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
精选课件
17
1 诊断
(1)、临床表现: 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发作时心悸、气急、面色苍
白、出冷汗、烦躁、呻吟,心率多在160~300次/分。持 续发作24小时以上可出现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听诊时S1强度完全一致,心律较固定而规则为本病的特 征。
(2)、心电图特点: 规则心律,R—R间期绝对匀齐,160~300次/分,P
波异常或P—T融合难以辨认,QRS波大多正常,ST段 压低,T波倒置。部分伴有房室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
精选课件
18
2治疗
(1)终止发作:
反射
精选课件
19
b、药物复律: # 主要作用于房室结,用来终止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
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减慢 窦房折返,房内折返和异位性房速的心室率。
双向型室速
越慢。
(2)阻滞:阻滞是由于传导组织病理性不应期 延长所引起的传导延缓或阻断。
a、传出阻滞 (3)阻滞的概念包括 b、传入阻滞:
c、传导阻滞
精选课件
5
二 临床常见的过早搏动
精选课件
6
1 早搏的诊断
(1) 临床表现:
a、多发生于健康小儿,于体检时偶尔发现。一般无症 状,小儿心脏检查多正常。或偶诉心悸、胸闷、心 前区不适。
精选课件
12
(1)针对病因治疗:
(2)良性早搏无症状者,定期随访,观察病 情,暂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3)病理性早搏,若早搏>10次/分,有症状者; 或心电图提示多源性者;或Holter提示频发 或呈联律者,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精选课件
13
抗心律失常药:
# 心律平(普罗帕酮):5~7mg/kg/次, q6~q8h, PO。
精选课件
21
c、 食道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室上速。
精选课件
22
(2) 预防复发
A、药物治疗:口服维持治疗6~12个月。
B、射频消融法及手术治疗:对于年龄大,反 复发作,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药物难以 控制者可以考虑此项方案。多用于WPW 旁路消融或房室结改良。
精选课件
23
四 室性心动过速(VT)的处理
b、也可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儿,或因药物中 毒、电解质紊乱、心脏外科手术后以及各种严重感 染等,除原发病的各种症状外可有心悸、胸闷、 面色苍白、腹痛等症状,心脏可扩大或有杂音。
c、部分有早搏的患儿可因呼吸道感染而早搏次数增 加,或早搏已消失而又重新出现。
精选课件
7
(2)心电图表现:
精选课件
8
房性早搏:
# 代偿间歇多呈完全性。
精选课件
10
室性早搏:
# QRS波提前出现,其前无异位P波。 # 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0秒,T波与
QRS波主波方向相反。 # 室性早搏后代偿间歇完全。
精选课件
11
2 早搏的治疗:
首次发现的早搏,需要在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及心脏相关实验室检查和Holter检查后而明确 诊断。
次。
ATP:婴儿3~5mg/次,精儿选课童件 7~15mg/次。
20
# 逆向性AVRT,首选心律平,其次胺碘酮。禁用洋地 黄。
# 自律性异常的异位性房性心动过速(EAT)和异位性 交界性心动过速(JET)及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可用 地高辛+心得安减慢心率。
# WPW合并室上速或房颤、房扑时,一般不应用洋地 黄,如果有严重心衰,必须用洋地黄时,宜同时加用 奎尼丁或胺碘酮等延长旁路不应期的药物。
(三个1)自律性异常:由于静息电位较高,阈 电位 较低,或4相自动除极斜率增加
(2)折返激动:其形成需要条件: A、折返途径 B、单向阻滞 C、传导延缓
(3)触发活动:由于早期(3相)后除极 和晚
期(4相)后除极引起。
精选课件
4
2 心动过缓和阻滞:
(1)心动过缓:由于窦房结自律功能受损,次
级起搏点取而代之。起搏 点部位越低,心率
# 提前出现的异位P/波,常重叠于前一搏动的 T波上。
# P/—R间期≥0.10秒。
# P/波后继以窄QRS波,与窦性搏动相似;如 果伴差异性传导则QRS波有宽大畸形;如果 房早未下传则P/波后无QRS波群。
# 代偿间歇不完全。
精选课件
9
结性(交界性)早搏:
# QRS波群形态基本与窦性搏动相似。
# QRS波前后大多无P/波(65%),或QRS波 后有逆行P/波(25%),R—P/间期≤同一 心率的P—R间期。
# 心得安(普萘洛尔):1mg/kg/日,分 2~3次,PO。
# 胺碘酮:5~10mg/kg/日,分3次,PO。
# 普鲁卡因酰胺:50mg/kg/日,分4次, PO。
精选课件
14
# 对洋地黄过量或低血钾症而引起者,除停用
洋地黄外,应予以口服补钾或静滴氯化钾。
# 顽固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在治疗有效后
精选课件
24
1、心电图诊断:
室率150~300次/分,QRS波群宽大畸形,QRS 时限≥0.10秒,R—R不匀齐。 有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 胸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
精选课件
25
2、常见类型:
持续性室速 发作持续大于30秒不能终止
多形性室速 两种以上QRS形态,多变
尖端扭转型室速
洋地黄类:首选西地兰(快速饱和法):
0.03~0.04mg/kg。首剂饱和量的1/2,余量分两次,每
4~6小时一次。(转律后仍然应用完)
异搏定:0.1~0.2mg/kg/次。一次最大量不超过3mg。
注意有心衰、传导阻滞、低血压及新生儿禁用。小于6月
患儿慎用。
心律平:1~2mg/kg/次。无效的可以20~30分钟重复一
应维持用药3~6月左右。
# 如因感染病灶而引起,需要给予抗生素控制
感染1~2周。
精选课件
15
三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的诊断与处理
精选课件
1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小儿时期最常 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多为折返激 动。多数无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于先天 性心脏病、心肌炎、预激综合征、电解质紊 乱及洋地黄中毒。感染、疲劳、精神紧张易 诱发发作。
儿童常见心律失常 诊断与治疗
精选课件
1
正常心脏的激动起源于窦房结。 通过心脏传导系统,按一定的频 率顺序及速度使心肌除极。如心 脏激动起源异常(频率太快或太 慢),起搏点不正常(窦房结以 外起搏),或有传导阻滞或折返 激动,均可引起心律失常。
精选课件
2
一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
精选课件
3
1 早搏和心动过速