有限差分法(finite-difference method)
相变传热与流体流动数值分析(第11-14讲)
格子Boltzmann方法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内容介绍
LBM起源与发展 LBM基础理论
LBM基本模型
LBM边界处理方法 LBM应用实例
11.1 计算流体动力学与计算传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